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开局的太子
字体: 16 + -

第八十七章 愿者上钩

    千里之外的西部草原,此刻还是寒风刺骨,冰雪飘飘,但是大隋的长安却是春色照人。大街小巷之中,来来往往的人不计其数,街边的早点摊,赶集的小贩,买菜的妇人,奴仆也是早早的就已经行动了起来。

    “老爷,今天想要吃些什么?我好去安排。”

    在东市集比较偏的一条街道上,坐落着一户人家。这家不似其他人家,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随时随地都有人在门前候着。在他家的门前不要说是人了,就连一只看门狗都没有。

    府邸之中除了家主人外只有几个仆人和女眷而已,院落内看似整洁,但却处处都充斥着一种寒酸的意味在其中,足可见起家境并不宽裕。

    “看着办吧,我这段时间还要整理编撰隋史,这些许的小事就不用来问我了,去问夫人便是。”

    蔡邕拿着一本竹简古籍立在窗前,也不知是在观景还是在看书,对于管家所言之事显然是没有放在心上的。

    “是,老爷。”

    管家点了点头,便退了下去。但是不消一会便又回来了。

    “老爷。”

    “还有何事?”

    蔡邕这一次将竹简放了下来,看似似乎是在看着管家,但是眼中却没有一点神采,嘴唇微微的蠕动着,显然他这是在默背这卷竹简。

    “老爷,这是一个小孩给我的。说是要我交给老爷,有大事发生。”

    “大事发生?给我看看,又是谁的罪状。”

    蔡邕笑了一下,这种事情在他这里已经不只是第几次上演了。很多人为了打击政敌,都会收集一些罪状,然后交给他。想要他去当这个出头鸟,到时候成了自然能打击对方,不成也是自己得罪人。

    “嗯?曹孟德。”

    蔡邕打开书信顿时脸色一变,上面将曹操和姚苌之间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的。但是坏就坏在这些事的操作空间太大了,而且现在无论是曹操还是太子都在长安,是非黑白全凭别人一张嘴而已。

    “想要安安静静的写书都成了一桩麻烦事,备车我要去...”

    “父亲,你莫是忘了答应女儿的事情了吗?”

    蔡邕这还没动身,一个少女身着鹅黄大衣,一脸不悦的走了进来。

    这少女看似年纪不大,也就豆蔻年华。一身鹅黄大衣,看似干净,但却可见上面的浆洗痕迹,双眼明亮圆润,好似杏仁。眼角微微上翘,一头长发没有做任何的修饰就这样散在肩上,看上去有些不太合乎情理。

    “事急从权,眼下还是此事要紧,琰儿你也应当谅解一二才是。”

    “父亲当知写信之人不过是在借力打力而已,他们双方相斗父亲何苦插手其中呢?”

    蔡琰对于蔡邕这些年被各种人当枪使的事情,本就是很是不阅,现在又是如此自然是有些怒气杂合其中。

    “此事非比寻常,要是...”

    “父亲~”

    蔡琰皱了皱眉,连忙上前拉着蔡邕说道:“父亲当知,我等处境。一无权势,二无助力,眼下尚且可依仗陛下的垂青,可是父亲也当知节制才是。”

    蔡琰的脸上挂满了忧虑二字,可见她对于蔡邕这些年所做之事是甚为担忧啊。

    “你一个女娃,成天不修边幅,也就罢了,居然过问起朝堂之事了?前些日子你言隋史无人尚无人撰写极力说服我在家编撰汉隋过往史料为的就是这个?”

    蔡邕一边说着,一边挥了挥手,让还在一旁候着的管家先下去了。

    管家心领神会,一拱手便缓缓退了下去。

    见管家离开之后蔡琰这才继续说道:“还请父亲多为家中考虑才是,现下这桩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了。方才琰儿听闻此事牵扯到曹孟德,现下他就算不是太子的人,世人也皆会以为他是太子的人,父亲出面保他百害而无一利!”

    “为父做事向来如此,所为之不过是规矩二字,何时管过他是谁?”

    “但是陛下现在意思很不明确,要是父亲出面保曹操,陛下一定会以为父亲参与党争。届时不单单是以往那些被父亲参过一本的人,还有二皇子和二皇子的党羽,都将会是我们的敌人的!”

    蔡琰一脸的急切,他是真的不想蔡邕参与这件事的,实在是太危险了。

    “朝堂之事,你一个小...”

    “无外乎党同伐异而已,琰儿自幼熟读史料,历朝历代如数家珍,这等之事皆是如此。”

    蔡琰一番话居然让蔡邕有些说不出话来,蔡琰说的的确是没错的,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党同伐异无不外乎。

    “父亲要是真的插手这件事,届时难免圣心难测。陛下定会对父亲失去以往的信任,二皇子他们也一定会有所动作,当时候我们全家危以啊!”

    区区一个上谏大夫要是失去了皇帝的庇护,以往的那些对头,一定会一拥而上将他们全家都撕个粉碎的。

    “你能有这样见地,证明这你这些年的输不是白读的。为父很欣慰。”

    蔡邕眼角带着点点泪光,伸手摸了一下蔡琰的头。但是他刚将手落下去,却愣了一下。

    “这...”

    蔡邕比了比蔡琰的身高,又比了一下自己的身高惊愕地问道:“琰儿你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父亲你在说什么啊?琰儿都快要出阁了,你这是怎么...”

    “是啊,是啊,琰儿都快要出阁了。”蔡邕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随即笑道。

    “琰儿你说的很有道理。”

    父女二人之间的温情并未持续多久,蔡邕便又说道:“琰儿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为父还是要去。”

    “为何!?”

    蔡琰到是一点也不惊讶,其实她从一开始就没有觉得自己能够劝住蔡邕的。只是希望蔡邕能够想到他其实还是一个有家室的人,凡是多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人想一下就可以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现在对方都已经将钩扔下来了,我这条鱼也应该咬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