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天下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一刀两断

    齐军大军顿时整齐的分开,两个人影缓缓走了出来。

    一个人较为年长,身着雪银色战甲,腰跨三尺风刃宝剑,头戴银丝钢盔,脚蹬虎头战靴,全身迸发着一股杀气,另一个人较为年轻,身着精铁软甲,王剑挂在战马背上,头戴金丝王冠,双眼中隐藏着一股神秘莫测的力量。

    “二弟!”虽然已经整整三年多没见了,但是拓跋询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骑在马上的拓跋烁。

    “大皇兄。”拓跋烁也认出了拓跋询,冷冷一笑,“三年不见,别来无恙?”

    “二弟,你怎么会变成这样?”拓跋询有些痛心疾首地说,“你怎么会起兵谋反?你知道这是一个诛九族的大罪吗?“

    拓跋烁冷笑一声:”我若是不起兵,死的人就是我!“

    来不及等拓跋询反应过来,拓跋烁接着说:”你的五千人应该已经被三弟带回去向拓跋武汇报情况了吧,你想不想知道半个时辰之后,那五千人会怎么样?“

    拓跋询一惊:”你想干什么?“

    ”我记得你们过来的时候是不是经过了一道一线天?我早就命令一万人埋伏在那边,居高临下,而且人数还占优势,你觉得那五千人还有机会活着走出去吗?“

    ”二弟!你,你真的变了·······“拓跋询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我变了?“拓跋烁仰头狂笑三声,”不是我变了,是拓跋武,甚至是整个大魏变了!拓跋武残害忠良,下面的大臣一个个都心怀鬼胎,只会阿谀奉承,这样的大魏,哪样不是亡国之道,与其让拓跋武这种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人统治大魏,还不如改朝换代,塑造一个新的帝国!”

    “二弟!父皇真的不希望我们亲人之间刀兵相见,自相残杀,因此他派我前来,这三万人只是以防路上遇到什么土匪地痞,我这次前来,真的没有恶意。”

    “亲人?”拓跋烁冷笑道,“他拓跋武也知道亲人?我母妃和他十七年夫妻,他完全不顾夫妻情分,将我母妃逼死在午门,我在宫内十七年,与他也情同父子,他居然下手也丝毫不留情,先是当着我的面把我母妃逼死,然后再把我赶出帝都,他这种人,也配谈亲情?”

    “二弟,我知道三年前在午门,父皇是做得过分了些,但是毕竟是林贵妃与慕容大将军意图谋反在先······”

    “住口!”拓跋烁的双眼顿时变得血红,他指着拓跋询狠声说道,“我母妃入宫十七年,一直安安分分地待在永乐宫,何来意图谋反之说,再说慕容大将军这么多年一直在边关抗击异族,何来意图谋反?我看你是被拓跋武蒙蔽了这么多年!“

    拓跋询沉默了,很久都没有说话。

    ”念在你我兄弟情份上,今日,我放你和三弟走!回去告诉拓跋武,我总有一天,会亲自率军打进帝都,亲手砍下他的人头,来祭奠我的母妃!“拓跋烁厉声说道。

    ”二弟!你不要太过分!“看到拓跋烁越说越过分,拓跋询也有些恼火,因为他不允许任何人去污蔑他的父亲。

    ”怎么,想动手?“拓跋烁浑然不惧,反问道。

    此话一出,拓跋烁身边的齐军将士们纷纷列阵,各式武器都对准了拓跋询。

    ”保护殿下!“

    拓跋烁身后的魏军也紧张起来,摆出防御阵型。

    一时间,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两军随时都可能开战。

    ”你信不信,不到半个时辰,三弟的人头就会被人拎着放到我面前来!“拓跋烁突然发话。

    拓跋询顿时一阵紧张,自己已经和拓跋烁僵持了小半个时辰了,三弟此时,因该也快到一线天了······

    ”拓跋烁,你好狠毒!“拓跋询在那一刻,突然感觉自己看清了整个世界。

    拓跋烁倒是很不以为然:”我若是不狠毒,怕是早就死在那些阴险狡诈的人手里了吧。“

    这句话再次让拓跋询无言以对。

    ”你若是想动手,那么三弟的人头马上就会在我手里,你若是不想动手,我现在就叫人停止伏击,我放你们回去。“

    拓跋询钢牙暗咬,他此刻是彻底开始恨上了拓跋烁,他此时才发现,原来乐观开朗的拓跋烁,现在竟然变得这么冷傲腹黑,跟年少时的他完全是两个人。

    ”好,我回去。“拓跋询终于低下了头,”不过今日。“拓跋询突然抽出了自己的利剑。

    唰!拓跋询在地上用剑猛地划了一道线。

    ”今日,我们一刀两断,你我二人以后再无瓜葛,如再相见,就是敌人!“

    拓跋烁面无表情地说道:”传令兵!命令一线天伏击部队立刻撤出一线天,如若不尊,军法处置!“

    传令兵得令后,立刻跃上战马,向一线天疾驰而去。

    两兄弟彻底决裂,这仗,也是不得不打了。

    拓跋询二人回帝都后,将情况如实汇报给了拓跋武。

    拓跋武大怒道:“朕好心给拓跋烁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非但不知悔改,居然还妄图截杀我大魏皇子!这种反贼不杀,何以服天下人!”

    “父皇!”拓跋询站了出来,“儿臣愿率军出征,亲自剿灭齐王叛军!”

    “秦王有如此决心,当值得大家学习,还有谁愿前往?”拓跋武问道。

    平时都挺能说的文武百官,现在都一声不吭了,经过和拓跋烁的几次交锋,他们都知道,接这活,绝对是一个烫手山芋。

    “老臣愿往!”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老者拄着拐杖缓缓的走来。

    拓跋武一看,急忙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扶住老者:“李老千岁年纪大了,怎么还辛苦走这一趟啊。”

    这个受人尊敬的老者名叫李友贤,是李存宪、李存茂的父亲,是大魏一代老臣,辅佐了先帝的一生。

    “陛下,如今齐王反贼作乱,老臣怎敢不出一份力啊。”李友贤年纪大了,脑子却还灵光。

    “李老千岁为了先帝大业鞠躬尽瘁,现在有年轻人在,还请李老千岁放心啊。”

    “陛下莫不是觉得老臣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李友贤的倔脾气上来了,“老臣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齐王手里,齐王和我们李家,已经有不共戴天之仇,是齐王让我们李家白发人送黑发人,是齐王让我们李家的两个儿媳妇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此血仇,老臣非保不可!”

    李友贤说得太过激动,猛烈咳嗽了起来。

    “老千岁的身体不行了,还是在家中好好养病吧。”拓跋武开始劝说李友贤。

    “老臣就是死,也要死在军中!”李友贤完全不听劝。

    “好好好。”拓跋武让步了,“朕现在封李老千岁为监军,专门辅佐秦王。”

    “多谢陛下。”李友贤说着就要跪下。

    “老千岁快快请起。”拓跋武扶起了李友贤。

    即日,拓跋武颁布勤王令,集结了五十万大军。

    双方已经剑拔弩张,一场恶战,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