土匪逼我当县令
字体: 16 + -

二十九章要天高三尺,需刮地三尺

    “那章师爷你现在是谁的师爷?”沈从现在觉得如果不是看在他是莫惜柔的恩师的面子,就准备换个师爷。

    “当然是沈大人的师爷。”章林觉得这也没什么,各位其主。

    “那我问你,现在莲山县还有多少黑户?”沈从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能为自己贡献多少外快,缓解的生活压力。

    “吴老知县为了政绩,功成身退,留得能吏美名,所以户籍全部查清,并无遗漏!”章林还不忘吹捧吴成法。

    “很好!很好!不愧是四朝元老,清官能吏,真是百官楷模!”沈从心里气的滴血,这是人干的事吗!

    “打扰了章师爷,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章师爷很不爽的双手抹了把脸,看样子很困了,晃悠悠的回到自己的院子。

    “真没看出来,百姓口中的吴青天竟然是巨贪!”小魔女嘲笑道。

    “是啊!真是难得的清官,青天凭空增高三尺!”沈从也感慨道。

    “真是官官相护,你还夸他呢?”小魔女白了沈从一眼。

    “小姐,青天怎么会变高呢?当然是刮地三尺,天地的距离才会多出三尺啊!”沈从帮小魔女解释了这句话是暗喻贪官刮地三尺的意思。

    “沈虫,我现在才发现原来你真的挺适合当官的,骂人都不带脏字啊!”小魔女第一次在嘴上甘拜下风。

    “小姐教的好!”

    “好了,我去睡觉了,啊……真困!”小魔女满意的进了里屋。

    沈从却愁了一夜想着怎么找钱。

    沈从清晨起来,让区氏兄弟准备了两辆马车,拜访莫老头顺便请了莫惜柔和她的侍女小青姑娘。

    “沈大人,一大早就请我和侄女去瓷器铺,是想买几件珍品茶具给我们吗?”莫老头和沈从两人在马车里闲聊。

    “莫伯父是这样,我想请你帮我带个路,毕竟我对莲山县不怎么熟悉,不知道哪个瓷器店做工好,帮我长长眼!”沈从略做解释。

    “有什么不熟悉,区氏兄弟认路啊!那家瓷器做得好,这个我也不清楚,我和惜柔的眼光还不一定有沈大人你好吧!

    你是不是想找机会接近我侄女。”莫老头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指沈从内心的虚伪。

    “还是瞒不过莫伯父!”沈从尴尬的说道。

    “不过,沈大人我要劝你,我的侄女已经有婚约了。”听到莫老头开门见山的一句话,让沈从的心仿佛被重锤狠狠的敲击了一下。

    “不知惜柔小姐和那家公子定有婚约,真是可喜可贺!”沈从面部改色,强忍着内心泛起惊涛般的波澜。

    “是吴老知县的孙子吴伯言,他们也算青梅竹马,现任安南军的前锋校尉,军功六品,年底就会成婚。”莫老头呵呵的说道。

    “真是英雄配美女,才子配佳人,令人艳羡!”沈从觉得莫惜柔和人家才是良配吧!

    “我看是才子配佳人吧!这吴伯言跟我练过手脚功夫,为人太过狂妄,其实我很看好你。”莫老头低声的说道。

    “看好我?”沈从不解,自己和吴伯言比起来,沈从承认是自己优秀那么一点,毕竟是永昌年间的第一位状元。

    “因为你比他帅,比他看着顺眼。”莫老头仔细的打量着沈从,面冠如玉,剑眉星目,难得的才貌无双。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莫伯父,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伯父。”沈从其实内心觉得莫老头比亲伯父还亲,亲伯父也不会把自己的亲侄女介绍给自己啊。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她的婚约是她死去的父亲订的,惜柔虽然性格比较坚强独立,但是对于亡父订下的婚约肯定遵守。

    如果我那可怜的弟弟没死,你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至于现在……所以你想想就好,别太深入了!”莫老头就是指着别人家树上的柿子说,柿子很好吃,但是要你自己去偷,而且柿子虽然红了,但是还是不能吃,只有到你们爱的死去活来才好吃!

    “你的亲侄子我,一定不会让莫伯父失望的!”沈从本想放弃,但是被莫老头的一番打击加诱导,就更加的心痒难耐。

    沈从来到西城火炼坊,这边的坊市多是烧制瓷器和打造农具铁器的地方,与别的街区多是木架房子不同,多是青砖与泥块垒砌的房子,防止引发大火。

    沈从走访多家的陶瓷坊,都不愿意帮沈从烧制文字模块,原因多是麻烦,也没有烧制过,烧制技术要求很高,认为没有市场,不愿在这方面花费精力。

    沈从准备按照初中所学的毕昇的方法,研究活字印刷术。

    沈从转到一家基本没有生意的陶瓷店,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寡妇,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帮忙。

    “陈老板,这文字模块虽然炼制复杂,成品率不高,但是只要你炼制好了,在下的价格绝对让你满意。”沈从介绍炼制这文字泥块的要求。

    “沈先生,你讲的奴家明白,可是这烧制方法你也不是很清楚,需要慢慢尝试,而且文字复杂,泥块又要很小,大小又要一样。

    这对烧制工艺要求极高,你应该去隔壁的珍器坊请他们的老师傅烧制。”陈氏为难的说道。

    “不然这样,不论你烧制的成不成功,每天我付你五十文钱,你每天的营收最多也就这个收入。”沈从觉得这个价格就是请老师傅单独烧制每天也花不了这么多钱,但是沈从考虑的是长久生意,店铺小不是问题,正好专心研制,对她来说在困难的时候帮她一把,就是莫大的恩情。

    其实这陈氏的烧制技术也是蛮好,生意不好的原因是多年来只有她自己一人,没人帮她照顾生意,多是烧制价格较低百姓储物用的土陶罐。

    还有最重要的原因,陈氏写的字特别好看,这是别的瓷器师傅不具备的硬核条件。

    “既然沈先生如此说,奴家感激不尽,一定尽快帮你烧制成功。”陈氏也不矫情,答应此事。

    “如果烧制成功,每多烧制一块文字泥块,多加一文钱。”沈从也是下了血本,希望她加快烧制进度。

    “谢谢大人!”陈氏再三感谢。

    “这是十两银子的订金,还有烧制方法成功后一定要保密。”沈从认真的交代好条件。

    “我过几天过来看看烧制的情况。”沈从交代好之后,就放心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