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隋唐当佞臣
字体: 16 + -

第一卷_59、初赛

    看着宇文化及贴出的初赛规则公告,宇文成都几乎要暴走。丁坤这小子是变着法的搂钱,成心和自己过不去。

    公告上红纸黑字的写着:此次选拔比赛,秉承圣上的旨意,择世家子弟中贤达者。初赛拟考核行军、布阵、扎营、粮草供给等军事常识,为体现比赛的公正,特请德高望重的朝中名宿来护儿、宇文述、裴仁基担任评委,评委对参赛选手逐一打分,最终以平均成绩优异者为参加复赛的人选……

    卑鄙!宇文成都心中暗道,行军、布阵、扎营等考试内容,在《纪效新书》上都有记载,这小子摆明了是高价兜售兵书。

    果然,宇文化及嘿嘿一笑,向看公告的众人说:“各位,丁将军的新版《纪效新书》,在大赛筹备处有售,欢迎各位购买。”

    宇文成都鄙夷地看了兄长一眼,喑自腹诽,好一对见钱眼开的奸商。

    其余世家子闻言纷纷上前,七嘴八舌地问:“宇文大人,一本多少钱?我们一人来一本。”……

    “嘿嘿,不贵不贵。”宇文化及眯眼笑着涚:“一本只要三十两。”

    宇文成都大吃一惊,三十两!比抢钱还来得容易。

    “太贵了,大人能便宜点吗?”

    “就是,还未进考场,便搭进去了八十两。”……

    世家子弟顿时不满地嘟嚷起来。

    “哼!三十两还嫌贵?实话告诉你们,存货不多,过了今天还没处买呢。”宇文化及骄傲地扬起头,斜睨着众人,摆出一幅爱买不卖的嘴脸。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看样子考题一定在这本书里,如果不买,初赛这第一关就过不了。

    “让开,你们不买麻烦给让条道。”一位世家子弟上前,掏出银子放在桌上,大喇喇地说:“大人,这是六十两,给我来两本。”

    其余众人一瞧,顿时不干了,一窝蜂涌了过去,围着宇文化及嚷嚷道:“给我也来一本。”

    “别挤别挤,我也要一本。”……

    宇文成都偷偷看了一下,参赛的人数,足有一百多人,嘶……,这么一转眼功夫,这俩奸商就搂了三千多两!

    驿馆。

    望着几口装满银锭木箱,宇文化及得意扶了扶腰带,冲丁坤挑挑眉,说:“怎么样?”

    “太棒了!”丁坤兴奋地叫道:“这下长安那十几万流民的改厕资金有着落了。”

    “等等!”

    宇文化及一惊,连忙问:“阿坤,你不会是要用这些银子,去给那些穷棒子修茅厕吧?”

    “纠正一下,是借给他们,有利息。”丁坤老神在在地说。

    一听利息二字,宇文化及脸色稍缓,犹自不解的问:“阿坤,你这个想法有些不造谱,谁不会盖茅厕?估计没有傻子找你贷款。”

    “早料到你会这么想。”丁坤狡黠地一笑,从袖中掏出一张图纸,说:“看看这是什么?”

    “快给我瞧瞧。”宇文化及一把抓过图纸,发现图上画着一个方坑,下方用一个u型管连着一个大瓮,结构很简单,心中十分好奇,便问:“一般般嘛,我没看出你这个茅厕和马桶有什么分别,奇怪?这根管干吗用?”

    “老兄你一下便瞧出了关键所在。”丁坤一挑大拇哥赞道:“这是个简易的冲水马桶,用水冲去秽物,清水便会停留在u型管两头,封往臭气,既干净又清爽,如厕时就不会再被臭气熏着了。”

    宇文化及闻言眼前一亮,脑中浮现出小妾老是抱怨府中茅厕太臭的面容,登时点头笑着说:“不错,可以先在我家修几个试试。”

    “对嘛,所谓上行下效。”丁坤赞许地看着他说:“先在官吏和士绅家推广这种茅厕,估计用不了多久,在长安的普通百姓家就会普及。”

    至此,宇文化及恍然大悟,指着图纸问:“我终于明白了,这蹲坑和大瓮都是粗陶吧?你想建陶窑赚大家伙的钱?”

    “不仅如此!”丁坤负手望着窗外,说:“我还打算建个生产卫生纸的作坊,宇文兄!用竹片擦屁股,这感觉太不爽了。”

    “什么叫卫生纸?”宇文化及又忍不住地问。

    …………

    有了更宏伟的理想,宇文化及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干起活更加卖力了,他按照丁坤的设计,把赛场打造成类似后世“华夏好声音”的舞台模式,选手站在台上,独自面对四位考官和现场的观众。

    为了保障首场初赛一炮而红,丁坤还专门写了首新歌《沧海一声笑》,届时将由他亲自上台演唱,并由洛阳城青楼公认的四大花魁伴舞。

    消息一出,举城哗然。初赛的门票一售而空,就连皇帝杨广也忍不住好奇,要亲临现场观看。

    紧张筹备半个月后,初赛终于开始了。杨广身着便装坐在观众席里,吃惊发现丁坤雄赳赳地来到台上,身后还跟着四名国色天香的花魁。

    “咚!”

    只见丁坤轻轻敲响战鼓,开口唱道:“沧海一声笑,淘淘两岸潮,浮尘随浪,只记今朝。”

    杨广闻声浑身一震,这时候他的心情处于最低谷,每天都被各地起义反叛的消息包围着,和戴着面具的大臣们周旋。

    他多想独自一个人躲在,舒服的角落里,品上几杯佳酿,让所有悲伤、愤怒、恐惧都消失的干干净净——“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眼含热泪,跟着节奏反复低吟,整个赛场仿佛只剩下自己,多么希望自己能放下所有的牵挂,一个人去泛舟江南——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杨广定定地看着丁坤,眼中渐渐幻化出《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形象。

    难道他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治国良臣?

    渐渐地,他看见天空蓝了,树叶也绿了,终于可以自由的呼吸。

    现场所有人,都跟一起哼唱,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

    一曲唱罢,侍立在皇帝身边的宇文成都忍不住,长吁一声,除了武功,丁坤之才十倍于我。

    “成都……”杨广轻轻叫了一声。

    “微臣在。”宇文成都连忙低下头,杨广在他耳边轻轻嘱咐了几句,宇文成都不住点头会意。

    过了片刻,宇文成都大步流星地走上舞台,向四周一报拳,朗声说道:“皇上有旨,丁坤德才兼备,有大功于社禝,今又不辞辛劳为国选才,特赏五十万金。”

    “皇上万岁!”

    众人一起叩拜,心中却暗暗纳罕,丁坤的运气好得太离谱了,连唱首小曲,都能得到皇帝的赏赐,不由对他更加羡慕。

    经过这么一出,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卫文从宇文化及手里拿过1号号码牌,浑身激动的乱颤:我叫卫文,父亲是名震天下的刑部尚书卫玄,他一个文弱书生,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逆境下,独自扺抗杨玄感十万大军数月,生生地把他拖垮,为大隋立下了不世之功,作为他的小儿子,我很骄傲,我一定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拜在心仪的丁将军门下!

    胡思乱想之间,卫文惴惴不安地站上舞台,神情十分安。

    “这是我儿子!”

    看见卫文上台,卫玄兴奋地向身边的人,连声介绍道。

    “1号选手,不要紧张,向大伙介绍一下自己。”丁坤在评委席里,出言安慰道……。

    卫文介绍完自己,担任评委的宇文述一笑,首先发问:“卫文,老夫问你,给你一个北疆小县,你将如何解决外患和粮秣的问题?”

    来护儿、裴仁基闻言一怔,心中俱道,人言宇文述气量狭小、睚眦必报,不想竟果然如此,他和卫玄不对付,一上竟出此难题为难他儿子。

    卫玄见状也不由深蹙双眉,面上一片犹虑。丁坤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哪料卫文轻轻一笑,淡淡地说:“回大人的话,其实很简单,变募兵制为府兵制,收扰流民为其提供良田,就像丁将军一样,建一个长安合作社……”

    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义务兵役制度,府兵们平时在家务农,有空闲就训练下,到了要打仗或者服役的时候就自己带上武器粮食赶到集合地点去参加战争!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内

    实行的都是这种制度!

    杨广闻言点点头,心中暗道,不愧是卫玄的儿子,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丁坤则微微一笑,不置不词。

    “哼,书生之见,不知所谓!”宇文述冷哼了一句。

    旁边性情耿直的来护儿一听,顿时不干了,他回头瞅着宇文述问:“宇文大人!此子深得丁坤用兵之精髓,老夫以为他的回答正中要害,你何出此言?”

    裴仁基也点点头,说:“嗯,此子不俗!”

    宇文述没理会两人,反而似笑非笑地看着丁坤,问:“丁将军,此子用你的办法回答问题,依你看他如何?毕竟这次你是主考。”

    老狐狸!丁坤暗骂一句,这老家伙摆明是要看自己的笑话,行!你既然做初一,我便来十五,卫文这个徒弟我还收定了。

    想到这里,丁坤光棍地一笑,说:“用我的兵法也没什么不好,依我看卫文十分优秀,不用参加复赛,可以直接进入最后的决赛。”

    宇文述闻言老脸立刻变得漆黒,讪讪地转过脸去。卫文见状欢呼一声,这份惊喜来得太及时了,幸亏自己和父亲这几天一直研究丁坤的施政用兵方略,功夫果然没有白下。

    想到这里,他朝台下的丁坤深施一礼,说:“谢将军垂青,若以后幸得列入将军门墙,卫文会鞍前马后,以报将军知遇之恩。”

    “越来越有意思了。”杨广颔首笑道。

    丁坤正欲说话,不料卫玄突然在观众席里大声笑道:“丁将军慧眼识才,真乃当世伯乐,老夫钦佩不已。”言罢,竟朝丁坤一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