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风流
字体: 16 + -

第392章 情敌间心照不宣的笑声

第392章 情敌间心照不宣的笑声

他作为抓人事的副局长,很谨慎地替陶晓光说了一句话:“他还是很不错的。”就把新调去的副校长周玉贵排在了他的后面。

陶晓光屏住呼吸不出声,等着他说话。他从口气和说话中听出,陶晓光对他还是很客气的,心里就不觉松了许多。但他真不知道应该跟他说些什么为好,就只得寒暄性地问:“呃,我走了以后,学校里有什么变化吗?”

陶晓光有些拘谨地说:“也没什么变化,都是按照你以前的制订的规章制度进行。只是于校长在实行一些改革,推行一些新做法,但我觉得效果并不好。”

“哦,是吗?”朱昌盛心里一动,知道陶晓光想扶正,急于要抢于校长的位置。这就好,他有这个愿望,那我不怕了。他只要想往上爬,就不会再把自己妻子与别人,特别是与顶头上司之间的爱昧情事说出去,也不会再在背后使坏,或者报复他。

这样想着,他就有意打着官腔说:“改革好嘛,现在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啊。”

陶晓光显然吃不准他的用意,就“哦哦”地只管听,不敢多说话。他说了几句官腔,抖了一下权威后,突然压低声,亲切地说:“嗳,你家里怎么样?与她的关系还好吧?”

陶晓光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讷讷地说:“这段时间好多了,不过,她好象还是一直有些心神不宁,跟我不冷不热的,日子不太好过。”

朱昌盛有些难堪,却装模作样地说:“女人都这样,你哄哄她就好了。我那位也是,喜怒无常,一直在家里跟我瞎搞,我哄哄她,就好了。”

陶晓光意味深长而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说:“唉——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朱昌盛说:“你们都还年轻,都有前途,不要为了家庭的一些小事,而毁了自己的前途,明白吗?你要多跟她说说这样的道理。”

陶晓光说:“谢谢朱局长的关心,我知道了。”

朱昌盛挂了电话,心里好高兴。看来,他已经想通了,以后你就用不着那么紧张了。这就是有权的好处和威力啊,要不,他能对你这么客气吗?你能这么风平浪静吗?

嗯,暑期里的选择还是对的,也得感谢顾处长的这个电话。否则,我这时候就在另一个环境中生活了,哪里有现在这么惬意威风啊?以后,我要是当了正局长,一定得报他的这个恩。当然,也得提拔陶晓光。这两个人,你是不能亏待他们的!

只要不被捉奸在床,就不能承认,这是对待婚外情的上策。是的,只有这样做,他与陶晓光,邢珊珊,还有他的妻子,两个家庭,以及各自的子女,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面对一切;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与他人的平衡与和谐。

这天,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学校长会议,传达上级几个文件精神。这次会议,局里安排由他主持,袭副局长传达文件,胡局长作重要讲话。他就早早来到会议室,坐在主席台上,看着下面的会场,等待会议开始。

下午两点钟,校长们都陆续走进会场。不知为什么,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于校长没有来,而派了常务副陶晓光来开会。陶晓光走进会场后,在一个角落里坐下,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主席台出神。

朱昌盛见了他,精神为之一振,特别亲切而又潇洒地冲他点点头。出席会议的人来得差不多了,他看了看身边的胡局长,就对着话筒大声说起话来:“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主要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坚决制止乱收费和减轻学生负担等几个文件精神。会议的安排是这样的,先由龚局长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然后由胡局长作重要讲话。”

会议中途休息的时候,朱昌盛有意从主席台上走下来,到外面去跟站在过道里的陶晓光说话。他们面对面站着,象什么事也没有一样地聊天,象老同事老部下老朋友般说笑。

等身边没人时,陶晓光悄悄对他说:“朱局长,以前我误会了你,请你多多包涵。”说话时,眼睛里露出讨好巴结的亮光。

“是吗?”朱昌盛笑笑说,“这是不能误会的,千万不要误会。这样,我们才能和谐相处,一起进步。”

陶晓光眼睛一亮,又小声说:“我已经在学校的教职工大会上辟了谣,现在学校里,又恢复了平静。她能坦然地与人相处了。唉,那一阵,她真的是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差点要发疯哪……”

朱昌盛见有人朝他们走过来,连忙打断他说:“这样好,让事情回到原来的样子,好,很好。啊,哈哈哈……”

两人都心照不宣而又不无尴尬地笑了起来。

吕小妮没想到朱昌盛真的如此神通广大,竟然在暑期里不声不响地完成了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摇身一变就成了教育局副局长,而且是抓人事的副局长。从此真正进入官场,开始了他新的仕途生涯。

朱昌盛真厉害啊!他不仅没有被已经暴露的婚外情吓懵,击垮,还出奇制胜地把妻子情人和情敌都**得服服帖帖,将两个家庭都安抚得风平浪静。

他究竟凭的什么?吕小妮暑期里值班得知这个消息时,惊得目瞪口呆,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可是,事情却铁证如山地摆在了她的面前。

那天是七月二十一日,轮到她第二次去学校值班。她早早地乘车来到学校,从大门走进去,她就特别关注几个住校老师的动静。

但首先扑入她眼帘的是已经建设完整的一座规模宏伟的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其次是整个学校空旷无人的冷清和安静,最后才是出人意外的平静和肃穆。

学校已经没有了建设期那种满眼的脚手架和乱堆乱放的建材,呈现在她眼前的,是一大片参差错落的漂亮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