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逼我当县令
字体: 16 + -

第五章税收兴国

    沈从整理好主薄曹仁休送来的卷宗资料,感觉还有好多事物需要熟悉。

    比如税收,收税是一个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

    税收收的重了,百姓日子就不好过,百姓的生育意愿就会降低,人口减少,国家就会衰弱。

    可是,事实证明理论与现实往往相反,比如欧美国家,生孩子都有补贴,生育率却持续下降。

    但更可怕的是如果税收重了,百姓的生活艰难,却依然生育率居高不下,那么就会发生可怕的动荡,在生产力不高的社会,造反内战就会发生。

    大夏王朝以户籍收税为主,就是不论一户人家有多少人,多少田地,每户每年交税二两银子。

    按照莲山县的普通每户人家的收入大约是20~25两银子,税率达到惊人的十税一!

    而每户人家根据大夏律令,三代人为一户,每户大约五到十人,十岁以下的儿童不计户籍,因为十岁以下的儿童病死率达到惊人的十分之三。

    沈从认为此税法极不公平,但是在统计能力低下的封建王朝,又是节省人力成本的简单做法。

    沈从知道在税收上有一句简单的名言,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大夏的县令必须要执行大夏律令,不可以强行增加摊牌税收,由主薄监督。

    这就让有才能的县令束手束脚,但是又让贪官污吏减少对百姓的迫害。

    大夏王朝还有重要的盐税,矿税,茶税,布税。而盐税与矿税直接掌握在户部手中,布税和茶税才是地方的额外收入,一般不用上交户部,多用于地方官员的冰碳银,简单说就是生活费,灰色收入。

    所以往往发现,贪官污吏其实都是能吏,会收税!

    沈从沉思良久,黄氏兄妹是为了金钱才饶了自己一命,如果不能进献银子给这两位恶魔,自己的小命肯定不保,说不定还会被虐杀而死。

    沈从看了看天空,太阳已经西斜,才想起要在小魔女的隔间加一道木门,正好看到洗菜准备晚饭的王婆。

    “王妈,可不可以请你寻一位木匠,在我的卧室,帮晓烟姑娘的隔间装一扇木门。”沈从觉得还是麻烦一下王婆,毕竟自己对这些如何寻找工匠不懂。

    “为什么要加个木门?吴官人和他的夫人住的蛮好的,有事还方便照顾一下……”王婆想不明白,但是官家吩咐还是照做的较好。

    “我去找老捕头老莫吧!这些活他干的来,府衙的修缮一般都是他负责的。”王婆起身要走。

    “奥,原来这样,王妈。还是我去找他吧!加个菜,买壶酒,我要和莫老捕头痛饮一杯……至于钱嘛……”沈从尴尬的发现,自己一枚铜钱都没的。

    “官家,今天晓烟姑娘给了奴家五两银子,并且衙门每月都补助官家五两布衣钱,就是顿顿酒肉也绰绰有余。”王婆笑道,官家的钱竟然都让晓烟姑娘管理着。

    “奥,那就好!”沈从尴尬的一笑。

    沈从绕道小院后的马厩,看到一老者正在用铡刀切割马料。

    “莫老捕头,在下有事相求。”沈从行礼道。

    莫老捕头沈从也有所了解,他是莫总捕头莫诚的伯父,是上一任总捕头,无儿无女,更无妻。

    “大人,不知找老头何事?”莫老捕头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

    “请莫老捕头在我的房间按一扇木门。”莫老捕头也不废话转身拿了丈量用的布尺,跟着沈从回到卧室。

    莫老捕头测量好大小,就赶着马车要去坊市,沈从要求一起去看看莲山县城的集市。

    沈从后悔了,这是各个县城的通病,除了主街道干净整洁,各个生活区简直乌烟瘴气,臭气熏天。

    生活垃圾堆积的堵塞河道,公厕基本没有,小巷还看到孩童在一起比谁尿的远。

    沈从认为干净整洁的城市,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石,瘟疫病患对城市的毁灭比兵患还要严重。

    欧洲恐怖的黑死病死亡了欧洲大陆大约三分之一的总人口,持续百年。

    罗马城多次毁在瘟疫的淫威之下,导致帝国分崩离析。

    瘟疫往往是一个帝国由盛转衰的间接原因,古人对瘟疫的认知还停留在神罚的阶段。

    莲山县城虽然不大,不至于发生瘟疫的危险,但是作为莲山县百姓的父母官,有责任为他们的生活考虑。

    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就为这个世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沈从身为美好二十一世纪的华夏人,不能给这个世界带了科技,但是给他们带来新城市的生活理念是很重要的。

    莫老捕头购买了好些木材,选择的是樟木,易加工,容易刨花,防虫。

    而柳木和榆木太重,适合外门,隔间的内门要以轻便好看为主。

    而门框就要购买柳木,结实耐用,尤其是门轴如果做的不好,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还买了门钉,衔接门板用的。

    莫老捕头在院子里刨花,沈从也跟着他学习,看他一条条整齐的刨花,沈从看呆了。

    沈从只能一片一片的刨花,还不平,刨花是一种乐趣,看着粗糙的板面在自己手中变得滑不流秋。

    大约忙到天黑,门框装好了,就差装上这一扇木门,沈从看了看天色已经黑暗下去,就招呼莫老捕头喝酒。

    沈从觉得此酒甚好,感觉也能饮它三百杯,就像啤酒一般,只是度数高那么一点。

    “来,莫老头,我们再来一碗!”沈从和莫老头也算聊的来,多是些抓捕罪犯的乐趣。

    还有一些狠辣劫匪杀人灭口的悲剧,每每都能找到内心深处的共鸣。

    莫老头年轻的时候也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的新婚妻子在结婚的路上被抢匪劫走,不堪受辱自杀。

    莫老头本是游侠,行侠仗义,经过此事,便投身官门,以抓捕罪犯为己任。

    后来终于做到总捕头,带领捕快灭了那伙劫匪,大仇得报,辞官游历天下,后又回到府衙养马,也算老有所归。

    聊到伤心处,两人都喝的酩酊大醉,沈从又想起自己的妹妹沈文,两人相依为命,最后却因自己而死。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