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佐李斯传
字体: 16 + -

第一章 东市

    公元前208年

    咸阳东市

    天将午时。

    秋日的阳光,毒拉拉地照着大地。

    刿子手扛着鬼头刀,面目狰狞,望着刑场上一干人等。监斩台上,坐着监斩的御史,面无表情,日晷处,随着太阳的移动,记时的竿影移动。

    刑场周围,零星站着看客。多是些老弱病残,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形容枯槁。间或有几个壮年男丁,要么拄着拐扙,要么空着衣袖,麻木写在脸上,紧抿着嘴。

    刑台上牵着一干人等,手上有铐,脚上有镣,约有百十号人。为首是一皓发长者,身上囚服布满或深或浅的血渍。裸露的肌肤,疤痕叠着疤痕,显然是受过严刑拷打,并且不只一次。其余犯人,有男有女,有长有幼,不一而足。

    “爹“

    “儿呀。“

    一壮年囚犯,望皓首老人身边挪了挪,这么一动,脚镣丁当丁当响。

    “找抽呀,你“,看押的狱卒,抬手就是一鞭,“叭“血肉在空中翻飞,“啊“惨叫激荡着空气。

    “别,将死之人,何必与他计较“另一狱卒劝道。

    “你们,简直禽兽不如。“长者,怒目而视,自有一股气势磅礴,直逼而去,虎威尚存。

    狱卒后退一步,没敢顶嘴,自己嘀咕:“你当你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言听计从的丞相,威风八面,你现在就是个死囚,午时一到,就取你狗命。哼哼。“

    这个死囚长者,正是李斯,大秦帝国的丞相,此刻与族人一起,等着受刑。

    李斯长叹一声,搅过壮年男子,慈爱地问:“今天族灭,玉石俱焚,你恨为父吗?恨生在李家吗?”

    李来泪流满面,趴在地上磕头,骂道:“都是赵高那斯,爹,你可是辅助先帝荡平六国,一统天下,居功至伟,何罪之有。有爹如此,儿子何恨。“

    李斯长叹一声:“我悔恨呀,恨不能听你师公荀卿的教诲,功成身退,学一学范蠡,泛舟而去。结果,贪恋权势,拖累你们,随我受刑。“

    李来心下悲怆,久久难平,然后吞咽下口水,轻轻嗓子说:“爹,人之登高踩底,趋炎附势,得势门庭若市,失势门可罗雀,功成身退,知易行难,几人能做到。“

    李斯望着悠悠苍天,思绪万千,又叹一口气,说:“我被赵高这斯构陷,夷灭三族,愧对列祖列宗,我不能传先师之道,功成身退,愧对先师教诲。我一生自负奇材,由一介布衣,辅助先帝荡平六国,治理宇内,阅人自是无数,却临末了,着了赵高的道。“

    李来呆坐着,抚着脚上镣铐,身后的刽子手,扶着鬼刀,上路酒已经备下。

    蓝蓝的天空,几片白云无情地漂去,街边的树叶,哗哗作响,起风了,吹在身上,居然有凉意,一种从脚底升起的寒冰一样的冷。

    “午时三刻,行刑“

    一声令下,刿子手,举起鬼头刀,日光下,一道道闪光,就要落下。

    李来大叫一声:“爹,好想你带着我和哥哥,牵着咱家黄狗去上蔡东门外,追野兔。爹,来世还做你儿子!“

    李斯嘴唇干裂,胸中忧忧难平,扬天大笑,笑呗,对着李来说:“儿子,带着你和你哥,牵着黄狗,去城东门追兔子,是爹最美的时光。“

    李斯忽又呆住了,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思绪又飞到千公里外的上蔡,飞到那曾经的过往……

    公元前280年

    一个秋末,在虎会郡上蔡县东门边的官道上,急冲冲走过一位儒生。这位儒生,年约五荀,着儒生穿服,宽大的衣袖,在脚步匆匆中,飞舞着。他背着一个包,额头上浸出汗水,他边走,边抹脑门的汗。

    路边是秋收过的田野,一些庶民在耕作之余,坐在树荫下,谈天说地。

    “秦军真是虎狼。武安君白起哪斯,坑了赵国2万兵士,真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畜生。“

    “秦将司马错,从蜀国迂回,偷袭我大楚,吾皇居然割了,汉北,上庸给他。“

    “屈原屈大夫在日,还可以为争,屈大夫流放之后,他们居然除了割地就是割地。“

    “仔卖爷田心不疼。“

    “嘘,莫论国事,我等劳力者事于人,这种大事让吃肉的人去操心。“

    儒生并未停下的意思,只是放慢了脚步,听庶民们讲些什么,再往后听,就是些老黄历了。儒生就加快步伐,他心想,再赶几里路就到李家庄了,到了李营那里,自然有好酒好菜招呼。

    儒生约莫走了一泡尿的功夫,到了李家庄。他来过很多次了,自然熟门熟路,再说了,李家庄又不大,百十户人家,大都茅草屋泥围墙,木栅栏院门,院子里散养着鸡鸭鹅,有个别人家,养着看家护院的狗。李家庄,独有一户,弄了一个大院,盖有二层小楼,院墙是烧制的,大门红彤彤的,带着年久失修的尖埃。这就是李营家。

    儒生知道,李营家,祖上是为蔡侯掌管金玉的匠作大匠,自楚王灭蔡,已历五世,到李营这代,也就快没落了,但祖辈积下的家业,还立在这里。

    儒生到了门前,咚咚咚,砸门,过一会儿,一个仆人,开门探出头来,一看认识,忙施了一礼:“王博士近来安好,哪阵风把你吹来,家主正念叨你老呢,快,里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