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隋唐当佞臣
字体: 16 + -

第一卷_12、劁猪

    “炒面就是把面粉、芝麻、牛羊油、药材沫搅和拌勻,用大铁锅炒熟。”丁坤笑着说:“行军之时,每个士兵用细口袋携带二十斤,用热水冲成糊状食用,既能充饥又能防治疫病。”

    丁坤说这番话时,配方里加了药材,对裴行俨具有很大的说服力。

    “没想到如此简单。”裴行俨慨叹:“炒面此物必能大大提高将士的战力,我马上将此法上报朝廷,为丁兄请功。”

    一旁的裴翠花听完,眼睛也是一亮,她受父亲多年熏陶,深知为将之道不是耍小聪明斗心眼,而是一刀一枪从士兵训练、给养等细枝未节入手。

    这时,她悄悄踢了一下哥哥,眼神朝丁坤一扫。

    裴行俨立刻会意,起身朝丁坤郑重地施了一礼,说:“丁兄乃栋梁之才,蜗居市井说书实在可惜,行俨请丁兄出山,入军营训练习土兵。”

    丁坤一愣,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自己耍耍嘴皮子可以,但是要真刀真枪地训练士兵,那可真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了。

    丁坤连搓双手,尴尬地说:“这个……裴兄呐,说实话我一丁点武功都不会,若在战场上,你一个手指头都能把我戳死,如果让训练士兵,准保打仗时败的一塌糊涂。”

    当然,丁坤说的是事实,裴行俨可是仅次于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的第三条好汉,在丁坤眼中他比泰森更能打。

    看着一脸猪哥像的丁坤,裴翠花忍不住噗嗤一笑,把脸一板,说:“全是托词,依我看你压根不想帮我们,那诸葛亮也没武功,不照样火烧博望坡,打得曹军抱头鼠蹿、丟盔弃甲吗?”顿了顿,又说:“枉费我们裴家还送你几个丫鬟,又搭进去两大车嫁装。”

    牙尖嘴利,真是怼死人不偿命。

    丁坤郁闷地看着她,脸羞得通红,是呀,拿人手软吃人嘴短,领了工钱就得干活。就算说破大天,自己还欠着裴家的人情。

    索性一横心,这活儿我接了,至于以丢不丢人,那是你们裴家的事!最好能借公事捞点好处,否则……不是我丁坤的风格。

    想到这里,丁坤睨眼看着裴翠花,笑问:“壮兄,如果我去军营练兵,你能代表裴家答应我几个条件吗?”

    裴翠花被他盯的浑身不自在,强自镇定,仰脖挺胸说:“讲!”

    “一、我需要半年准备时间;二、在这期间我需要一千两银子、五十名士兵、十名敬事房的太监,和一所庄院;三、这期间,任何人不能打扰过问我所做的一切事情。”

    裴行俨、裴翠花兄妹闻言一愣,心想这家伙要干嘛?银子、士兵、庄院都好办,只是这太监?难道……

    裴行俨浑身恶寒,问:“丁兄,你要太监干嘛?”

    “当然是劁猪喽!”丁坤双

    手一摊,神情有些莫明其妙。

    裴翠花脸一红,轻轻呸了一下。

    “为什么要劁猪?”裴行俨更迷茫了。

    “咳咳,因为猪被劁过后,性情会变温顺,肉质也不会腥臊,最关键还是六个月就可以出栏。”

    裴翠花恍然大悟,指着丁坤笑道:“绕了半天,原来你是想养猪。”

    “壮兄通透!”丁坤对她竖起拇指,反而换来她一记白眼,丁坤不以为意,继续笑着蛊惑:“士兵们吃了肉,体格才能更健壮,训练才能出成绩。”

    “好!”裴行俨赞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丁兄果然深谙为将之道。”顿了顿,一拍胸脯慨然说:“这事我答应了,正巧裴家在城外有所庄院,一起划拨给你,从明天开始,咱们一起养猪。”

    …………

    “有点意思。”听完儿子的报告,裴仁基捋须微笑,望着桌上的烛光,他的眼神渐渐幻化,希望这个行事奇特的年轻人,能为大隋训练出一支精兵,这几年皇上性情大变,沉缅美色、好大喜功,今天在朝中,他又一次不顾众臣反对,一意孤行地决定再征高丽……

    然而百姓、朝廷再无力应对这场战争,大隋朝廷上下早己是千穿百孔,国库也快被掏空了,再征高丽也许是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今各地豪杰纷纷聚众而起,各地官员却不敢如实奏,只拣些好听的糊弄皇上,这样下去如何得了?裴仁基眉头紧锁,陷入深深地犹虑之中。

    无数幽香闻满户,几株垂柳照清池。

    大内御苑太液池边。

    杨广吃了颗宣华夫人剥好的葡萄,拍案笑道:“有趣有趣,关羽、张飞何等孤傲之人,竟被手无缚鸡之力的孔明治得服服贴贴,呵呵,看来为君为将首在收服人心。”

    “父皇圣明。”阶下的杨非儿抿嘴笑道。

    “今天非儿的书讲的好!”杨广扭头宠爱地看身旁的宣华夫人,问:“宣华,你看朕赏她点什么好?”

    “陛下。”宣华娇媚一笑,说:“非儿贵为公主,什么稀罕宝贝没见过?”言罢,她看了一眼阶下的杨非儿,又说:“要赏?不如……赏她个如意郎君。”

    杨非儿一惊,怒视宣华夫人,心道母后说的果然没错,她真是祸国殃民的狐媚子,蛊惑父皇不说,竟然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说:“不错,爱妃深知朕心,唐公的二公子李世民英武聪慧过人……”

    话未说完,一名太监匆匆跑进来跪地奏道:“启禀皇上,裴仁基大人在殿外求见。”

    “裴公。”杨广笑道:“快快有请。”

    不多时,裴仁基从外面进来,看见杨广正欲行礼,杨广却御座上快步下来,至身前扶住他,说:“裴公无须多礼,请坐

    。”

    “谢陛下!”裴仁基在杨非儿对面案几前坐,对杨非儿行了一礼,杨非儿连忙还礼。

    这时,杨广回到御座,笑问:“不知裴公今日前来,有何事?”

    “启奏陛下,老臣今日是来为国荐才。”

    “呵呵,什么人竟让裴公如此看重?”

    “回禀陛下,此人叫丁坤。”

    丁坤!奇怪,这名字听起来有些耳熟?杨广猛然间想起前些时候,李靖献给朝廷的一部兵书,笑问:“可是那写出《纪效新书》之人吗?”

    这时,杨非儿却突然插了一句:“父皇,《三国演义》也是他写的。”

    杨广一怔,心想这人还有些名堂,《纪效新书》自己还没顾得上看,不过,《三国演义》却十分精彩,现在每天听女儿说书,几乎成立他的固定节目,除了和宣华在一起,每天听书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有趣有趣!”杨广笑问:“裴爱卿,丁坤现在官居何职?”

    “回陛下,他现在是白丁。”

    “白丁?哈哈哈,不如封他个七品禁军校尉,由你统领。”杨广大手一挥,说:“朕乏了,今日就到这儿吧。”

    看见杨广扶着宣华夫人要走,裴仁基连忙起身,拱手说:“陛下留步,臣还有事奏。”

    “什么事?你说。”杨广一只脚已迈出,回头问。

    “呃……。”裴仁基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说:“那丁坤欲训练士兵,说他需要五十名太监。”

    “混账!”杨广气乐了:“训练士兵,要太监何用?”

    “他说……,用太监劁猪。”

    “胡闹,胡闹之极。”杨广收回脚,重新回到御座,说:“朕的太监去替他伺侯猪,这丁坤真是胆大包天。”

    “陛下容禀…………”裴仁基连把猪劁过后的好处复述了一遍。

    杨广听完释然,呵呵呵,这家伙还会养猪,有趣的紧!他笑着摆摆手,说:“罢了罢了,先由着他胡闹,瞧在裴公的面子,朕就给他五十个太监。呵呵,过些日子朕说不准会去看看他养的猪。”

    “谢陛下!”裴仁基深施一礼。

    杨广呵呵一笑,再次起身准备离去时,杨非儿却忽然起身说:“父皇且慢,儿臣今日的赏赐还没给呢?”

    杨广一怔,心想今天是怎么了,都争着朝朕要东西?

    “说说,你想要什么?”

    “儿臣,想要三千斤粗盐。”

    “非儿,你要那么多粗盐干嘛?”

    “儿臣……,想提炼精盐……”

    提炼精盐?杨广觉得脑子有点跟不上,不过他也懒得问了,因为今天奇奇怪怪的事太多,一个要劁猪另一个想炼盐,也罢!由他们去折腾。

    “好吧,待会你去大内领三千斤粗盐。”…………

    两个时辰后,几辆马车

    驶出皇宫,朝着藏香阁方向的街道而去。

    第一辆马车的车帘被打开,露出一脸笑容的杨非儿,她看着身后装满粗盐的三辆马车,不由地想,嘻嘻嘻,待会那臭小子如果看到这么多粗盐,一定会被吓一跳!

    车队缓缓来到丁家宅院门口,一名宫女奉命上前敲门通报。

    不一会儿,院门大开,丁坤大笑着冲出来,身后还跟着满脸惊喜的三个丫鬟。

    他围着装满粗盐的马车,足足转了好几圈,最后他欢呼一声,来到杨非儿面前,深施一礼说:“公主殿下,我真是太感谢了,你就是我大海里的陆地、沙漠里的甘泉、绝症病人的神医、指路的明灯、人生的导师……”

    杨非儿听的脸色通红、双耳发烫,她摆摆手冷冷地说:“打住!过段时间父皇会去看你养的猪,哼哼!如果到时你办砸了,我不介意让太监们阉了你。”

    丁坤一惊,只觉裆下一凉,不禁夹紧了双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