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血雄兵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高奴

    二号宿营地离高奴已经很近了,早上在营地留下暗号后,张辽等人于下午赶到高奴。

    高奴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糟糕得多,整个城镇已然是一片废墟。

    “报,我们询问了城中的难民,据他们说,匈奴人在攻下高奴后就纵火焚毁了城镇。”探子回报。

    “匈奴人早有准备啊,知道这是他们撤退路上一个重要的地点,为了不被阻断退路,提前毁掉。”张辽说道,心情有些糟糕。

    “章羽,援军预计要多久能到。”

    “快则今日,晚则后日,因为我也不知道他们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况。”

    “这下就麻烦了,过了高奴不远就是匈奴的控制地区了,地势越来越平坦,敌人的速度会越来越快,预计三天就可以逃脱我们的追击。”

    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大军进入敌区几乎是自寻死路,而且最重要的是被抓的百姓会在边界附近就会被瓜分,再想救回就难了。

    “我们都是骑兵,地势平了对我们有利啊。一轮冲锋下去直接冲垮他们。”

    张辽摇摇头,“敌军不是溃军,他们兵力五倍于我们,没有步兵的牵制我们会被拖住,就算雁门军兵强马壮能打赢,那又会牺牲多少弟兄的性命呢?”

    “先进城吧。记住,进去之后,不得抢夺百姓财物,不得伤害百姓,违者,别怪我军法无情。”

    张辽这话是对并州兵说的,这些人可没那么高的纪律,不提醒待会再西凉军里学到的陋习马上就会复发。

    进高奴县城转了一圈后,张辽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高奴这座本来就小的城镇已经完全失去防守的价值,城门已经全部被毁,部分城墙也出现缺损。

    但是这是匈奴撤退线路的必经之处,必须阻敌于高奴县,如何阻敌成了张辽头疼的问题。

    就在张辽头痛的时候,哨骑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在他们的西面出现了一股与雁门军装束类似的骑兵。

    张辽大喜,赶紧带着章羽去确认,经过确认,是雁门轻骑兵。

    章羽跑到路中间,打出停止前进的手势,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了他的身份,这些是雁门军才用的手势。

    领头的军官看到章羽的手势,下令停止前进,打手势让章羽靠近。

    这些东西看起来很形式化,但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两军会合而且是两支互不了解的队伍会合,先保持一个安全距离是有必要的。

    章羽靠近后认出了带队的人,赵云的同乡好友,一营长夏侯兰。

    “老章,什么情况?将军呢?”夏侯兰和章羽关系还算不错。

    “我们先行突围,将军断后,我们现在走散了。”

    “那些是什么人?”夏侯兰指着远处的并州兵问,从装束上就可以看出不是雁门兵。

    章羽就把张辽的事情和赵云的托付详细地告诉了夏侯兰。

    张辽靠过去把赵云的佩剑和令牌递给夏侯兰,夏侯兰检查无误后向张辽交出了部队。

    回到高奴夏侯兰向张辽介绍了部队情况。

    “援兵为第二军的九个营,共计一万一千五十人,全是骑兵。先头的是一至四营,共计四千五百八十人,为轻骑兵,后续部队预计明天傍晚就可以抵达。

    我们还有七天的干粮,但是上郡会负责我们的粮草问题,肤施到大概需要五天,第一批粮草已经出发两天了。”

    “上郡太守我记得是个很吝啬的人,你们是怎么解决的?供应能保证吗?”张辽问。

    “应该没问题。我们是借粮,借多少到时候都会还回去,而且我们还出了工钱。除此之外,我们有一支雁门商队也会向我们提供粮草,不过数量不多。”夏侯兰说道。

    夏侯兰不止是一营长,也是这次援兵的负责人,出发前王离给了他一定的自行决断的权力。

    “高奴县城已经没有防守价值了,你从西边来,那边也是匈奴人撤退的路线,那边的地形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险要的地点?”

    “有,我画给你看。”夏侯兰从怀里掏出纸笔画出了一份简易的地形图。

    “您看,我们往西十里,将会进入一处河谷地带,是唯一的路,大大小小一共九个弯,右侧是山岭,我们可以在右侧进行埋伏。”

    “确定是唯一的路吗?”

    “这是我们的商队说的,高奴西出的道路就着一条,因为是河谷地区比较平坦,其他的小路并不适合大部队的行进。”

    张辽指向地图上九连弯末端的干谷驿问。

    “驿城还在不在?”

    “在,不过特别小,顶多能安排几百人,不过周边平坦,靠近水源,可供我们驻扎。”

    “派人去告诉后面的援军不用来县城了,弃守高奴县城,大军驻扎到干谷驿,在九道弯上设伏,阻拦敌军前进,将他们堵死在高奴县城,等主公到来合围高奴,一举歼灭。”

    “是!”

    虽然楚轩的命令是据守高奴,但如今的情形是不可能怎么做,楚轩的安排基于当时落后的情报制定,不能死脑经地坚持旧计划。

    “还有,安排周边的百姓撤离和派人将我们的计划告知主公。夏侯兰,这个你们跟熟悉就交给你们吧。”

    张辽已经学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雁门军人。

    在洛阳的时候张辽问楚轩怎样才能融入雁门军之中,楚轩回复了他九个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楚轩曾经坚守的宗旨,如今这句话被他跨越了近两千年,成为了雁门军政部门的宗旨。

    帝王般的生活在楚轩开来也不过尔尔,古代帝王除了拥有权力外,生活质量能比后世一个普通人高多少,除了一点有钱人的枯燥生活外还能有什么?他又没有奴役他人的爱好,也没有掌握他人生杀大权的欲望。

    生活成长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皇帝能吃的,能穿的他都体验过,皇帝没体验过的他也体验过,所以他能羡慕什么呢?

    楚轩渴望权力,但这权力并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要终结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让全天下的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

    曾经有人笑他天真,有人笑他被洗脑,但是他依旧坚持他的信条,如果你的信仰你自己都不相信那你还希望能将其实现?

    楚轩宣过誓,虽然由于历史的迟缓有些东西不能完全实现,但是楚轩那颗忠于人民的心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