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隋唐当佞臣
字体: 16 + -

第一卷_24、升官发财

    被文帝封为镇殿大将军,号天宝大将,御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的宇文成都居然败了,而且败的如此狼狈、如此迅速。

    骁果敢士卒们心中的偶像轰然倒塌,他们纷纷丢下武器放弃战斗,茫然地看着眼前这支奇怪的军队……

    “耻辱!”宇文述低吼道:“亏他们还号称大隋最精锐的军队,不到一刻钟,竟然全部丟盔弃甲。”

    裴仁基同情地看了宇文述一眼,完全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因为骁果敢不仅仅是皇帝的御林军,他们同时凝聚了朝廷重臣的心血和希望。

    然而,他们败了,败的如此彻底,裴仁基觉得有些汗颜,自己曾经训练多年的骁果军,居然比不上仅仅只操练了几个月的普通禁军。

    这个丁坤太可怕了!

    “裴公,为何不语?”宇文述回头望着他。

    “呵呵,我是在想,其实行俨的决定也许是正确的。”裴仁基摇头苦笑。

    “噢?此话怎讲?”

    裴仁基一叹,说:“大人还不知道,前几天行俨自降品级,已成为丁坤手下的偏将。”

    宇文述一个趔趄,心中狂震,这丁坤是何许人,竟能让勇冠三军、心高气傲的裴行俨对他如此服贴……

    “宇文大人,咱们该去见驾了。”

    裴仁基的提醒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皇宫太液池。

    “父皇,宇文成都被打败了!”

    杨广一惊,循声望去,只见杨非儿神色兴奋地跑了进来。

    “一惊一乍,没有规矩。”杨广疼爱地瞪了她一眼,佯怒道:“你都多大了,没一点公主样儿。”

    杨非儿俏皮地吐了下舌头,施了一礼:“非儿叩见父皇。”

    “罢了罢了。”杨广摆摆手,笑问:“你刚说宇文成都被谁打败了?”

    “丁坤啊!”

    “胡言乱语!”杨广被气笑了,说:“宇文成都是朕的无敌天宝大将军,十个丁坤也不是他的敌手。”

    杨非儿正欲开口辩解,殿外却传来宇文述的笑声:“哈哈给,陛下,公主讲的没错,犬子成都的确败给了丁坤。”

    杨广一怔,却见宇文述和裴仁基相携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两人一齐施礼道。

    “两位爱卿平身。”

    杨广好奇地看着宇文述,问:“老爱卿快给朕说说,丁坤是怎么打赢的?”

    宇文述老脸一红,尴尬地干咳两声,一拱手说:“陛下,此事还是由裴公来说吧,当时他离的近些,看的比较清楚。”

    裴仁基无奈地瞥了他一眼,心想这老头真好面儿,碰见不长脸的事总让别人上。

    “裴公,那你就说说吧。”

    听见皇上发了话,裴仁基只得一拱手说:“陛下,其实宇文将军是被丁坤训练的士卒所败,当时的情况

    是,宇文将军率五十名骁果敢和…………”

    于是,裴仁基便把对阵的情况详细地叙述了一遍,当听到史大奈用狼筅使阴招时,杨广先是一皱眉,随即又哈哈大笑:“无耻,这小子的手段也太下流了,呵呵,不过,在战场上刀剑无情,用些卑劣手段也无伤大雅,只要能打胜仗就行。你说呢,裴公?”

    裴仁基一愣,沒想皇上这时候会问自己,当下只能一拱手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竟和那丁坤所言不谋而合。”

    “哈哈哈。”杨广一下来了兴趣,笑问:“那小子怎么说?”

    “他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有趣有趣。”杨广抚案忍俊不禁:“哈哈哈,这话虽然直白,但却很有道理。”

    说完,杨广的余光一扫宇文述,发现他脸色神情十分尴尬,知道他为儿子落败心有不甘,于是便出言安抚道:“老爱卿不必挂怀,令郎这次是虽败犹荣,因为丁坤是靠裴行俨等五人之力,才稍稍占了上风,若论一对一,这天下没有人是宇文公子的对手。”

    宇文述闻言面色稍缓,暗暗感激皇上出言安慰,心想自己也不能表现的太小气,于是一拱手奏道:“臣启陛下,丁坤治军有方,有大将之风,老臣今日特意替他请功,请陛下下旨嘉奖。”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以往朝臣们私下议论宇文述嫉贤妒能、气量狭窄。呵呵,看来他们都看错了,能为一个打败自己儿子的年轻将领请功,不愧是大隋朝的八大柱国。

    杨非儿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心想这老头今日怎么转性了?

    裴仁基则面如沉水,眼神内敛,根本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

    “好!老爱卿雅量高致、为国荐贤,朕心甚慰。”杨广起身道:“传旨!擢升前锋营统领丁坤为四品镇远将军,另赏二十万钱,用于骁果敢训练之资。”

    裴仁基一惊,暗道丁坤这小子的运气也太好,就这么随随便便打一仗,不但升了官,而且还发了笔财。

    宇文述也是一愣,他没想到皇上的赏赐会这么重,但主意是自己出的,又能怨谁。当下只得施礼道:“臣代丁坤谢陛下天恩。”……

    西校场。

    “喂,别挤,史大人我要报名。”

    “还有我。”

    “裴将军,你瞧瞧咱这身板,当你的兵绝对够格。”……

    望着争先恐后的骁果敢士卒们,史大奈心里得意极了,丁大人先是杀了他们一个下马威,接着凭他的三才不烂之舌,大讲参加训练营的福利待遇,他说只要参加训练,保证大伙顿顿有肉吃,月月有钱花。

    骁果敢士卒一听顿时炸了锅,一股脑涌上来报名,可丁坤却把报名的事,一脚踢给了裴行俨和自己,他却拉着

    阿兰躲在一边卿卿我我去了。哎!这丁大人真够懒的,史大奈摇头苦笑。

    李靖府。

    管家一路小跑地来到后院书房外,轻轻喊了声:“老爷,唐公的二公子李世民前来拜访,夫人让我问您,见是不见?”

    来的这么快?李靖捧着《纪效新书》的手一抖,自己刚被宇文述等兵部一干人排挤到马邑任郡丞,唐公李渊便派儿子前来拜访,呵呵,看来他还真是位有心人。

    对于二公子李世民,李靖有所耳闻,据说他4岁时,家里来了一位相面先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当生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相面先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李世民从小表现的就很聪明果断,办事不拘小节。且为人豪爽,结交了不少奇人异士。

    “管家,请李公子书房叙话。”

    不多时,李靖看见一位神彩飞扬、英气逼人的年轻人,从院门走了进来,他连忙走下台阶迎了上去。

    “二公子亲来造访,李靖未能远迎,还望切勿怪罪。”

    “大人言重了,是世民不请自到,打扰了大人……”

    寒暄了几句,两人来至书房,落座后仆人奉上茶水,躬身退了出去。

    李靖这才笑问:“二公子,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闻言一叹,说:“我和大哥留在长安快一年了,心中十分思念家人,听说大人就要去马邑赴任,故此想请大人替家里捎封书信。”

    听他这么说,李靖心生同情,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事,他多少听说了一些,当初唐公李渊去太原担任太守,皇帝杨广其实对这位表兄并不是太放心,所以找了个借口,对外宣称自己十分喜欢唐公的两个儿子,其实是把他们留在长安作人质。

    “此乃人之常情,李靖必当尽力。”李靖很爽快地答应了。

    “谢大人!”

    李世民起身拱手,不经意却瞅见书桌上摆放的《纪效兵书》,当下眼中一亮,径直过去拿起书,回头对李靖说:“李大人也在读此书?”

    李靖点头微笑,不答反问:“公子以为此书写的如何?”

    “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李世民不加思索地由衷赞道:“听说作书之人丁坤年仅二十岁,他竟有如此出类拔萃的军事才干,真是可敬可叹!”

    李靖一愣,他没料到李世民竟然给丁坤如此高的评价。

    “哼!唱高调谁不会,关键得有真本事、大作为。”

    话音落处,只见杨非儿和红拂女相携走了进来,她向李世民冷哼一声,投去两道不屑的目光,自从知道父皇有意把她指婚给李世民后,她便对李世民暗生敌意。

    “参见公主殿下!”李靖、李世民连忙拱手施礼。

    “免礼。”杨非儿径直坐在矮榻上,说:“听见你们谈论丁坤,便忍不住插两句嘴,请二位别介意。”

    李世民连称不敢,李靖却笑着问:“听殿下刚才言中之意,莫非丁坤近日又搞出了什么大事?”

    “噗嗤!”杨非儿忍不住笑了,说:“丁坤这家伙今天可风光得紧,又是升官又是发财。”

    “噢?”李世民一下好奇起来,说:“请殿下细言。”

    杨非儿看了他一眼,说:“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丁坤奉命去西校场练兵……,宇文成都便故意去挑战……,结果父皇龙颜大悦,不但升他为镇远将军,还赏了他二十万钱。”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强横如斯的宇文成都都为他所败,眼下才仅仅五十名士兵,战斗力便如此强悍,如果给他五千名骁果敢,天哪!假以时日,丁坤的军队可以纵横天下……。

    他不敢继续想下去,额头上泌出渗渗的冷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