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开局的太子
字体: 16 + -

第九章 犬吠

    “哟,这不是国舅爷吗?怎么今天有空来上朝啊?”

    “国舅爷...”

    “国舅爷...”

    “杨大人好,李大人好。”

    “袁尚书,本将...”

    “解大人我们那边谈。”

    董卓今天来上朝了,这还真的是一件稀奇事。他虽是汉人且身居三品武官,但身份特殊,久居关外与羌胡等人为伍,朝中多有不喜,故而杨坚特意恩准其可以不用上朝。

    隋朝虽然立国不过十余年,但朝中派系林立,却早已是根深蒂固。各州出身的官员互为同乡,各名仕门下互为师兄弟,各自利益相同互为党羽,可谓是层出不穷。

    但是唯独凉州一地难有建树,其一便是凉州多为边关守将,朝中鲜有人脉为之响应,其二便是凉州内外羌胡混杂,朝堂上下多有不屑之人,故难以自成一脉。

    很多凉州出来的名仕,名将都会选择和其他的派系之间结为党羽,以做根基,这样一来董卓这等人,就更加难有受人待见的时候了。

    董卓自己也在尝试融入这些小圈子之中,但是每每都是无功而返,就像是现在一样,袁绍现在是户部尚书,其弟袁术也是礼部侍郎,家中更是冀州大族,在朝中有不小的地位,董卓自然也想攀谈几句。

    但是对方根本就不领情,董卓这人都到跟前了,可袁绍拉着解缙就走,丝毫不给董卓插话的机会,董卓这一脸的笑容当即便凝固在了脸上,抬起手感觉有千斤之重,可是在这文武百官的面前,董卓想要放下,却又难以放下。

    “袁尚书,还真的是不留情面啊?”

    “留什么情面啊?不过就是一个蛮夷而已。”

    “安北将军?就是一个守门的,不老老实实在军营里待着,跑这洛阳找不自在。”

    .....

    这些人看似是在私下议论,但其实从来就没有在意过董卓是不是会听到这些的,董卓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蛮夷而已。

    要只是凉州出身也就算了,但是董卓年轻的时候经常和羌胡之人厮混在一起,行为举止粗野不堪,着实是没有什么规矩,他们自然是不喜的。

    “嘎吱吱~”

    董卓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事情了,但他的心中还是一样的难以平复,这些人的话就像是一刀一刀地割在他的心上,恨得他是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君子岂可人后妄议是非,董将军即无过错,尔等自当谨慎言行才是,背后妄议,非君子之道!”

    就在董卓进退两难之时,却不曾想有人愿意站出来为他说话,这让董卓大喜过望,闻声看去。

    “蔡学士。”

    蔡邕,囯监太学二品大学士,上谏大夫,职位不高,但是权力不小,满朝上下但凡有理皆可弹劾。

    因此这几个背后非议董卓之人,面对蔡邕自然是老鼠见了猫,无言以对,唯有认怂了。

    “身为朝臣,理当为国分忧,前几日吾便已经书呈二位,要对礼部下属吏员做一些规束才是,二位既然有闲心在此非议他人,想必是已经有所成效了才对?”

    “这...”

    一时之间二人也是无言以对,他们拿什么来成效?,他们二人都是礼部郎中,怎么可能在意吏员等小事?

    “既然还未处置妥当,还请二位能够早日做好,吏员是小但他们与百姓接触最多,很多时候在百姓眼中,他们就是朝廷的形象。”

    蔡邕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二人定是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是是,蔡学士所言极是,我等一定尽快处理此事。”

    二人连忙行礼离开,要是真的被蔡邕盯上,不被烦死已经是幸运了。

    “多谢蔡学士解围。”

    董卓这个时候也上来,郑重对蔡邕行了一礼,蔡邕他还是第一天看见,但是素不相识对方便愿意为自己说话,这让董卓颇有一些他乡遇知音的感触。

    “董将军无需如此,背后非议他人本就不是君子所为,他们既然身为朝廷命官,更加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朝廷,吾作为上谏大夫,这些事情本就是分内之事。”

    蔡邕其实也不过身居正五品而已,但是一言一行,在董卓眼中却比那几个二三品的大官,更加令人敬重。

    “董将军,朝堂之上尚有一些不正之风,将军切莫在意,近来司马右相和谢左相也有意整肃朝纲,相信董将军日后不会再遇到这等不堪之事了。”

    蔡邕很和善的对董卓说道,一点也没有在意董卓是不是一个粗野之人,能不能明白他的意思,这些诸如此类。

    “多谢。”

    董卓在此对蔡邕一拱手,他是真的感激蔡邕能够在这种时候站出来仗义执言,不管是不是职责所在,这样的做法就像董卓很是感激。

    “职责所在而已,其实董将军,也无需在这么多的。是人总会污言秽语的时候,将军若是听得了,全做犬吠而已便可。”

    “这...人说话怎么可能和狗叫是一个道理啊?”

    “犬吠,人心中在恼也不至于与犬争口舌之利,但人言,话不投机半句便是一场论战。将军军旅之人,论则必不如也,若恼之以兵戈胁迫,更落人口舌,故而将军皆做犬吠便是。”

    “哼!”

    四周之人多数方才都有笑话董卓,这一下蔡邕可谓是得罪了不少人,不少人都是拂袖而去可见他们心中怒气。

    “这...我是不是让蔡学士难做...”

    “无妨,若无一点容人之量,若无一颗无私之心,陛下钦点的这上谏大夫可就名不副实了。”

    蔡邕微微一笑,对于这些事情早已是司空见惯,无所谓了的。

    “将军多做思量,有些事听听也就算了,他人如何看那是他人的事情,自己如何做那是自己的事情。人言可畏,然心若无惧,何畏之有?”蔡邕对着董卓行了一礼,随即便转身进了问心殿内,路上还说教了一个官员。

    “多谢。”

    董卓凝视了一阵后,对着蔡邕的背影一拱手,随后也进了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