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明
字体: 16 + -

第152章 情难忘转眼已两年 聚流民振兴青羊山

    两年后……
连绵的青山笼罩在一阵薄雾当中,绚丽的朝霞染红了山头半个天空,如天上的仙女剪下了一块红绸,只是有人轻轻的一掀,那绸布后的一轮红日便喷薄而出,顷刻间,霞光万丈射向山间一层层的梯田,新的一天开始了。

    山间一个叫谷堆地的村落,一座高高的山丘上,一个穿着素色直身的男子蹲在地上,割破自己的手指,用鲜红的血液擦拭着一块墓碑上的字迹,墓碑上用刀深深刻着几个字“爱妻锦儿之墓!”字的凹槽已被鲜血染红,血红的字体仿佛与天边的红日相互映衬,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晰而厚重。

    墓碑的后面也也刻着几行字,却不是什么死者的生平,而是男子一刀刀刻上去的一首诗。

    “长忆禁中雪,最爱船头月,与君两相知,何忍相决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生不能同衾,死必当同穴。

    ”
他用这首诗表达对锦儿的思念,当年王府中雪中送衣,一次次在船中相会的情景历历在目,不敢忘怀,如今伊人已逝,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也必当在一起,这就是他的誓言。

    男子身后站着另一个男子,也穿着縞色素服,正默默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神色平静,像是早已见惯了一样,他是陈奉,蹲在地上的是他的兄长陈卿。

    “哥,你说你这是何苦,两年多了,这县主已经都……”
“叫嫂子!”他刚说出来,蹲在地上的男子已经回头截断他道。

    “是是是,嫂子。

    ”陈奉笑着,边伸手去把他扶起来。

    “哥,是,嫂子,她都已经离开两年多了,你也该走出来了,不是我说,这些年你忙里忙外,多亏路瑶姐照顾着,你说人家如今也是大姑娘了,就这么在你身边,无名无分的,一个女孩子家说出去多不好,是吧。

    ”
陈卿默然的看他一眼,良久不语,这些话这两年他已经听厌了。

    他被送上山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锦儿的影子,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当中,于是干脆搬离了石埠头,彻底断了和山外的联系,就连去年姐姐给张家生了一个儿子,他的第一个小外甥过满月,他都不去,他恨死了那个地方,那个让他伤心的地方,他不怕任何危险,却害怕睹物思人,害怕想起锦儿。

    他只能逃避,逃得越远越好。

    后来他发现只有让自己不断忙起来才能轻松一点,于是两年来,他带领家人和很多投奔过来的村民日夜辛劳开荒恳田,忙碌不已,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除了弟弟陈奉,便是路瑶。

    自从陈卿出狱后,她便辞掉了那户人家的工作,他因锦儿的事情大病一场后,又是她一直在自己身边默

    默照顾,这些陈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却始终无法接受她。

    今天听陈奉这么说,陈卿再次无言以对,默默的叹了口气。

    陈奉又道:“再说了,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这么一直单着,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咱爹娘,对咱老陈家,都是不负责任……”
陈卿眉头一蹙道:“你这,扯哪去了,什么无后为大,不是还有你和陈相吗,咱家三个儿子,我就是出家当了和尚,也不至于就断了咱家香火吧。

    ”
陈奉道:“哎呀哥,你还好意思说,你就说我吧,这么些年我先后生了俩闺女,你要说陈相,他倒是不读书了,回来了,可他在州学几年也没混出个样子,早已心灰意冷,整天神经兮兮的,脑子也坏了,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你指望他,他这辈子能找着媳妇就不错了。

    ”
陈奉似是随口这么一说,陈卿听到这里,心里却是咯噔一下,要知道这两年来,他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人一个是锦儿,一个就是弟弟陈相。

    这弟弟自幼天资聪颖,读书用功,小小年纪便成了潞州城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秀才,被人当做神童,原本被寄予厚望,却自从入了州学后,先是接连三年连学内举行的岁考科考都过不去,更无参加乡试的资格,接下来好容易参加乡试又是接连两次名落孙山,资历也从廪生慢慢下降为侯廪生,取消所有钱粮待遇,甚至还一度差点被追讨廪银,受此打击,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直至今年年前被开除出了州学,黜革为民,灰溜溜的回了家里。

    陈卿见他在家里整日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又受不得周围人的白眼,便把他也带到了谷堆地,他识文断字,正好帮着做些管理百姓钱粮的事情,就这么,陈相算是彻底毁了。

    他因此一直对弟弟心存遗憾,觉得长兄如父,是自己对弟弟长期关心不够,才导致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陈卿长长叹了口气,又转身问道:“我让你出山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
陈奉愣怔下,马上反应过来,答道:“哦,都打听清楚了,前沈庄王世子朱诠钲前几日已经正式继位,成为了潞州有史以来第四位沈王,现在潞州是他的天下了。

    ”
陈卿目光中透出一股狠狠的恨意,冷笑几声,继续问道:“那个王琳呢,可曾打听到,他现在做什么?”
陈奉道:“打听了,这人依旧是沈王府长史,只是如今的沈王是他曾经的主子,两人正好狼狈为奸,所以此人如今在潞州可谓只手遮天,更加肆无忌惮了。

    ”
“那胡郜和黄柄呢?他们过的怎么样?”陈卿冷然问道。

    陈奉清清嗓子,大声道:

    “胡知县,糊涂蛋,贪赃枉法啥都干;黄主薄,黄鼠狼,专偷百姓救命钱……这是潞城百姓编排的顺口溜,老百姓对他们早已经恨之入骨,你说呢?”
“好,很好。

    ”陈卿默默的听完,神情冷漠,一双拳头握的紧紧的,恨声道,“前面两个人,尤其是那个王琳,派人给我盯住了,锦儿的仇我一定要报,早晚有一天,我要让他们血债血偿;后面两个人也给我派人盯着,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早晚剁了他们的手脚!”
他说起这句话时,脸上冷冰冰的,便像是变了个人,那种感觉就连陈奉看着都有些害怕。

    他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哥哥怎么会一夜之间变成这个样子。

    兄弟俩边说着边沿着细窄的山路慢慢向山下走去。

    ……
太阳出来了,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空气中的水雾渐渐散去,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片山林土地,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村子开始呈现在他面前。

    在陈卿等人的带领下,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开垦,如今谷堆地一带已经可以说是田连阡陌,鸡犬之声相闻,加之大旱之后一直风调雨顺,这里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偏又不用纳税,很多百姓自然豁出命的干,那些当初被逼的活不下去的贫苦百姓,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这里竟能把日子重新又过得红火起来。

    后来闻讯前来投奔的四方流民越来越多,很多甚至从偏远的河南跑来,陈卿是来者不拒,来了就给安排土地生产,流民们千恩万谢,比本地人更能吃苦,在大家的辛苦劳作下,谷堆地到七子沟无数荒芜的土地被开发出来,就连山间甚至山上都被他们开出来一块块梯田,百姓们能够吃饱,自然感恩戴德,无形中早已把陈卿当成了这里的领袖,陈卿也因此在百姓中有着极高威望。

    去年秋收之时,山上不知哪里来了一批土匪抢劫百姓的粮食。

    陈卿自告奋勇,带领他的本家兄弟,又在前来投奔的百姓中招募了一些壮丁,一马当先,前去讨伐,将那帮土匪大败,帮百姓夺回了粮食,从此更是声望大振,这里后来再没有土匪前来骚扰。

    为了以防万一,时刻保护大家共同的建设成果,陈卿借此机会当机立断,在流民百姓中招募了一些身强体壮的汉子,组成了一支一百人的护卫队,而他则当仁不让的被推举成了这支队伍的首领。

    如今他们已经控制了谷堆地到七子沟方圆五十里内的土地,周围几十个村寨连成一片,等同于占据了青羊山大半个山头。

    为了提高干农活的效率,同时让大家紧紧抱成团共同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风险,陈卿又把大家集中起来,规定这些新恳土地不再是谁垦

    荒归谁所有,而是大家一起垦荒,一起种,今后所有农活儿都一起干,谁家有事都互相帮忙。

    如此一来,百姓们都被捆绑在了一起,从春耕到秋收所有的土地都集体耕作,集体收获,收到粮食后再统一交给陈卿在村子里建立的仓库,由他根据每家人口多少分配当年的口粮,百姓们拍手称快,欣然接受。

    这日,大家一起刚完成了周围最后几亩田地的耕种,一从地里回来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谷堆地村后半山腰上一个石头垒成的大院里,参加一种仪式。

    这仪式通常只在春耕和秋收结束后举行,以祈望和庆祝丰收。

    护卫队成立后,在陈卿提议下,仪式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就是各位兄弟演练展示武艺,村民们则表演各自的绝活。

    每到这期间,陈卿所在的院子周围便很热闹,不大的地方,有耍枪弄棒的,拉弓射箭的,摔跤格斗的,唱戏说书的,整个山上好不热闹。

    看到陈卿和陈奉从山上走下来,早有人将他们迎到村子中间,给陈卿抬上来一把竹木椅子,让他坐在中间,陈奉则被要求必须表演一个节目。

    这家伙似乎早有准备,满口答应着边从怀中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大摇大摆的走到了村民中间。

    这本书在场很多人都熟悉,便是当时认为山西太原府人罗贯中所著的《水浒评传》。

    该书自弘治前后便开始出版发行,通过说书人的演绎,很多故事在此时已经是家喻户晓。

    陈卿当初在县衙做事,有一次在街头无意间看到这本书,便买了下来,后来来到谷堆地也随身带着,被陈奉看到,非要缠着给他讲讲,没想到这小子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有极强的记忆本领,很多章节一听便能记住,对书中内容也常常发表评论,还暗自把他们如今的所作所为和当年梁山做一番对比,甚至私下里说出青羊山便是梁山这样的话,惊人之语常让陈卿头疼不已。

    听说他居然要说《水浒》,大家的眼睛都齐刷刷看着他,充满了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