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明
字体: 16 + -

第13章 潞州潞州

    潞州,即古上党,位于山西东南,雄踞太行之巅,所谓居山之高,与天为党,自古便是三晋大邑、太行要塞,当河朔之咽喉,地势险要。

    唐人杜牧曾云:上党之地,肘京洛而履蒲津,依太原而跨河朔,战国时名士张仪以其为天下脊,唐中期军阀田悦将它比作腹中之眼。

    所谓天下之脊,是指泽、潞地区居高临下,从潞州东出壶关,是河北地区的相州、魏州(今邯郸、大名一带),从泽州(晋城)南出天井关是河南的怀、孟二州(焦作一带),从相、魏、怀、孟南下,渡过黄河就可直逼洛阳与开封。因此无论是从河北、河南攻山西,还是从山西南下中原,泽潞皆为通道。

    古时谁占据了上党、便坐拥了太行之利,大可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所以此地自古便为兵家所必争。

    眼前这座城池建于明洪武年间,由当时朱元璋爱将、延安侯唐胜宗所筑,洪武三年潞州卫指挥佥事张怀将城池包砖,城墙高约三丈五尺,厚二丈,高大坚固,呈方形,东西四里,南北六里,周长一十九里。

    州城设四门,分别为东潞阳门,西威远门,南德化门,北保宁门,门上皆置五开间城楼,以便守城将领登城瞭望敌情和指挥作战,城门外建有瓮城,瓮城四角也各有角楼。

    除此之外,西城墙外有演武场,东城墙外有先农坛,南城墙外有风雨雷电坛,北城墙外有社稷坛、郡历坛。城墙同其周围附属建筑共同构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和祭祀体系。

    陈卿兄弟二人骑马行至城前的时候已经日近中午,远远望去,北门保宁门巍然屹立,雄伟壮观,城门前周围方圆几百米内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护城河两岸遍植杨柳,此时正当万条柳枝吐绿,如在天地间拉下了一面巨大的翠帘,沿着河岸往四周延伸,成排的商铺掩映其中,货店粮行,酒楼客栈鳞次栉比。

    一座长长的宽阔的石桥直通城门口,和从官道下来的宽阔大路连在了一起,道路两侧各种小商小贩叫卖声不绝,所卖产品从四乡土产,日用百货到各种饮食小吃,家庭用具甚至花鸟虫鱼,唐书晋画,珠玉翡翠无所不有。

    一个个身材矮小的挑货郎挑着一担担货物行走在桥上路边,穿挤在周围来来往往穿着各种服饰的人群中,一会儿弯腰论秤,一会儿跟人讨价还价,一会儿还要躲开进进出出城门的骡马车队。

    “我的个天!”骑坐在陈卿身后的陈奉见此情景先是一愣,连连尖叫好几声,恨不得立即跳下马下去看看,又一摸口袋,只得干巴巴的贴着陈卿的耳朵,讨好道:“哥,要不咱下来走走,看看有啥好东西,也给老弟带点?”

    从方才一出

    官道远远的看见集市开始,陈卿便感觉到了这家伙的异样,遂瞪了他一眼,双腿一夹马肚子,催马继续过石桥,边没好气道:“你小子想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进城再说!”

    陈奉一听顿时就像针扎破的气球般,泄气道:“哎呀哥,好容易来一回你就让我逛逛呗,咱也开开眼界,下次来又不知什么时候了”

    “你少给我装可怜啊!”陈卿打住道,“你自己说,你这一句话一路上说了多少回了。”

    “这,咱确实来一趟不容易嘛!”陈奉喃喃道。

    “那是以前,今后有你哥在王府里混,你想来就能来,只要不怕辛苦。”陈卿淡淡道。

    “真的?”陈奉瞪大眼睛道,“嘿嘿,还是我哥好,有你这句话就成,那到时候你可得支援我点,不然我来了也只能瞎看看,那多没意思。”

    “支援你?”陈卿把眼一瞪,“你小子,别是打我那点微薄收入的主意吧?我跟你说啊,我这次是来服徭役的,不是来做买卖的,我那点钱也就勉强够个温饱,你想都别想!”

    “嘿嘿嘿”陈奉看着他傻笑下,嘴巴贴到他耳边轻轻道,“哥,你有钱,别以为那点事,老弟我不知道!”

    “你知道啥,什么事?”陈卿一听这话,本能的以为伯父送他两样礼物的事情陈奉都知道了,这事本来也就不想瞒他,故而稍作镇定道,“伯父送我这两样东西,你要是看着喜欢都可以拿去,一件衣服就在我包里,至于这匹马,你骑回去就是!”

    “什,什么?”没想到陈奉一惊道,“我的个乖乖,这马不是伯父暂借你骑一下的吗,居然是送你的?还有,衣服,什么衣服?织金的还是妆花的?快拿出来给我瞅瞅。”

    原来他并不知情,不过既然话一出口,陈卿也就一五一十的说了。

    陈奉听着眼珠子越瞪越大,半晌啧啧叹道:“伯父真是太太太……太偏心了,我的个天,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可得不少银子吧,就这还再送你二十两银子,这,这也……”

    他啰嗦半天,陈卿才听出来,敢情他说的都知道了是这二十两银子的事情。

    说话间二人已走到城门口,正赶上守城官巡查,陈卿从袖中拿出户贴双手呈上,那守城官看看帖子,上面写着:

    正德四年分,一户陈琦六口,潞州潞城县民,

    男子四口,成丁两口:本身四十二岁,男长,十七岁,

    不成丁两口:男次,十五岁,男小,十四岁。

    妇女两口。大一口:妻王氏,三十七岁。

    小一口:女十八岁。

    事产:窑洞九间,瓦屋五间

    田一十九亩三分九厘八毫五系

    麦三斗五升四合一勺

    地一亩二升四厘五毫一系四忽

    麦二升四合五勺

    山三亩

    麦三升七勺

    以上田地二十三亩六分四厘三毫六系四忽

    共科麦四斗九合三勺

    共科米六斗九升

    右户贴付陈琦收执准此

    正德四年三月八日

    守城官仔细端详了下户贴又看看眼前的陈卿兄弟二人,点点头道:“哪个是要服役的?”

    陈卿赶忙上前道:“小民就是。”

    守城官打量了下他,打了个哈欠道:“恩,后生不错,早早到官府登记备案为是!”

    陈卿连忙点点头:“是是是,我这就去呢。”

    陈奉则拿出一具伯父早已备好的路引,守城官这才示意兵士将他们放行。

    进得城门,一条宽敞平直的南北大道已经呈现在他们面前。

    如果说城外繁华还显得有些杂乱吵闹的话,城内的繁华则处处透着一种秩序井然。陈卿仔细留意这城中布局,南北东西该当有两条长街,街道干净整洁,道路左侧商铺民居混杂,右侧则随处可见各种寺庙道观,祠堂园林书斋。由于整座城池都在山脚下,城内沟渠河流众多,故而各种各样的石桥也是随处可见,将宽阔的街道分割成多个厢坊里巷。

    许是正值临近中午,街上行人并不多,陈卿打听得州学在城西南导教坊,遂驱马快步直奔那里而去,边走边想着见到弟弟该如何问询这乡试之事,最主要套出他们学正大人的住处癖好。

    他心中有事,故而一路上所见各种繁华的街巷闹市全然不顾,丝毫不理会坐在身后一直干着急的陈奉。

    直到走了不知多久,到了城南,远远望见前方一座遮蔽在花红绿柳中的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才紧急勒马驻足。

    那宫殿从远处看只能看到一个个在阳光映射下闪闪发光的琉璃屋脊,高高的朱红的城墙。那琉璃屋脊看上去和一路上所见的金碧辉煌的庙宇差不多,却是越靠近就越是让人感到一种威严的气势。不用说他也能想到这城中能有这种排场的毫无疑问就只有王侯,而那琉璃屋脊所覆盖下的地方,便是他即将要开启徭役时光的沈王府了。

    “哥,你发啥愣呢?”陈奉伸手在陈卿面前晃晃道。

    “这里应该就是沈王府了吧!”陈卿小声说道。

    陈奉瞪大眼珠子朝前方看,果然看到一片仿佛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的景象,顿时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我的个乖乖,你说这沈王爷是不是有花不完的钱,住不完的房子?他这辈子肯定不愁吃喝,而且也没人敢欺负他,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你说是不是啊哥!”半晌,陈奉痴痴地问道。

    “我不知道。”陈卿淡淡的回一句,“管它作甚,他再有权势咱也只是个下人而已,跟咱有什么关系。”他说着,也不理会陈奉的啧啧感叹,把马头一掉,刻意绕开王府前的领地,拐弯穿过一条狭窄的巷子,朝旁边应该不远的州学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