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战舰专家2
皮埃尔说道:“我说鸟船过时其实并不是真的过时。其实鸟船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特别是在近海作战的时候。但是鸟船的船帆是你们所说的蓬帆,过于落后,不利于把握风向。完全没有我们欧洲的船只那么灵活,也没有我们的速度快。只适用于近海和江河湖泊之中作战而已。”
这一点跟李存真的认知是一样的,李存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还没有什么,只要改一改船帆速度还是有所提升的,应该能从七八节提升到十节,虽然还是没有达到十二节,但是这已经是个很大的提升了。
鸟船过时主要是火力实在太弱了。先不说大明军队用做军舰的小型鸟船,就是延平郡王的大型鸟船也是有缺陷的。这种鸟船一般是用来进行远洋贸易的,并不适合用来做军舰。
这种船,用大明的量度应该是长十三丈多一点,宽两丈二,高两丈,桅杆高十七八仗,吃水比较深,载重量要比兵船大的多。因此在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客商,很喜欢用这种鸟船来从事远洋贸易。
这种鸟船有的是单层甲板,有的是双层甲板。我就曾经见过一个商人的鸟船,这鸟船是我目前见过最大的,还上去参观过。据他所说他是用重金打造的,我看到里面的装饰非常华丽,这和我们欧洲的朴素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在我看来,这船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直飞翔在海上的鸟。反而更像一条巨大的怪鱼。船首的前方形似怪鱼的巨口,牙齿长在舌头边,眼睛硕大。桅杆和帆则形似怪鱼的鳍,而高大且向后突出的艉楼则犹如怪鱼的尾巴。整艘船色彩艳丽,装饰豪华。船头两边类似于牙齿状的东西可能是为防止海贼从船头登船的铁钉。不过这鸟船是单层甲板的,上面承载不了几个炮位,最多十二个,主要是设计的问题。
我还见过双层夹板的鸟船,这种船的船体明显要比单甲板的鸟船高大许多。由于是双层甲板,一侧的炮眼就有九个,照此推算,可以装备十八门以上的大炮。这个双层鸟船不算是大船。如果按照我见过的那个单层鸟船来计算的话,如果变成双层的应该可以装载二十四门,最多不可能超过三十六门火炮。下面一侧甲板为重炮,上面甲板为轻炮。
就算这样算起来,火力其实也不是十分强劲。要知道,在我们法国已经有三层甲板,火炮数量高达一百门的舰船了。不过,在东方的亚洲,如果有三十六门炮那火力应该已经很强大了。”
其实,皮埃尔没有见过李存真的海上飞龙号战列舰,不然他就不会这么说了。不过,相比于欧洲列强,八十门火炮的海上飞龙号还算是体型偏小的战列舰。
在原本的历史上,鸟船受到海盗们的喜爱,海盗在海上抢夺商人的鸟船后,也使用这种船只作为自己的海盗船。
郑成功之父,大海盗郑芝龙就曾抢夺粤商的鸟船作为自己的海盗船,其对手海盗刘香舰队中同样也有许多鸟船。明军攻打刘香时,就曾焚毁刘香三只鸟船。根据记载,刘香每艘鸟船都安装有大炮十余门,载员三百余人。按《明档》中载:“职猶记粤东与镇臣郑芝龙破刘香时,阅其战舰,坚原如铁城,每船可安置大铳二十四位。”
满清的康熙继位之后,为了同台湾郑氏家族作战,对鸟船也极为重视。康熙二年,张学礼奉命出使琉球,其在福建制造了两艘鸟船作为封舟使用。
其所造的鸟船船长十八丈,按照后世的尺寸,约五十六米长,阔二丈二尺,约六点八米宽,高二丈三尺,约七点二米,桅杆高十八丈。舵杆购自在福建贸易的荷兰人,制造精良。使臣张学礼曾用此船与荷兰人的夹板船相比,认为“虽坚固不及,而宽、广过之。”
这两艘鸟船不仅船体硕大,船上还配备有火炮二十四门。上层甲板装备十六门中炮,下层夹板装备八门红夷大炮。明末清初,许多船只都是将大型的红夷炮安置在下层夹板,而数量均是八门。此船装备的火炮数与郑芝龙的战舰一致,均是二十四门。虽然还赶不上郑芝龙装备三十六门火炮的大战舰,但是在东亚国家里,此船可以算是最精良的战舰了。
这两艘船只在出港之后,便迎来了一次实战机会。在途中,他们与一艘郑氏战船不期而遇,看到郑氏战船后,两艘鸟船立刻向其开炮,一次炮击便将此郑氏船只击碎,船上百余名郑军全部随船沉入水中。
在这之后,为了攻打据守台湾的郑经,清廷福建总督姚启圣命福建各县备造鸟船。根据陈良弼的记载,这种鸟船与下海的商船类似,载员共三百人,这一点跟海盗刘香的大鸟船一样。除此之外,船上还设有“双战棚”、“两重炮位”,且“器其重大”装备十分精良。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清廷派使臣汪楫率使团出使琉球,这次出使,清廷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制造新的封舟,为了节省费用,转而从当时的水师战船中挑选,而这些战船正是姚启圣准备用来攻台的鸟船。汪楫在其《使琉球杂录》中详细记载了被挑选出来的鸟船:“船长十五丈有奇,阔二丈六尺,桅高十余丈,头桅踰其半……战台各翼以扶欄列炮十二。”
康熙二十三年,施琅率舰队分兵三路向澎湖本岛发起总攻。施琅以五十六艘大型的鸟船为主力,百余艘中型船只为策应,八十艘船只为后援,从正面直接进攻正在澎湖驻防的郑军舰队。双方的激战一直从早晨持续至下午,清军获得大胜。凭借五十六艘大鸟船,清军一举焚烧、击沉郑军鸟船、炮船、赶缯船、洋船等共一百五十九只,俘获鸟船二只,赶缯船八只,双篷艍二十五只。
澎湖海战过后,郑氏的舰队大部分被清军歼灭,其水师已经无法再与清廷抗衡,郑克塽被迫投降清廷。至此,明郑覆灭,依附郑家的明朝宗室们全部自杀成仁。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威胁即不存在,这些所费不赀的大型鸟船对清廷来说,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久后,施琅便将此式战船全部拆改,自此之后鸟船便从清军水师的序列中消失无踪。因此当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廷水师面对着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只能望洋兴叹了……
不过,这些都发生在原本的时空里。李存真既然已经占据了南京,自然就成为了金厦郑氏父子的天然屏障。满清肯定首先打击李存真,夺回南京,然后才能够对明郑动手。因此,澎湖之战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发生了。
李存真笑着说道:“皮埃尔先生果然了不起,只是凭借观察就能看出鸟船的缺陷来。既然这样,那要怎么样才能在海战当中获胜呢?”
皮埃尔说道:“在海战中怎么获胜那就要看将军们打算怎么指挥了。这就要看海战的具体战法了,船只的建造必须依据战法而来,当然,反过来说……也成立。
不过依我所见延平郡王的冲撞战术并不优异,大熕船和大战舰虽然是横翻欧式战舰,但是却是艏楼置炮,如此徒有虚名,外强中干,不堪大用。那种战术只是在对面火炮和自己相当的情况下使用或许管用,若是在外海,战船腾挪的空间足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
“还请皮埃尔大师教我!”李存真谦虚地说道。
“不敢,不敢。我知道你们汉人谦虚,我也不是什么大师,我自然也得和你一样谦虚。”皮埃尔说出这样的话来,大家都是忍不住一阵大笑。
“其实就是共同探讨一下,相互学习!”皮埃尔说道,“依我之见,巨舰巨炮,火力集中,才是制胜的关键!”
这一点正说到了李存真的心里。在他看来“铁甲巨舰,大舰巨炮”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都不过时,二战时候则要依靠航母了。天上飞着飞机那就不一样了,战争立体化了。在没有飞机的情况之下,平面战争,火炮的打击力是十分关键的。
皮埃尔说道:“既然国公爷这么有兴趣,那就先让我来说一说我的看法,我认为战斗应该采取‘舰艇直线序列,火力集中方法’。”
接下来,皮埃尔便谈了自己的看法。他石头子在地上摆出来,一点一点讲给李存真和在场的众人听。李存真越听越是高兴,忽然感到这个法国人隐隐是自己在十七世纪的海战知己。
但是,李存真联想到自己是从后世来的,见识超过皮埃尔。而皮埃尔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得出的看法,便可想到,皮埃尔在对舰船和海战战法的智慧上是超过自己的。
这一点跟李存真的认知是一样的,李存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还没有什么,只要改一改船帆速度还是有所提升的,应该能从七八节提升到十节,虽然还是没有达到十二节,但是这已经是个很大的提升了。
鸟船过时主要是火力实在太弱了。先不说大明军队用做军舰的小型鸟船,就是延平郡王的大型鸟船也是有缺陷的。这种鸟船一般是用来进行远洋贸易的,并不适合用来做军舰。
这种船,用大明的量度应该是长十三丈多一点,宽两丈二,高两丈,桅杆高十七八仗,吃水比较深,载重量要比兵船大的多。因此在福建和广东地区的客商,很喜欢用这种鸟船来从事远洋贸易。
这种鸟船有的是单层甲板,有的是双层甲板。我就曾经见过一个商人的鸟船,这鸟船是我目前见过最大的,还上去参观过。据他所说他是用重金打造的,我看到里面的装饰非常华丽,这和我们欧洲的朴素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在我看来,这船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直飞翔在海上的鸟。反而更像一条巨大的怪鱼。船首的前方形似怪鱼的巨口,牙齿长在舌头边,眼睛硕大。桅杆和帆则形似怪鱼的鳍,而高大且向后突出的艉楼则犹如怪鱼的尾巴。整艘船色彩艳丽,装饰豪华。船头两边类似于牙齿状的东西可能是为防止海贼从船头登船的铁钉。不过这鸟船是单层甲板的,上面承载不了几个炮位,最多十二个,主要是设计的问题。
我还见过双层夹板的鸟船,这种船的船体明显要比单甲板的鸟船高大许多。由于是双层甲板,一侧的炮眼就有九个,照此推算,可以装备十八门以上的大炮。这个双层鸟船不算是大船。如果按照我见过的那个单层鸟船来计算的话,如果变成双层的应该可以装载二十四门,最多不可能超过三十六门火炮。下面一侧甲板为重炮,上面甲板为轻炮。
就算这样算起来,火力其实也不是十分强劲。要知道,在我们法国已经有三层甲板,火炮数量高达一百门的舰船了。不过,在东方的亚洲,如果有三十六门炮那火力应该已经很强大了。”
其实,皮埃尔没有见过李存真的海上飞龙号战列舰,不然他就不会这么说了。不过,相比于欧洲列强,八十门火炮的海上飞龙号还算是体型偏小的战列舰。
在原本的历史上,鸟船受到海盗们的喜爱,海盗在海上抢夺商人的鸟船后,也使用这种船只作为自己的海盗船。
郑成功之父,大海盗郑芝龙就曾抢夺粤商的鸟船作为自己的海盗船,其对手海盗刘香舰队中同样也有许多鸟船。明军攻打刘香时,就曾焚毁刘香三只鸟船。根据记载,刘香每艘鸟船都安装有大炮十余门,载员三百余人。按《明档》中载:“职猶记粤东与镇臣郑芝龙破刘香时,阅其战舰,坚原如铁城,每船可安置大铳二十四位。”
满清的康熙继位之后,为了同台湾郑氏家族作战,对鸟船也极为重视。康熙二年,张学礼奉命出使琉球,其在福建制造了两艘鸟船作为封舟使用。
其所造的鸟船船长十八丈,按照后世的尺寸,约五十六米长,阔二丈二尺,约六点八米宽,高二丈三尺,约七点二米,桅杆高十八丈。舵杆购自在福建贸易的荷兰人,制造精良。使臣张学礼曾用此船与荷兰人的夹板船相比,认为“虽坚固不及,而宽、广过之。”
这两艘鸟船不仅船体硕大,船上还配备有火炮二十四门。上层甲板装备十六门中炮,下层夹板装备八门红夷大炮。明末清初,许多船只都是将大型的红夷炮安置在下层夹板,而数量均是八门。此船装备的火炮数与郑芝龙的战舰一致,均是二十四门。虽然还赶不上郑芝龙装备三十六门火炮的大战舰,但是在东亚国家里,此船可以算是最精良的战舰了。
这两艘船只在出港之后,便迎来了一次实战机会。在途中,他们与一艘郑氏战船不期而遇,看到郑氏战船后,两艘鸟船立刻向其开炮,一次炮击便将此郑氏船只击碎,船上百余名郑军全部随船沉入水中。
在这之后,为了攻打据守台湾的郑经,清廷福建总督姚启圣命福建各县备造鸟船。根据陈良弼的记载,这种鸟船与下海的商船类似,载员共三百人,这一点跟海盗刘香的大鸟船一样。除此之外,船上还设有“双战棚”、“两重炮位”,且“器其重大”装备十分精良。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清廷派使臣汪楫率使团出使琉球,这次出使,清廷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制造新的封舟,为了节省费用,转而从当时的水师战船中挑选,而这些战船正是姚启圣准备用来攻台的鸟船。汪楫在其《使琉球杂录》中详细记载了被挑选出来的鸟船:“船长十五丈有奇,阔二丈六尺,桅高十余丈,头桅踰其半……战台各翼以扶欄列炮十二。”
康熙二十三年,施琅率舰队分兵三路向澎湖本岛发起总攻。施琅以五十六艘大型的鸟船为主力,百余艘中型船只为策应,八十艘船只为后援,从正面直接进攻正在澎湖驻防的郑军舰队。双方的激战一直从早晨持续至下午,清军获得大胜。凭借五十六艘大鸟船,清军一举焚烧、击沉郑军鸟船、炮船、赶缯船、洋船等共一百五十九只,俘获鸟船二只,赶缯船八只,双篷艍二十五只。
澎湖海战过后,郑氏的舰队大部分被清军歼灭,其水师已经无法再与清廷抗衡,郑克塽被迫投降清廷。至此,明郑覆灭,依附郑家的明朝宗室们全部自杀成仁。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威胁即不存在,这些所费不赀的大型鸟船对清廷来说,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久后,施琅便将此式战船全部拆改,自此之后鸟船便从清军水师的序列中消失无踪。因此当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廷水师面对着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只能望洋兴叹了……
不过,这些都发生在原本的时空里。李存真既然已经占据了南京,自然就成为了金厦郑氏父子的天然屏障。满清肯定首先打击李存真,夺回南京,然后才能够对明郑动手。因此,澎湖之战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发生了。
李存真笑着说道:“皮埃尔先生果然了不起,只是凭借观察就能看出鸟船的缺陷来。既然这样,那要怎么样才能在海战当中获胜呢?”
皮埃尔说道:“在海战中怎么获胜那就要看将军们打算怎么指挥了。这就要看海战的具体战法了,船只的建造必须依据战法而来,当然,反过来说……也成立。
不过依我所见延平郡王的冲撞战术并不优异,大熕船和大战舰虽然是横翻欧式战舰,但是却是艏楼置炮,如此徒有虚名,外强中干,不堪大用。那种战术只是在对面火炮和自己相当的情况下使用或许管用,若是在外海,战船腾挪的空间足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
“还请皮埃尔大师教我!”李存真谦虚地说道。
“不敢,不敢。我知道你们汉人谦虚,我也不是什么大师,我自然也得和你一样谦虚。”皮埃尔说出这样的话来,大家都是忍不住一阵大笑。
“其实就是共同探讨一下,相互学习!”皮埃尔说道,“依我之见,巨舰巨炮,火力集中,才是制胜的关键!”
这一点正说到了李存真的心里。在他看来“铁甲巨舰,大舰巨炮”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都不过时,二战时候则要依靠航母了。天上飞着飞机那就不一样了,战争立体化了。在没有飞机的情况之下,平面战争,火炮的打击力是十分关键的。
皮埃尔说道:“既然国公爷这么有兴趣,那就先让我来说一说我的看法,我认为战斗应该采取‘舰艇直线序列,火力集中方法’。”
接下来,皮埃尔便谈了自己的看法。他石头子在地上摆出来,一点一点讲给李存真和在场的众人听。李存真越听越是高兴,忽然感到这个法国人隐隐是自己在十七世纪的海战知己。
但是,李存真联想到自己是从后世来的,见识超过皮埃尔。而皮埃尔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得出的看法,便可想到,皮埃尔在对舰船和海战战法的智慧上是超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