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隋唐当佞臣
字体: 16 + -

第二卷_119、和亲

    丁坤并不清楚,由于自己这只亚马逊流域的蝴蝶扇动了一次翅膀,使得原本发生在贞观初年的突厥入侵,足足提前了十几年。

    始毕可汗主政期间,正值中原大乱,避祸的汉人大多逃入突厥。当时突厥国力强盛,东起契丹、室韦,西至吐谷浑、高昌,各国尽皆臣服于突厥;中原割据势力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都向始毕可汗称臣,接受汗廷的册封。始毕可汗拥有精兵近百万,兵力之强盛实属空前。

    当他正喜滋滋地和阿兰、翟玉娘,享受他亲手烹制的美酒佳肴时,亲兵忽然来报,有位自称突厥公主的女子,在官衙外求见。

    突厥公主?!

    阿兰、翟玉娘一齐警觉的怒视着他,那神情分明是在说,你什么时候搭上她的?

    艹!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丁坤吓得一缩脖子,忙不迭解释:“冤枉,天大的冤枉!我压根不认识什么突厥公主,谁晓得她是从哪个石头缝蹦出来的?”

    “哼!信你才怪。”

    翟玉娘瞪了他一眼,回头吩咐早已吓傻了的亲兵,说:“你去请她进来,我倒要见识见识,这位公主的倾国倾城之色。”

    少顷,只见一位身材矫健的草原女子,率领四位护卫,大大咧咧走了进来,她皮肤稍黑,但长相十分耐看,眉宇间的神情与杨非儿十分相似。

    女子一眼看见丁坤,微微一怔,突然又一阵娇笑:“嘻嘻,你就是丁坤?长的不怎么样嘛,和我想像中差得太远了。”

    噗嗤!阿兰、翟玉娘掩口失笑,心想草原上的女子果然天性纯真、毫无心机,两女不觉对她暗生好感。

    我靠!头次见面有这么跟人打招呼的吗?丁坤老脸一红,暗忖:我的长相有那么不济吗?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丁坤问。

    “我叫阿史娜,始毕可汗是我的父罕,义成公主是我的可敦。”说完,女子一屁股坐在桌前,回首对护卫们说:“你们且去外边等侯。”

    丁坤见状一抬手吩咐亲兵,在偏房设宴款待他们,待他回过头时,吃惊地发现,阿史娜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双筷子,也不用人礼让,自顾的吃喝起来。

    “嗯,肉质肥而不腻,而且色泽鲜艳,这道是什么菜?唔……,这酒居然是红色的,尝起来有股水果味,而且后劲十足,啧啧,你们这些汉人真受享受。”

    翟玉娘、阿兰面面相觑,强忍着笑意,丁坤则目瞪口呆,心想这姑娘一点也不认生,天生自来熟。

    “那个菜名叫红烧肉,是我亲手养的猪宝宝的肉所做,哎,可惜没有白糖,只能用蜂蜜来代替,否则味道会更妙。”丁坤很臭屁的显摆

    道。

    猪宝宝?阿史娜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心想这人说话可真有趣。

    “骗人!”她一翻白眼,撇撇嘴说:“想不到你还藏私,猪肉又腥又臊,怎么可能做的如此好吃?就连我们汗廷的厨子也没这手艺。”

    “看看,说你没见过世面吧,那么厨子怎能和我比?”丁坤越发得意,一捏鼻子嘚瑟道:“因为我炒菜用的精盐,调料则用的是八角、花椒、桂皮、白芷……,这里面学问太深,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这家伙居然用药材作调料,难怪自己的饭菜做不出他那种味道?阿兰闻言狠狠瞪了他一眼。

    “精盐……”阿史娜喃喃自语道,忽然眼前一亮,抓住丁坤的衣袖央求说:“精盐是什么样,让我瞧瞧行吗?”

    “这有何难?”说完,丁坤吩咐外面的亲兵,去厨房拿碗精盐来。

    哇……,这盐精莹雪白,好像草原上冬天的白雪。

    望着亲兵奉上的精盐,阿史娜情不自禁地用舌尖舔了一下,味道真咸!没有一丝苦味,比自己平日所用的发黄的粗盐,强上何止十倍百倍。想不到中原人的生活那么好,居然可以天天吃上这么好的盐……

    “丁坤,哪里可以买到精盐?”

    “噢,据我所知精盐乃长安合作社特产,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长安合作社?我想见见他们的头领,你能帮我引见引见吗?”

    “唔……,这个嘛,只怕不容易,听说他们的头领很忙。”

    听到这里,性急的翟玉娘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拉住阿史娜的手,笑道:“妹妹,切莫再听他胡勒勒,其实他就是合作社的头领。”

    “是吗?”阿史娜疑惑地盯着丁坤,问:“你为什么要骗我?”

    得,又被自己人拆穿了!丁坤讪讪地一笑,说:“其实我也不想骗你,因为……精盐炼制不易,合作社所产也仅够我们自己所用……”

    “胡说……”心直口快的翟玉娘一急,当时又要戳穿丁坤的慌话,但却被他悄悄使了个眼前止住。

    “我知道精盐贵重。”阿史娜丝毫没有留意,自顾地说:“价钱由你开,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噢?这倒是个意外收获,丁坤眼前一亮,如果能用精盐换突厥的马匹,那可解了目前燃眉之急,当然,如果能用果酒再换点牛、羊,那就更妙不可言了。

    “姑娘,除了精盐,你们就不再需要点什么?比方说果酒、烈酒什么的?”

    “太好了!草原冬天十分寒冷,你的酒一定会大受欢迎。”

    难怪今天一大早喜鹊在树上叫,不想竟遇上这好事,丁坤心中狂喜,连忙趁热打铁地说:“痛快!那咱们说定了,互通有无,合作社用

    酒和精盐交换你们的马匹、牛羊。”

    “太好了!我回去后,一定说服父罕和你签订协约。”阿史娜欢呼道。

    至此,阿兰、翟玉娘方才恍然大悟,兜了半天圈子,原来阿坤是在打突厥人马匹的主意,这家伙太精了。如果李靖、徐茂公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乐坏。

    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了战马,又何俱李世民的玄甲军?丁坤笑道:“姑娘回草原时,我会上书代王殿下,派遣一支使团与你同行,能否签订协约,还赖你多多周旋。”

    “放心,我一定尽力竭力。”

    用罢饭菜,丁坤命人奉上茶,阿史娜这才忽然想起了可敦密派自己来中原的来意,便把父罕与李渊、刘武周之的密谋,以及密遣康鞘利陈兵关中诸事合盘托出。

    丁坤闻言心中狂震,看来自己还是大意了,怎么把始毕可汗这么举足轻重的势力给忽略了,这家伙要比自己想像中精明狡诈何止十倍百倍,突厥骑兵的战斗力自不用说,单凭长安城一万多步骑能守得往城池吗?况且卫文的火器营又身在中原,刘武周又蠢蠢欲动……

    他自问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这些枭雄们对抗,所以要反复权衡,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安顿好阿史娜一行人后,丁坤依旧心乱如麻,所以决定去找徐茂公聊聊。

    “没料到形势如此纷杂。”听完丁坤的叙述后,徐茂公喟然长叹:“这种事不比两军对垒,原非我所长,说实话我也束手无策。”顿了顿,话锋一转又说:“不过有个人一定能帮到你。”

    “是何人?”丁坤闻言又惊又喜。

    “魏征,除了他我再也想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人选。”

    对啊!我怎么把这么个治世良才给忘到脑后去了,丁坤如梦初醒道:“该死该死,多谢徐兄提醒,让他待在合作社太屈才了,我这就派人请他来潼关,替我谋划大局。”

    虚怀若谷、善纳谏言,嗯!丁贤弟越来越有将帅之风了,徐茂公点头喑赞,又出言提醒说:“贤弟传言时,务必言词肯切一些,这个老倔头很好面子。”

    “多谢徐兄,愚弟准备上书代王,保举他为三品军师。”丁坤长作一揖道。

    …………

    三日后,前去传话的亲兵回来了,还带回了魏征的回信,亲兵代传魏征的原话是:多谢丁将军提携之恩,他就不来潼关了,因为合作社的事务太多,他根本无睱脱身,不过将军所要的破局之策,全在这封信中。

    丁坤连忙拆开书信,展开一瞧,登时愣住了,只见信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和亲!

    这老倔头在打什么哑谜?丁坤呆呆地将书信递给徐茂公,心

    中一阵疑惑,他这唱的是哪一出?自己身边已有杨非儿、阿兰、翟玉娘等好几位红颜知己,倘若再加上个阿史娜,岂非会乱成一锅粥?

    和亲二字映入眼帘,徐茂公顿时心头一震,暗赞:不愧是魏征,也只有他能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

    当他回头一瞧愁容满面的丁坤时,差点哑然失笑,呵呵,看来阿坤是会错意了,毕竟代王殿下尚缺位王妃啊。

    “贤弟为何愁眉不展?”徐茂公忍不住出言打趣道:“呵呵,难道你对代王娶妃有意见吗?”

    代王?!

    丁坤猛然回过味儿来,魏征原来是说让代王迎娶突厥公主为妃!看来自己是自作多情了,他不得不承认魏征这招太高明了。

    “贤弟,莫非你另有妙计?”

    看着满脸玩味之色的徐茂公,丁坤一张老脸不禁羞得通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