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血雄兵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匈奴来犯

    剩余诸侯中袁绍是第一个到达洛阳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在天黑前赶到。

    知晓孙坚取走传国玉玺的士兵中有一个是袁绍的同乡,将这个消息献给你袁绍。

    袁绍在孙坚辞行的时候质问传国玉玺的下落,孙坚拒不承认。袁绍让告密者当堂指认,不料尚未开口就被孙坚一剑斩杀。

    袁绍大怒,一时间大殿之上孙袁两方刀锋相对,众诸侯赶紧上前拦住二人。

    孙坚离开后直接起兵,连夜回江东。袁绍听闻后更加的愤怒了,命人给荆州的刘表送了一封密信,让刘表半路截杀孙坚。

    次日,楚轩已经可以外出了,自从穿越后他的身体恢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上午楚轩在洛阳东门外亲手火化了洛阳一战中牺牲的将士,路途远,只能带着他们的骨灰回雁门。

    楚轩站在城楼上看着地下数百个熊熊燃烧的柴火堆,情绪有些低落,尽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六年来,他已经亲手送走了近万名战士。

    “子凌好兴致啊,大伤初愈就登高望远。”曹操提着一坛酒走过来。

    “孟德兄,我想是有兴致的样子吗?”

    “人死不能复生,节哀。况且我的伤亡比你打得多了。”

    曹操命人抬了一张小桌子和两张凳子过来,让楚轩坐下,又倒了两杯酒。

    楚轩没又喝,问道:“走几个了。”

    “走了三个死了一个,刘岱为了点粮草杀了桥瑁。”曹操带着一丝嘲笑的语气。

    “你呢,有什么打算。”曹操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楚轩吟了一首杜甫的诗。

    “回到雁门估计也差不多离开三个月了吧。”

    曹操回味着楚轩刚才吟的诗,“诗不错,你作的?题目是什么?是不是还缺两句?”

    “《春望》,想不到就不念了。”

    曹操见楚轩没什么兴致就只好一个人喝闷酒,两人就这么坐了许久。

    “报告,张辽求见。”雁门军的士兵道。

    “谁?张辽?”楚轩有些惊奇。“他现在在何处。”

    “我军大营。”

    “这张辽是何许人也,能让老弟如此激动。”曹操问。

    张辽此番前来大概是要投靠楚轩,想着拐走了曹老板的良将有点不好意思便和他说了张辽的来历。

    “张辽,字文远,是我雁门人士,当初丁原派他到何进手下,何进死后他就被董卓接管了,我一直都劝他弃暗投明,如今看来他是做出决定了。”

    本来曹老板还有些兴致的,但一听是雁门人士就兴趣大减,这怎么抢得过楚轩,不过他还要求一起去了。

    雁门大营前,张辽带着千余残兵在等候楚轩,身边还有一辆马车。

    张辽的年纪和历史上有不小出入,大了几岁,比楚轩现在大两岁。

    楚轩还没走到张辽就迎上来,“张辽,拜见主公。”

    张辽直接就开门见山,省了楚轩不少口舌。

    楚轩赶紧把张辽扶起来,“文远啊,我恭候你多时了,我就知道你会弃暗投明的。”

    张辽摇了摇头,“说来惭愧,若不是此次遇见匈奴残害我大汉子民,我恐怕还不知要浑浑噩噩多久。”

    作为一名雁门人,张辽的童年并不美好,也曾经历过家破人亡的惨剧。

    “匈奴?哪里有匈奴?”楚轩反应过来。

    “河东,上郡。”张辽答道。

    “我本护送蔡邕大人去河东安邑,不料在河东遇上匈奴一番厮杀后才勉强杀了出来,就直奔洛阳。”

    “那蔡大人何在?”曹操问,他和蔡邕是熟人。

    “马车上。”

    “蔡大人,下来吧。”张辽喊道。

    听到张辽的话,蔡邕缓缓从车上下来。

    “蔡大人,慢点。”蔡邕年纪比较大,曹操上前扶他。

    “晚辈楚轩,见过蔡先生。与先生书信已久今日可算有缘与先生见上一面。”

    楚轩当初在发展雁门的教育的时候想请蔡邕来坐镇,可惜写过很多次信蔡邕还是不愿意去雁门。

    “大人不是跟着董卓去长安了吗?怎么去河东了。”曹操问。

    “哎,小女和河东卫家有婚约,孟德你是知道的。本来是今年夏天成婚,我见这局势动荡便想让小女先去卫家避避,谁曾想会遇上匈奴。”蔡邕哭诉道。

    “匈奴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河东?”楚轩不了解,他没有收到王离的军报啊。

    “这就是主公的原因了。”张辽说,“我抓了几个活口问话,他们说因为云中雁门在主公的镇守下他们攻不破,便绕到朔方西再南下,这样虽然远了点但可以避开我雁门军。”

    “将军,你一定要救救河东的百姓啊。”蔡邕哀求。

    “先生先回车上歇歇,我让人给你找个地方休息。我要想想。”楚轩没有直接给蔡邕结果。

    “匈奴有多少?”

    “不下十万,不过他们抢完东西大概准备撤了,抓了许多百姓。”张辽说道。

    “孟德。”楚轩用希冀的目光看向曹操。

    曹操也很尴尬,说真的他不想趟这摊浑水。

    “子凌,听我的,你现在就剩这几千兵马了,别去了,你的伤也没好。你不可能救得了所有人。”说罢,走了。

    “主公,怎么办?”张辽问道。

    “除了兵力不足,我们的粮草只够吃五天了。”粮草才是楚轩头疼的地方,兵力少有兵力少的打法,当初四千骑他照样闯了草原,可是将士们不能空着肚子打仗。

    “粮草不足,谁信。谁不知道他刚刚缴获了数万石粮草。”蔡邕说道。

    “父亲。”蔡琰掀起窗帘一角指给蔡邕看。

    “这……”蔡邕有些吃惊,一大群难民再领取雁门军分发的食物。

    按原计划,雁门军将在明日启程返回雁门,楚轩下令留够回晋阳的粮外,将所有粮食做成大饼分发给所有难民,并告诉他们只要去晋阳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救济。

    蔡邕父女之所以惊讶是这一路过来,楚轩是唯一一个在救济百姓的,而且把自己救济到没有粮食。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爱粮如命的主能干出来的事。

    蔡邕叹了口气,缺兵少粮,而且楚轩本人也受伤了,在他看来楚轩是不可能会出兵援救了,或许这就是命吧。

    楚轩仰起头,看向飘扬的军旗陷入了沉思。

    p.s:我也想加更,但实力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