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字体: 16 +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武勋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武勋

    六月初,南京,紫金山大营。

    “刺!”

    吕安抄着一根军棍,一声怒吼,一排手无缚鸡之力的名士才子,便前一步狠狠将白蜡杆大枪刺了出去。

    “刺!”

    再刺一枪那些公子哥儿,细皮嫩肉的大名士脚下便乱了,一个踉跄整队人便东倒西歪乱成一团。

    “苦也!”

    “非人哉!”

    哀嚎遍野,汉社名士们揉着腰,捏着腿盘坐在地,面色发苦,一个个赛一个的委屈。吕安无奈只得停下操练,让这些锦衣玉食的大名士们喘口气,反倒是太子殿下一本正经,拧着腰,端着枪,四平八稳的一记记刺了出去,年纪虽幼竟也虎虎生威。

    “收!”

    一声低喝,太子爷再也拿不稳枪,扑通坐地,两个护兵慌忙簇拥过去,却被吕安麾下两个队官大棍子狠狠抽过去,将那两个护兵抽的抱头鼠窜。太子殿下竟咧着嘴哈哈大笑,抽的好,抽的妙,进了这紫金山大营,那得按照大明新军的规矩来。

    那两个队官敢抽太子的护卫,却不敢动那些大名士,瞧着坐了一地的汉社名士竟犹豫了,只得跑来请示官。

    “大人,抽么?”

    吕安瞧着东倒西歪的那群人,咬了咬牙,狠声道:“抽,两棍,抽出事来我担着!”

    “好咧!”

    队官们便大步走过去,抡起军棍照着腿肉厚的地方狠狠抽过去,顿时将一干江南名士抽的满地打滚,哭爹喊娘,什么名士风范都没了,嚎啕大哭者有之,鼻涕眼泪全下来了。军官们拿大棍子抽人,那也是有一套办法的,军棍啪啪的打去生疼,却多数不会造成内伤。

    吕安便打心底里痛快,大人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叶公好龙么。他是很不情愿来做这个副营官的,虽一步登天连跳十余级,却终日里和这些四体不勤,无谷部分的大名士为伍,全身下的不自在。他巴不得一通大棍子,将这些夯货都抽的当了逃兵。

    却不料那疯疯癫癫的孙世选,又发癫了,竟不避不让硬挨军棍,还狂呼乱叫着。

    “来的好,痛快!”

    “再来,哎哟,爽利!”

    吕安咧嘴,瞧着他眼泪鼻涕都下来了,犹自还在大呼小叫,忍不住抓着头发觉得脑壳疼。这孙公子颇有些诗才在江南名气极大,还是什么竟陵派的后起之秀,这不是个泼皮滚刀肉么。吕安拿此人竟毫无办法,只是在心嘀咕,这等人混迹于市井之间叫泼皮,会做几首歪诗便叫风流名士,没奈何呀。

    然而他和孙世选混熟了,却有些欣赏此人的硬气,那不羁的狂态竟也不觉得刺眼了。

    “散了吧!”

    大棍子教训了新丁,吕安便振衣而去,留下了一地哀鸿遍野。

    不远处,丁朝瞧着一营汉社名士被操练的死去活来,身侧魏国公徐弘基掐着胡子哈哈大笑,南京战事转危为安,这位老国公心情转好,便跑来紫金山大营坐镇练兵,预备着亲率大军进攻福建,收复失地。老国公此时心畅快无,此战过后,大明勋贵彻底压倒了官,占据了绝对的风,在朝还拥有了绝对话语权。

    话语权,这是大明武勋失去百年的东西,如今终于拿回来了。

    打从土木堡之变后,夹着尾巴做人的大明勋贵终究是扬眉吐气,彻底摆脱了人的打压钳制。叛乱过后必然有一场大清洗,随着江南这块旧党人的阵地失守,武勋复辟势成必然,这是永乐朝后从未出现过的盛事。魏国公徐弘基老当益壮,江南武勋之首,这位老将不免意满自得。

    谁曾想有朝一日,他这个蜗居南京的闲散国公,竟能屹立于朝堂之,决断军国大事呐。这在英宗之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土木堡之后,人对武勋的打压到了极致,自孝宗朝伊始更是变本加厉,以制武几成国策,造成的恶果便是马六甲丢了,西域丢了,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

    这当口,丁朝一撩袖袍,却取出了一封密信交与国公爷。魏国公瞧见那书信落款,精神一振,竟是大都督马城命丁朝转交的一封书信,便是写给他这个老朽的。

    撕掉火漆,展开私信,铁钩银画跃然于纸。

    魏国公取出老花镜,便在亲兵环绕下一字一句的揣摩新意,竟是一呆,当今武勋之首辽王马城,竟在信问了他一个问题,何谓武勋,这没头没脑的问题竟然将老国公问呆了,何谓武勋这问的不着边际,又该从何说起呐。

    借着往下看,马城在信娓娓道来,煞费苦心,以西方骑士精神为例,探讨大明武勋在这个新生的强大国度,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法国有一位大儒尝言,贵族时代的原则是责任与荣耀,平民时代的原则是自利。

    西人以公共责任,教养,演化出的骑士精神,可为大明武勋之楷模。

    于是马城顺理成章,为大明武勋的未来指点了一条明路,武勋意味着荣誉和担当,武勋戍边卫国,保家守土,武勋通过珍惜荣誉懂得适可而止,并以此赢得天下人的信任。魏国公捧着信,陷入沉思,良久方深深的叹了口气,这短短的一小段话,字字珠玑,竟为大明武勋解开了数千年来,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一个巴掌拍不响,武相轻在原国由来已久。

    武人得势便将人将猪狗般屠戮,人得势便变着花样打压武人,一言不和弹章,吐口水。归根结底,马城将之归咎于儒教对知识的垄断,所谓知书达理,武人不读书,不认字,如何能懂得大义所在,舍生赴死的道理呢。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原国祸乱的根源。

    魏国公徐弘基放下长信,摘下老花镜,瞧着不远处太子殿下通红的小脸,心竟豁然开朗,朝着北边拱了拱手,拜了三拜,这老朽的国公终于晓得马城创立兵学的初衷与深意了,大明兵学,可为万世开太平,一举奠定大明今后数百年的皇图霸业。

    徐弘基稍一沉吟,便决断道:“太子殿下,当入兵学研袭军制兵法,,此事老夫做主了!”

    丁朝咧嘴一笑,恭维道:“老国公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