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隋唐当佞臣
字体: 16 + -

第一卷_55、找条后路

    自远征高丽以来,大隋王朝就面临两个问题,首先就是兵源和粮草,用以战争的巨额消耗。

    第二个问题当然是怎样扑灭各地的反叛势力,为朝廷赢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呵呵,攘外必先安内。

    第一个问题被各地如狼似虎、横征暴殓的官员勉强解决了。

    第二个问题则是由第一个问题直接引发,根本无法解决,那些来自百姓的怒火,快要把朝廷这口巨鼎煮沸,官逼民反,各地百姓纷纷接竿而起,以致于地方官员都变成了,疲于奔命的灭火队员。

    面对朝廷重臣杨玄感的突然举兵反叛,几乎所有大臣都陷入沉默,进入冬眠状态。

    大隋号这艘巨轮,仿佛此刻正在进入沉没前的倒计时,各股势力交错,暗流涌动。

    所有人都思考着退路,争相向操纵着天下势力的各大门阀递送投名状。

    在洛阳的皇宫内,萧皇后和宇文述两人均眉头大皱,看着身边的满脸稚气的越王杨侗。萧皇后不禁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

    宇文述偷偷瞄了一眼,这位御阶上的大隋第一美女,心中暗赞,此女秀外慧中,不愧是当朝皇后。

    “宇文大人,长安的情形如何?”

    一阵婉转悠扬、似水如歌的声音飘入耳际,宇文述慌忙敛住心神,一拱手毕恭毕敬地答道:“回娘娘的话,丁坤辅佐代王殿下,还算尽心竭力,前些日子他派兵剿灭了瓦岗匪患,又及时让李世民出兵雁门关,解了突厥围困陛下之危局。”顿了顿,一笑又说:“呵呵,听说最近他搞了一个什么合作社,安置了不少流民。这家伙精明的很,一顿忽悠让我那傻儿子,拿出了一千多顷良田。”

    “噗嗤!”

    萧皇后禁不住一乐,丁坤那狡猾、市侩的嘴脸又浮现在眼前,这小子真争气,比那些整日只会打嘴泡的大臣们强多了,危难之际还得靠这个年轻人,自己替女儿选的这位女婿,总算没看走眼。

    “宇文大人,其实令公子和丁坤,这两位陛下的女婿都不错。”萧皇后笑着说:“本宫定会让陛下,重重地褒奖他们一番。”

    “谢娘娘!”宇文述起身深施一礼。

    …………

    杨广幽远空洞的凝视着殿外。

    朝廷不曾亏待过颉利可汗半分,每年盐、茶、丝绸不断的赏赐,甚至还把一位公主赐婚给他做阏氏,但这群草原上的白眼狼,说翻脸就翻脸,事先没有一点征兆,搞得自己十分狼狈、颜面无存。

    御阶下的十二位重臣耐心地等候着他,无论是谁,均不敢打搅他的静默和思路。

    鱼俱罗、裴仁基、来护儿、辛世雄、麦铁杖、杨义臣等等,这十二个人代表了大隋的朝廷精英,个个文可兴邦武可定国。

    杨广把眼光收回来,环视

    诸人,微微一笑道:“好了!现在议议如何对付突厥人。”

    神情冰冷,但骨子里却一腔热血的鱼俱罗冷冷地说:“老臣想提醒陛下,现在营中将士斗志皆无,如果想击退外敌,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援军,在外围重创突厥人,鼓舞军心。”

    两朝老将来护儿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鱼将军所言深得兵法之要害,朝廷大军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否则冒然出城迎战,定会一触即溃。”

    杨广闻言眉头紧锁,来回踱了数步,问:“让李世民带来的五千骁果敢出城一战,如何?”

    裴仁基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骁果敢虽然善战,但五千对十万,毕竟实力太过悬殊,胜算不大。”

    杨广闻言为之气结,悻悻地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妥。你们倒是拿出个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不能让朕下旨,让丁坤倾长安城之兵力前来救驾吧?”

    鱼俱罗、来护儿、裴仁基三人面上一红,尴尬地低下了头。

    一股悲愤之情充斥杨广胸中,他忍不住想仰天长啸,这些重臣都是吃干饭的吗?总不把大隋的安危,全寄托在丁坤这个毛头小子肩上。

    大殿的气氛瞬间凝固,十二位重臣全都鼻问口、口问心,做老僧入定状,大气也不敢出。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殿内静得让人窒息……

    “轰——,隆隆——”

    城外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喊杀声。紧接着萧芳滿面惊喜、连滚带爬地冲进殿,根本顾不上什么礼仪,神色激动地大喊:“皇上皇上!快去城上看看,突厥的军营被炸开花了,简直乱成一锅粥。”

    杨广闻讯惊喜万分,连忙问:“萧芳你瞧清楚了吗?是何方人马进攻突厥大营?”

    萧芳挠挠头,说:“黑黑一片玄甲,不知是谁的队伍,不过旗帜上写了一个庞字。”

    庞虎!一定丁坤派他协助李世民劫营来了,裴仁基眼前一亮,连忙对杨广说:“陛下!是丁坤又派兵增援来了,快!快让李世民率军出城迎敌。”

    鱼俱罗、来护儿见状兴奋莫名,全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杨广正欲按裴仁基的意思下旨,萧芳却笑着插话说:“裴大人,李世民一听见城外的动静,拦都拦不住,早就带着那五千骁果敢冲出城去了。”

    杨广嘿地一声,笑着说:“世民跟着丁坤,学得越来越胆大了,居然不奉号令,擅自出城。”

    来护儿闻言,连忙劝道:“陛下万勿生气,有丁坤和李世民这样优秀的年轻将领,大隋江山永固矣。”

    “朕只是说说而已。”杨广笑着说:“呵呵,他们就是朕的孔明和赵云,要重赏还来不及,怎能怪罪?”

    鱼俱罗心中暗笑,陛下对他们的评价也太高了,当

    下一拱手说:“陛下,多说无益,还是一起上城观战要紧。”

    “对对对!众卿都随朕去观战。”

    …………

    鱼俱罗、来护儿吃惊地发现,城下的骁果敢进退有序,三五成群地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或扰敌或突刺,配合十分默契,在敌阵中犹如虎入羊群一般。

    只见庞虎刚拿出一只炸药包,对面一个突厥士兵便纵马向他扑来,然而他身边的狼筅手,用狼筅一扫突厥士兵的面门,突厥士兵回刀格挡,另一名长枪手趁机刺穿他的胸膛,然后庞虎点燃炸药包扔向敌群,轰隆一声,数名突厥士兵惨叫着被炸飞,这一幕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此将是何人?”杨广一指庞虎,神色激动地问。

    “回陛下!”裴仁基一拱手笑着说:“他便是庞虎,丁坤手下的一名偏将。”

    “呵呵,果然人如其名,如下山老虎一般。”杨广大笑着说:“丁坤这小子真让朕刮目相看,仅仅他手下的一名偏将,便能将称雄草原的突厥铁骑,打得人仰马翻。”

    鱼俱罗、来护儿两人闻言一阵脸红,不约而同地拱手说:“陛下,我等愿率大军出城,助庞虎将军一臂之力。”

    裴仁基一愣,连忙也说:“陛下,老臣也请战。”

    眼见突厥军败局己定,杨广龙颜大悦,纵声大笑道:“好好好,除去文官,所有武将都出城杀敌,记住!不要让任何一名突厥士卒逃脱,朕要全歼来犯之敌,让突厥可汗三十年不敢再觊觎中原。”

    “吾皇圣明!”城上众臣慨然齐声应道。

    …………

    叛军大营。

    杨玄感一脚踹翻报讯的斥候,心胆俱裂,十万突厥铁骑,居然在一夜之间,被丁坤派去的援军和朝廷大军,消灭的干干净净,更可笑的是,李密竟然还建议自己,放弃洛阳转攻长安。

    这简直是寿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李密心中莫名地悲哀,枉顾自己对杨玄感一片忠心,他多疑、固执实非名主,如果劳师远征去进攻洛阳,先不说能否打败老奸巨滑的宇文述,就算勉强攻下城池,一无粮草、二无援军,洛阳想守也守不住。

    进攻长安就大不一样,虽说丁坤手下的骁果敢英勇善战、天下无敌,但他再能打也就一万多人,如果不计代价猛攻,应该可以拿下。加上关中是四塞之地,外部的山川河流是天然的屏障,拿下关中后,可趁机派兵袭取蒲仓,为大军提供足够的粮草……

    这么浅显的道理,自己跟他讲了快一个时辰,嘴唇都快磨破了,但杨玄感仍是高深莫测地一笑,不置一词。哎……,真令人心寒!

    看样子,得给自己找条后路了,跟着他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想到这里,李密

    无奈地一笑,拱手向杨玄感说:“主公若实在想攻洛阳,我愿提前赶往瓦岗,联络翟让收扰残部,替主公打好前站。”

    “哈哈哈,玄邃你终于想通了。”杨玄感大笑道:“你要明白,攻下洛阳城后,天下大震,其他观望的势力定丢望风来投,咱们要少走多少弯路,你这个建议十分好,收拢瓦岗残部为我所用,定可壮大我们的声势。”

    李密闻言心中哀叹,他做事情太一厢情愿了,好谋无断,犹如丁坤口中袁绍一般,一手好牌让他打得稀烂,自己最好趁早远离他。

    想到这里,李密换上真诚的笑容,一拱手说:“主公,事不宜迟,我打算明日就动身,去联络瓦岗残部。”

    “玄邃真君子也!”杨玄感赞道:“有你辅佐老夫,何愁天下不能大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