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歌行之剑胆琴心
字体: 16 + -

第7章 暗潮

    南陆洲,墨宇帝都;丞相府。

    “丞相,属下已查探清楚。”

    “那李博渊确实因为破境遭到反噬,无法再使用真气。”

    黑袍男子对着太师椅上那位帝国丞相恭敬道。

    被尊为丞相的男子名叫吕承轩年约四十,留着两撇八字胡,眉宇之间流露着一种蛰伏的霸者气息。

    吕承轩为大秦帝国文臣之首,与李博渊一文一武辅佐始皇秦帝,李博渊是将帅之能,统御八方兵马,而吕承轩则有治世之能,掌管大秦律法。

    此二人,可谓秦皇之左膀右臂。

    但,将相之和,何其难哉?

    吕承轩手指敲击着紫檀木桌,一双深邃的眸子遥遥凝望着碧蓝苍穹,不知再想着什么。

    “丞相,以属下愚见,此时正是搬倒李博渊的大好时机!”

    “哦?怎么说。”

    吕承轩深不可测的瞥了黑袍一眼,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

    黑袍被那双似能看穿灵魂的眸子盯得有点背脊发汗,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但,这句话不光适用于臣与君……

    黑袍整理了一下思绪,谨慎道:“今日有探子来报,李博渊的义子已经起身前往五云山……”

    “而其亲子李青冥也于近日不知所踪,以属下来看,李博渊此举大有交代后事的嫌疑。”

    “呵……”

    吕承轩冷笑一声,道:“愚昧。”

    “属下口无遮拦,望丞相恕罪!”

    黑袍额头汗珠滑落,战战兢兢的跪伏在地,如履薄冰般惶恐。

    “以李博渊,李远玄的能耐岂会不留后手?”

    “你是不是想说遣人劫住李博渊的两个儿子以威胁其引颈待戮?”

    “属下愚昧,望丞相明示。”

    “李博渊早年曾得五云山的云中君指点,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缘。”

    “李博渊既然放心李青阳独自去五云山,自是有恃无恐。”

    “至于那李青冥么……”

    吕承轩敲击着桌面,目光烁烁,沉吟道:“你亲自带人去寻找李青冥的去向,待查清之后我自有指示。”

    “属下遵命。”

    吕承轩继续道:“之前让你办的那件事如何了?”

    黑袍道:“当年的那些人早已死的死,亡的亡……”

    “我不想听这些废话,说结果。”

    黑袍噤若寒蝉,慌忙道:“念家之中还有一个老仆在铜雀台守墓……”

    “铜雀台……”

    吕承轩若有所思,摆了摆手道:“下去吧。”

    待黑袍离去之后,吕承轩嘴角微微上扬,提笔挥毫,只见雪白的宣纸之上赫然出现一个满含杀气的“李”字……

    东陆与南陆接壤之处有一片连绵山脉,唤作双龙岭,想要从南陆进入东陆,只有翻过双龙岭一途。

    雨势渐收,青冥一行人亦继续了东渡之路。

    “翻过这片双龙岭就是东陆洲的地界了……”

    老道满怀希望的呢喃。

    而青冥则看着这片绵延万里的山脉有些头疼,都说穷山恶水出鬼魅,想来,想平安无事的翻过双龙岭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了。

    “老头,你所说的先天真气与武道所修的真气有何不同?”

    一路无事,青冥看着剑谱有关炼气篇的阐述问道。

    老道沉吟道:“气之道,乃万物之根本……”

    “凡尘俗世中的武道其实也属于炼气,只不过武道所修乃后天之气,炼气者乃先天之气。”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区别在哪啊?”

    老道笑道:“这么说吧,先天之气,就是天地初开之时的至纯至清之气,而所谓后天之气则是被浊气混肴的气。”

    “所以,武道修行快,但越到后面路越难走,皆因到了后期,体内积郁的浊气越来越多,每一次破境的风险都会成倍增长……”

    “而且,一旦破境之时,体内浊气反噬,那后果不堪设想,这个也就是你们武道所说的走火入魔。”

    青冥皱了皱眉,若有所思,又道:“也就是说炼气士前期困难,后期简单?”

    老道摇了摇头。

    “话不是这么说的,不过炼气士前期比武道困难倒是真的,但到了后期也不易,但是,若是路走对了,危险性比武道低一些。”

    “还有就是,先天之气到了后期逐渐转化成真元,如此一来便可反哺肉身,这就是炼气士寿命长久的原因。”

    “武道真气乃后天之气,无法凝聚真元,即便强行凝聚,其中夹杂的浊气也会强烈反噬,最终也会压制不住筋脉破碎生不如死。”

    其实,李博渊就是最好的例子,李博渊破入十一境就是武道真气达到巅峰,无法寸进,这才冒险强行凝聚真元导致走火入魔,浊气反噬……

    早年之时,李博渊机缘巧合,得五云山云中君指点,但那时李博渊已是武道八境,且他修行武道已久,体内真气与浊气早已不分彼此,想要让他以道家心法净化体内浊气以为时已晚。

    且,李博渊当年年轻气盛,正值峥嵘岁月,又怎肯放弃一切重新来过呢?

    但青冥与青阳不同,此二人只是武道四境,体内真气与浊气尚未融合一体,只要以道家上乘功法净化拔出体内浊气,那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这也是李博渊让李青阳前去五云山的原因所在。

    而青冥这边,李博渊常常暗中以秘法以自身为鼎炉吸纳其体内浊气,所以青冥的真气虽然也有浊气,却不能与体内至纯真气抗衡,只要有所机缘,对以后的路也无所大碍。

    “小兄弟也不必担心。”

    老道见青冥面露忧虑之色,出声道:“我观你体内真气远远多于浊气数倍,老道虽不知你有何机缘,且,武道前五境与炼气士的坐忘境差不多,皆是以锻炼体魄为主,纳气为辅,所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矣。”

    “哦。”

    老道哪里知晓,眼前的少年只是知道了其中利害之后想到了李博渊。

    青冥只是在想李博渊的情况。

    “不会的……他功参造化,连传说中的武道绝路都能走通,而且那老鬼心思缜密,毕然提前解决了隐患……”

    青冥有些失神,以轻不可闻的声音小声自语。

    “小兄弟?”

    “小兄弟你在说什么?”

    “啊?”

    “哦,没啥……没啥,继续走吧。”

    老道有些茫然的看着兀自行在前头的少年摇了摇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