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血雄兵
字体: 16 + -

第五十七章 蓄谋已久

    晋阳发生的事他还不得而知,在高奴休整了两天后,楚轩将俘虏的匈奴士兵交给了上郡负责,是用来和匈奴人做交易还是怎样楚轩就不管了,就当还上郡一个人情。

    史阿等人没有投靠楚轩,在战事完结的第二天他们就向楚轩辞行了。

    楚轩派人跟踪他,但是由于手头上缺少擅长跟踪的人员,跟踪被史阿发现甩开,还给跟踪人员留下一封信骂楚轩不道德。

    由于之前在追击匈奴人的路上遇到了西河郡的增援,楚轩委托他们将蔡邕等人和伤兵护送至西河郡的治所离石县休整。

    再就是楚轩从呼厨泉口中得知匈奴在雁门北方已经没有多少兵力的消息,不会对王离部有威胁的,之前还真是他自己吓自己,一下都忘记考虑匈奴的兵力问题。

    所以楚轩现在也不是很急着回雁门,因此选择了先去西河再绕道太原回雁门的路,除了接人也随便去晋阳看看。

    在去西河的路上他也没闲着,继续研究呼厨泉背后的操盘手。

    由于之前获取的信息不够多,楚轩让呼厨泉等匈奴高层把近十年匈奴发生的大事全部写出来,由此楚轩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匈奴和鲜卑之间的事。

    匈奴人在多年前被鲜卑击败,依附于大汉,但是在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匈奴人向鲜卑人发起了战争,这一战匈奴人大胜,一路夺回了被鲜卑占据的故土。

    然而在177年,由汉匈组成的联军出征鲜卑,缺是惨败而归。两次出征的结果天差地别。

    虽然在181年,鲜卑首领檀石槐去世,鲜卑开始分裂,实力被削弱,但真正削弱鲜卑的在184年的二月和三月,鲜卑许多部落的首领被刺客刺杀,匈奴就是趁着这个时期击败了鲜卑,夺回了故地。

    然而楚轩对于匈奴和鲜卑之间的关系并不了解,当初匈奴击败鲜卑他还以为是正常的历史进程,因为匈奴确实在东汉末年再度崛起了片刻,加之他当时忙着想办法对付黄巾之乱就没有深究。

    如今看来很不正常,因为他就是在184年正月初一穿越到的,所以会不会是有人和他在同一时间穿越了呢?

    这人与匈奴人合作击败鲜卑,然后他自己再想办法控制匈奴为他所用。

    这和楚轩有些相似,都是先远离中原在边缘地带积蓄力量,区别是那人更苟一点,至今都不敢露面。

    匈奴背叛大汉是在184年的十月,背叛大汉后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雁门!

    而楚轩小有名气是在九月初,那个时候他在黄巾之乱献计助力官军提前剿灭了黄巾军的主力,很显然是那人知道了楚轩的存在,想要将他灭杀于摇篮之中。

    随后的四年楚轩和匈奴连番交战痛击了匈奴,将匈奴逐出了并州,而这个时候匈奴内部也出了矛盾,那人就又换了呼厨泉作为新的代理人,并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让匈奴人进入修养生息的阶段,不过不幸再次被楚轩所击溃。

    一开始帮助匈奴人大概率是不知道楚轩的存在,后来知道了就全力灭杀,并且行事变得更加的隐秘,也力图让楚轩以为历史的变化是自己造成的。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楚轩的推测,毕竟目前没有十足的证据,鲜卑的部落首领的死究竟是何人所为呼厨泉也不知道,除非楚轩能把当时的匈奴单于抓来,可是人已经在两年前在乱军中被楚轩杀死。

    楚轩有些后悔为什么不读文科去学历史呢,导致不了解这部分历史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如今唯一有用的只有那个军师的口音,他总觉得在哪听过,不过由于他现在讲的是古代的中原官话,导致他挺难辨别出是哪里的口音,就比如会说英语但是听不出别人讲的是哪里的英语。

    至于楚轩为什么会讲古汉语,那只能说是某种神秘的东方力量在引导他。

    由于将士们连日奔劳,楚轩放慢了行军的速度,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赶到了离石县。

    迎接他的西河郡的郡丞。

    “崔兄去哪了?”进了城后一直不见西河太守楚轩就问道。

    “崔大人在洛阳派人给小人送信让小人调兵支援大人后就南下荆州访友了。”

    “洛阳?崔兄也参加联军了?”

    “正是。”

    楚轩看似是在询问西河太守的去向实际上有他的小心思。、

    这西河太守名叫崔钧,也就是跟多人知道的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如果不出楚轩意料的话这崔州平因该也是此次南下才认识的诸葛亮,毕竟诸葛亮此时才十岁。

    他这一访友估计是不打算回来了,应该是打算隐居了,不然为什么诸葛四友只有他去向不明。如此一来这西河郡楚轩就可以动动心思了。

    为了不妨碍城中百姓,大军驻扎在城外,只有楚萧带着警卫营和伤兵住进了城内,楚轩自然也是伤兵也住了进去。

    在下榻的地方楚轩见到了蔡邕等人,这西河郡丞也确实够意思,很用心,早一批的伤兵和蔡邕等人的脸色和精神都比之前要好不少。

    蔡邕、蔡琰、貂蝉都各向楚轩道喜,祝贺他得胜而归,楚轩简单的回复了一下后就又钻进了房间里谋划着怎么将西河郡吃下。

    人家毫无防范的欢迎你帮助你,你却在想着怎么把人家吃了的做法虽然很不道德,但楚轩也明白现在不是讲道德的时候。

    楚轩只对百姓讲仁义道德,而在战争和扩张中他是不会讲一丝的道德,因为战争讲究的是不择手段。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需要各种战争公约,因为没有这些条约的限制,化学武器、细菌武器早就满世界飞了,对待敌人,没人会讲道德。

    至于西河还谈不上敌人,在楚轩看来是一个可以争取的部分,崔州平对西河管得还是挺好的,对百姓还是很不错的,当然那是相对于其他诸侯来说,楚轩还是觉得自己更好。

    所以对待西河他更多的是想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