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隋唐当佞臣
字体: 16 + -

第二卷_117、虎视洛阳

    “他娘的,真累啊!”

    不知打啥时起,这句国骂成了宇文化及的口头禅,望着大哥憔悴而又猥琐的神情,宇文成都不禁气不打一处来。不就是个萧美娘,至于把自己迷成这样儿吗?

    宇文化及的人马行进到徐州时,由于水路不通,他又下令掠夺当地的牛车2000辆,把宫女珍宝共同装车;他的戈甲兵器,也让兵士背着。由于道路遥远,人困马乏,三军将士怨声载道。大臣赵竹枢和大将陈伯图等都先后打算杀掉宇文化及,又都因为谋划不周,而被宇文化及所杀。

    而他依然迷恋萧美娘和宫女们的美色,荒怠军政大事,得过且过,就这么一个货,宇文家族迟早会败在他手里,他娘的!自己堂堂纵横天下的天宝大将,怎么摊上这么一位无才无德的草包大哥?

    “大哥,依愚弟之见,不如把那些宫女和珍宝,统统分给将校士卒们,最近军营中怨声四起,那些光棍们眼馋的厉害。”宇文成都劝道:“稳住军心是当务之急。”

    他娘的,心真累!宇文化及皱眉心中迟疑,要早知道领头儿造反是这么麻烦,当初不如带兵投奔阿坤,在他底下干个副手,倒也来的爽利,起码不用操这么些闲心,想当初和他合伙做生意是何等轻松快活。

    不过,真要把那些娇滴滴的美人儿,分给那些糙人,的确有些暴殄天物,作孽呀!想想都觉得肉疼。

    “四弟,能不能打个商量?”他一欠身贼兮兮地说:“给五品以上的将军每人分一个宫女,至于你可以多分几个,你总得给后宫留几个,伺候我的人吧。”

    没治了!这家伙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能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要改掉他这抠搜的毛病,还得慢慢来。

    “大哥,先撇开那些宫女不谈。”退而求其次,宇文成都无奈地说:“士卒们有好几个月没关饷了,你是不是先拿出些珍宝应个急?”

    他娘的,又得花钱了!宇文化及嘴里只觉一阵苦涩,心里一阵肉疼,但是饷银又不能不发……。

    “四弟,咱们不如再打个商量。”宇文化及搔搔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看,我手里也不富裕,不如……不如先发一……个月饷银如何?”顿了顿,又说:“至于所欠饷银,待拿下瓦岗寨之后,到时我保证足额发放。”

    “……………”宇文成都脑中一阵眩晕,无可奈何地一叹,没法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看来大哥这个抠三儿的本性,是改不掉了。

    ………………

    大业十四年十一月,瓦岗寨聚义大厅。

    李密、翟让脸色阴沉地端坐上首,王伯当、谢映登等人陪着小心坐在下首,等待着头领示下。

    摆在瓦岗军面

    前有两道难题:其一、由于骁果军多为关中人,思念家乡,宇文化及帅骁果十万人西归,李密的地盘是宇文化及必经之地,宇文要想西行,与李密一战在所难免。

    这支悍军走到洛阳东边的滑台(今滑县)时,军粮吃尽,就向瓦岗军占领的黎阳粮仓发起攻击,于是就和前来营救的李密大军在淇水两岸摆开了战场。

    其二、留守洛阳的皇孙越王杨侗在炀帝被弑后,已即帝位改元皇泰。皇泰帝为了坐收渔翁之利,就派人招降李密,让李密全力攻打宇文化及的骁果军。

    这下问题来了,如果奉诏受降,难免会被瓦岗众兄弟和天下群豪鄙视;如果拒绝招安,李密又担心受到宇文化及和洛阳官兵的两面夹击。

    事关存亡大计,当李密合盘托出瓦岗军面临的险峻形势时,翟让和其他头领都沉默了,因为事关大局,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望着束手无策、一脸茫然的翟让、翟弘兄弟俩,李密不由暗自哂笑,真是一群胸无点墨的酒囊饭袋之徒,你也就只配当个副手,义军若无我李密掌舵,迟早会败在这群草包手中。

    由于形势所迫,向洛阳投诚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不过现在更应该担心的是,太原的李渊和长安的丁坤,据细作来报,李渊已在太原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大有东袭之势。而丁坤更可恶,居然派裴行俨、卫文率军三千,出潼关兵锋直指中原,俨然一副黄雀在后之势,只待自己和宇文化及恶战之后,趁机占地盘、捞油水。

    嘿!其心可诛。

    李密在愤怒之余,却不得不叹服丁坤的狡诈,因为换作是自己,恐怕也会这么做。

    什么窦建德、王世充、李渊、历山飞?这些不可一世的枭雄,在我李密眼中不过是一群无能之辈,唯一能令我头疼的,也仅一个丁坤而已,因为战无不胜的瓦岗义军,已败于他手下两次。耻辱啊!枉读了十几年兵书,每每想及此处,李密不觉一阵脸红。

    …………

    “贤弟,我真想不通,你为何要出兵,相助李密那厮?”

    在徐茂公眼中,李密不仅是一只阴狠狡诈的独狼,而且是长安军将来最大的劲敌。所以当丁坤派裴、卫二将出征中原,监视洛阳王世充的动向时,他不由疑惑了。

    一言落地,久经战阵的老将屈突通,也不解地看着丁坤。

    丁坤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因为他已提前预知,宇文化及和李密童山之战的结果,但是由于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出现,已打乱了原有的历史轨迹,他不想让李密、王世充任何一家,在中原坐大,这两人是阻止李渊东进的棋子,也只有让李渊、李密、王世充三方在中原纠缠,才能给关中休养生息赢得

    宝贵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派裴行俨、卫文领兵震慑王世充这记妙着,是多么划算了。

    “战争中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丁坤一欠身,神秘地一笑说:“徐兄,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吗?孙刘可以结盟拒曹,同样孙曹也可结盟拒刘……”

    是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徐茂公恍然大悟,他不由钦佩地望向丁坤,心想自己这位小兄弟越来越精明了,仅派出区区三千人马,就能从敌方混战中获取恁大好处,嘿嘿!这小子真不愧是个奸商。

    哈!屈突通终于回过味来,开怀大笑道:“妙!丁将军此计高明,就像我们老家的渔夫,用鱼鹰捕鱼一样,咱们不用费多大力气,可却不少捕鱼。”

    呃……,丁坤一怔,搔搔头不好意思地说:“这个这个……,老将军真是快人快语。”

    哈哈哈!三人会心地纵声大笑,官衙内温暖如春。

    ………………

    长安城驿馆内。

    李玄霸手捧二哥的书信,在烛光下,原本没有血色的脸越发显得苍白。他端起香甜的银耳莲子羹轻啜一口,嘴里却尽是说不出的苦涩。

    这两天血痰越来越多,头脑也总是昏昏沉沉,看来上天留给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一定要抓紧最后的时间,替李家做些什么。

    望着昏黄的烛光,他的眼睛有些模糊了,是呀,二哥言之有理,如今宇文化及和李密大战在即,此时正是李家起兵东进洛阳的良机,但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个丁坤又横插了一杠子,他居然派兵虎视洛阳?

    咝,他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呵呵,二哥揣测他是想趁火打劫,趁机扩大地盘。不过依我看未必,这家伙是个典型的无利不起早的奸商,要攻占洛阳绝不会只派区区三千人马,就算长安军再能打,那王世充也不是纸糊的。

    丁坤一定还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玄霸揉揉眼,又仔细看了遍书信,皱眉沉思起来,他为何要反对代王杨侑称帝?为何赖在潼关不肯回长安?又为何从长安调兵,加强潼关的防守……

    嘶!李玄霸心中猛然一惊,细想丁坤前后所作所为,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防止李家进驻关中,他是有预谋地把李家一步步逼向洛阳,让李家与王世充、窦建德、李密在中原混战,而他却关起门来闷声发大财!

    用心何其歹毒也!

    想到这里,他连忙吩咐道:“来人哪!笔墨伺候,本公子要给二哥写封书信,务必快马加鞭连夜送出城去。”……

    ………………

    两日后,太原李府后宅大堂。

    李渊接过李世民递过来的书信,匆匆看完

    ,眉头紧皱,只觉手脚冰凉,良久默然不语。

    李建成见状心中疑惑,连忙上前,拿起书信细读,嘶……,好歹毒的奸计,幸亏四弟心思缜密,及时识破了丁坤的用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世民,关于这封信你怎么看?”李渊缓缓地问。

    李世民沉吟片刻,毅然抬头说:“父亲,依孩儿愚见,咱们不妨将计就计,即刻出兵洛阳勤王。”

    “噢?”李渊奇道:“此话怎讲?”

    一言落地,李建成也疑惑地皱眉望向二弟。

    “回禀父亲。”李世民拱手说:“此乃大势所趋,丁坤在关中势大,已不可图,咱们如果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洛阳迟早会落入他人之手,到时恐追悔莫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