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血雄兵
字体: 16 + -

第四十二章 布局

    第二天一早,燕忘情和徐晃就带着大部队走了,剩余的几百伤兵、军医队和警卫营一起随后,不过行军速度大概只有大部队的四分之三。

    行至中午,楚轩找了一处荫凉地停下休息。

    因为就两辆马车,所以是楚轩蔡邕一辆,两女一辆车,休息的时候就围在一起聊聊天,这恐怕是楚轩最惬意的一次行军。

    休息的时候楚萧把一大包匈奴兵器丢到楚轩面前。

    “你要这么多匈奴刀干嘛。”楚萧问道,这些刀都是些普通士兵的用刀,并不是好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回去抄这句话五十遍。为将帅者,要学会通过武器、铠甲、粮草等物之中获取敌人的信息,或是自己用以迷惑敌人。”

    楚轩一边打量着这些刀具一边说。

    “武器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也可以看出支撑这支军队的势力的强弱。武器的质量可以看出它的铸造工艺、财力、劳动力,判断这次战争爆发的动机。”

    昨天近距离参战后楚轩发现匈奴人的装备似乎有点不正常,比过去提高了不少,今天仔细打量后发现了一些端倪。

    楚轩将这批武器分成了两份,左边的刀要比右边好一些,从左右两堆中分别取出两把刀丢给楚萧。

    “弄断它们。”

    楚萧接过,和两名士兵三五下用大刀砍断送回给楚轩。

    楚轩看向截面看到了两种不一样的钢材,不出所料,左边的两把刀是采用夹钢法所铸造的,这是匈奴人以前从未使用过的技术。

    楚轩印象中夹钢法大概是唐宋时期才出现的吧,因为他所招募的铁匠和铸剑师都不会这个工艺。

    夹钢法广泛应用在雁门军的装备之中,是楚轩教出来的。

    难道是技术泄漏出去了?还是说匈奴逆向研究出来了?难道他不是唯一的穿越者?也没听说过有什么陌生的势力崛起啊?

    一大团疑问涌上楚轩心头,神情有些凝重。

    先进技术是楚轩最为依仗的能力,先进的装备不是决胜的唯一条件,但也是重要条件之一。

    长期以来就是凭借技术代差楚轩才能轻易的压制匈奴。

    “将军,你还好吗?”貂蝉问道,楚轩的表情有些不好,显然是从刀上面得到了什么不好的信息。

    “我没事。”

    夹钢工艺生产的刀有三成,结合刀的磨损情况来看,楚轩猜测这些战刀大概是汉匈停战这两年生产的。

    但从使用的钢材来看,冶炼技术并没太大提升,逆向仿制这个说法似乎也说得过去,不过这些武器已经比之前使用的要好上不少。

    冶炼技术落后使得匈奴人的优质钢铁产量很低,无法生产大量的优质武器,而夹钢法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节省钢材。

    “楚萧,派两人快马通知徐晃和燕忘情,提高警惕,切记不可轻敌大意。”

    不管真实情况如何,楚轩都必须警醒部下,匈奴人隐忍两年,说不准还有什么后手。

    楚轩现在有些可惜在之前的战斗中没能留有匈奴高层的活口,不然审问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

    接下来的战斗里,一定要想办法生擒一名匈奴高层,能把呼厨泉逮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楚轩现在也没办法联系得上潜伏人员,但愿他们能留有活口。

    “派人去周边被匈奴人洗劫过的城镇、村庄排查,被匈奴人抓走的都是些什么人,还有多少铁匠在。快去!”

    “是!”

    长期以来因为汉人和匈奴人长相上有些区别,所以谍卫对匈奴人的渗透不足,情报获取不足,加上这两年楚轩把精力从匈奴上抽出,导致了对当前匈奴内部情况的了解有所不足,无法明确匈奴的战略目的。

    好在楚轩现在有了一丝头绪,他猜测匈奴人此次应该不只是为了掠夺物资和奴隶,而是为了技术人才,匈奴人在装备上吃了大亏,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改善甚至逆转这个局面。

    楚轩当即又做了一个决定,回雁门后要从归附的匈奴部落之中挑选一批人加入谍卫,专职负责对匈奴的情报工作。

    晚上扎营的时候,调查队带回了第一份数据,和楚轩设想的八九不离十。

    调查队探访了周边五十里的城镇、村庄,发现被抓走的以青壮年为主,女性的比例不高,其中铁匠、木匠等工匠是匈奴人的首要目标,将近八成都被抓走了。

    逃过一劫的也大都是自己躲得好没有被发现罢了。

    匈奴人这次的目的和野心都不小,旨在发展重工业和手工业,走和楚轩相似的道路,再和楚轩较量一番。

    匈奴集结十万大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松散的部落体制要想达成共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商议,涉及了分配利益、兵力输出等很多方面。

    所以匈奴人能在联军讨伐董卓这个时机南下入侵绝非巧合,算准了中原大乱,楚轩会南下讨伐董卓,趁楚轩无暇北顾的时候绕开雁门军的防区直取河东,并且很机智的停在了河东。

    如果不是张辽这个意外点,楚轩和关东诸侯都不知道匈奴来犯。

    南下速度如此之快,这说明他们掌握有明确的行军路线,甚至在这一带安插有内应。

    这些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是一场谋划许久的军事行动,提前能预料到这么多的事情,这背后定是有高人所助。

    楚轩现在最当心的就是孤军在外的赵云张辽部和孤军北上的王离部。

    尤其是王离,他的任务是深入匈奴腹地,雁门已经没有决策层了,留守部队的任务是防御,即使有人能发现情况不对,也没有人能够去增援王离。

    王离败,则匈奴人有可能会继续南下,危及雁门。缺乏机动兵力和调度,各部独自为战,兵败是迟早的事。

    打败呼厨泉再火速赶回雁门预计也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六年之功,恐要毁于一旦。

    “来人!”楚轩感到了一丝危机感。

    “你们带上十个人,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速度赶回雁门,传我命令让王离马上撤军,如果王离部陷入危机,授权留守部队出击援救!快!”

    雁门是他的老巢,绝对不能出事。

    “是!”

    楚轩早在白天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一点了,白白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不过哪怕是白天就派人回雁门恐怕也来不及,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这也是楚轩给自己的一丝安慰。

    楚轩瘫在椅子上,在这一场战役的安排布置上,自大、盲目自信这些他曾经嗤之以鼻的问题通通出现自己身上了。

    楚轩只能希望这一切都是他自己过度揣测,吓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