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血雄兵
字体: 16 + -

第二章 晋阳

    雁门郡临近游牧民族自古就是主要的产马地之一,尤其是在楚轩征讨之后得到了一大批优质的马匹,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太守的战马比楚轩多。

    此次出征虽然只有一千五的骑兵,但是也依旧是调用了上万匹的马用来赶路和运输。

    全军骑行前进,不日便抵达了太原郡治所晋阳,这也是并州的治所,当年楚轩来此拜见过两任刺史张懿和丁原,还因此结识了吕布、张辽等人。

    太原自从两任太守臧旻、委进走后朝廷就一直没有委派新的太守来,也没有新的并州刺史,故暂由郡丞王规(作者虚构)代领太原大小事务。

    待雁门军抵达晋阳城下时王规就带着些许官员来迎接。

    楚轩虽然不被众诸侯所了解但是在并州却是颇有名望,在他担任雁门太守后痛击了数次来犯的胡人一改往日败纪。

    其实最关键的是太原早就被楚轩的人渗透烂了,从他一入太原就通知王规雁门军想在晋阳休整。

    原本王规并不想让雁门军入城,但是他身边的幕僚是楚轩的卧底,在卧底的劝告和楚轩的名望影响下还是同意让雁门军入城。

    “在下晋阳郡丞王规,见过楚太守。”

    “王大人不必多礼,此行多有麻烦大人。”楚轩翻身下马给王规回礼。

    “在下已备好酒席给大人和众将士们接风洗尘。”

    “客随主便,王大人请。”

    王规不过是个六百石的小官,但是楚轩去给足了他面子这样他心满意足的迎楚轩进去。

    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楚轩向王规提出想让三千士兵驻扎在晋阳作为讨董主力的后应。

    “这。。。大人恐怕不是太合适吧。”王规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也不是傻子。

    “有什么不合适?莫不是王大人和那董贼有所关联,不想助我讨董不成?”楚轩立马就先给王规带个帽子。

    “不是!不是!本官一直是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王规赶紧解释道。

    “我也就怎么随便一说,王大人不必紧张。在下自罚一杯。”楚轩拿起酒爵一口饮尽,不过他喝的是水,因为他规定战时禁止饮酒。

    “还有,我也不是白住大人的,我愿给你三千石粮食和百匹良马。你意下如何?”

    “这。。。”不得不说王规有点心动了,光这三千石粮食就是他五年的俸禄了。

    看到王规心动楚轩有下了一个猛料。

    “晋阳太守这个位置已经空缺许久了吧?”

    “已有一年多了。”

    “此番联军兵力是董贼两倍有余,定能诛杀董贼,光复汉室,到时候我愿向陛下请愿,封大人为太原太守。”

    “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王规当即拍板定案同意了楚轩的请求。

    “为了我们的合作,干杯!”

    “干!”

    楚轩达到了目的,王规以为自己得到了好处,自然是宾客尽欢。

    宴席散后楚轩返回了大营,并没有住王规给他安排的住所。

    回到军帐,赵云和燕忘情早已等候多时。

    “主公,情况如何?燕忘情率先发问,毕竟这是她所要执行的任务。

    “一切顺利,王规已经进圈套了。”

    “明天早上我和子龙就出发去汜水关,你带人留下,派人将三千石粮食和一百匹马送去给王规。”

    “诺。”

    “这是我们雁门向中原扩张的第一站,卑职定当不负主公所托。”燕忘情的话铿锵有力。

    “还有,王规这个人不但贪财,还是个好色之徒。晋阳不必阴馆,去给自己买几套新衣服吧,别整天是一身铠甲,子龙的衣服都比你多。”

    “关我什么事啊。”赵云对于自己躺枪表示不满。

    因为穿越的原因,楚轩、燕忘情和王离都被调整成了十八岁,如今也不过二十多岁。现实里燕忘情的铠甲和游戏截然不同,现实里霸气且杀气凌然,是真正上战场的,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

    虽然燕忘情整日戴着天罗面遮住了一只眼,但是更凸显了一股冷美人的气息。美人计比不上貂蝉,但是对付王规却是绰绰有余。

    “这。。。”对于这个要求燕忘情有点难以接受。

    虽然没有了原本沉重的回忆,但是却依旧是那般冷艳,而楚轩一直想要开导她不要那么的冷。

    “算了,应该也用不上。”楚轩见燕忘情难以接受也就只好作罢。

    “多谢主公体谅。”

    “好了,就这样吧,回去早点休息,散会。”楚轩挥了挥手示意二人离开。

    第二日吃过早饭后楚轩和赵云就启程出发赶往汜水关,燕忘情送他们至晋阳十里外。

    “回去吧,小心行事,毕竟晋阳守军将近是你的两倍。”

    “主公放心,卑职在晋阳等待主公率军凯旋。”

    “保重。”三人互道告别。

    待走远后楚轩叹了口气,情绪有些低落。

    “主公为何叹息。”注意到这点的赵云问道。

    “我雁门仅有你们三员大将,这一铺开人手是真的不够。”

    “这是天下人还不知晓主公,此次讨董正是我们的机会,定要让我们雁门军名扬天下,这样定有良才猛将来头。”赵云鼓励道。

    “张辽张文远不知道我们雁门军吗,不一样没来投我。说到底我们的底蕴太差了。”

    张辽是雁门人,对楚轩也有所了解,当初丁原被杀后楚轩给他写过邀请信,但是张辽还是没有接受。

    “如果可以,我甚至打算多蛰伏几年,不过雁门的条件不允许啊。我们现在看似拥有近两郡之地,但是雁门和云中的人口加起来也没有太原多,继续蛰伏意义不大。”

    “如果只是不温不火的刷脸熟也没用,竞争力太小是比不过袁绍这种有背景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那最突出,最与众不同,最优秀的那个,这样才能吸引人。”

    “但这样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三国魏国李康《运命论》),当众诸侯突然发现原本他们不放在眼里的老鼠其实是一头雄狮他们会怎么样?一定是要做了它。”楚轩满脸担忧的向赵云讲解雁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所以,今后你的压力会大很多,你可是我的第一猛将啊。”楚轩拍了拍赵云的肩膀。

    “当初我刚刚下山,除了一身武艺再无所长。在雁门这些年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都是得益于大哥,云别无所报,愿为大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赵云抱拳向楚轩承诺。

    一般来说在执行公务的时候赵云是不会称呼楚轩为大哥的,如果在公务时用了那就是真情流露时了。

    “好兄弟,你我兄弟联手,定能闯出一片天。”

    赵云的话让楚轩醒悟过来,在他身边已有这么多人愿为他卖命,他已有五万军队。虽然说对于征战天下还远远不够,但他的起点已经要远远高于许多人了,该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