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无敌舰队
字体: 16 + -

第30章 滑膛燧发枪【求推荐求收藏】

    王新跨出卧房的大门,吸入一缕新鲜空气,顿时就心旷神怡,心情都好了不少。

    现在的空气就是好,不像后世的空气都被工厂废气污染了,满天都是雾蒙蒙pm 2.5。

    后世王新很多朋友都说,“自己宁愿坐在牛车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畅游地球,也不愿挤在昂贵精致的游览车上,一路闻着污浊的空气去天堂观光。”足以证明后世的人们对新鲜空气的向往。

    王新站在铸造坊的院子里,双手接过薛铁匠递过来的燧发枪。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手中的燧发枪心中则是激动不已,把手中的燧发枪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王新对薛铁匠说道,“薛叔干的不错。”

    自从有了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人类的战争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火药对人类战争和杀戮的历史影响最大的,不用说,火药的发明、以及它被用于军事领域,是战争史上最重要的革新:在此之前,无论人们怎样挖掘武器的形制和战术潜能,总是没有跳出冷兵器这个圈子,而当火药和制造工艺结合、以枪炮的形态出现之后,人类自远古以来绵延数千年的战争模式就有了彻底的改变。

    火药带来的变革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后世自己重生的那一天;也许只有核武器的发明,在历史意义上才能与火药相比。

    王新又拿着燧发枪对着远处的一棵树干瞄准,然后扣动扳机然而枪却没有响。王新把枪收回一看好嘛,枪膛内一点火药都都没有装,怪不得打不响呢。

    王新朝着薛铁匠说,“去把火药取来。”

    王新将锁头往后拉,打开火药池盖子,舀出一小勺火药往枪膛内倒进去。用通条把火药来回按压实,然后再将铅弹从枪口按入枪膛内,再用通条捅一遍,王新觉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将通条插入燧发枪管下面的一个塞入口。

    这么一套动作下来,从取药到装好一发子弹,王新足足用了四分钟。

    王新的眉头深深皱起,心想这要是在战场上,最多一个士兵只能开一枪,然后就没有时间装填弹药了。因为这时敌人的骑兵已经冲到阵前,在这种情况下火枪兵面对骑兵,火枪兵们只能任由骑兵斩杀,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

    必须想办法缩短填充弹药的时间,不然这燧发枪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王新想到了北美战争时,美军燧发枪的装填过程。

    美国南北内战时期的前装燧发枪装弹用到的纸壳子弹。

    军官发出装填命令,士兵们拿起枪摆好装填姿势,取出子弹,将纸壳弹咬破,将纸壳弹的小部分火药倒入药池,闭合药池盖子。

    将纸壳弹内的火药倒入枪管,倒入纸壳弹内剩余的火药后铅弹还在纸壳弹内包着;直接把子弹连着纸壳塞入枪管,取出通条;士兵将通条从枪管下面部位取出,插入通条;士兵将通条插枪管内,来回抽插,然后将通条取出,将通条插入碎发枪下的插口,最后在往后拉一次锁头就可以瞄准了。

    这一套动作下来,最慢的也只要一分多钟。

    王新让家丁把一块木板放到五十不外,拿起燧发枪瞄准木板,就听到砰的一声,一寸厚的木板直接被打了个对穿。

    王新又让家丁把木板换到了八十步外,王新这次花了三分钟装填好火药,就朝着木板开了一枪,木板却纹丝不动,王新这枪拖把了。

    王新用心瞄准又朝着木板开了一枪,这次木板被命中打了个通透。

    王新接下来又试了一百步,与一百二十步。命中率各有不同,穿透力也不一样。

    最后王新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把滑膛燧发枪的最大射程是一百五十步,八十步依然有很大的穿透力,一百步内都是可瞄准范围。

    现在这把滑膛燧发枪基本还够用。王新转头问薛铁匠说,“你们铸造坊一周能打多少把滑膛燧发枪?”

    “少爷,尽管水力锻锤解决了击锤簧片的问题,我们一周最多也只能打十把滑膛碎发枪。”

    王新有些疑惑的问,“为什么会只有十把?”

    “少爷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了保证质量不让燧发枪炸膛,枪管的打造就非常费时费力,一个熟练的铁匠一个月才能打好一根枪管。”

    第二就是,“我们的铁料不多了。”

    王新一想到铁料的问题就头疼,他已经让汪道林去找寻找铁矿石,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至于枪管的事情,王新也早就有了方案,那就是通过钻床来钻枪管。但现在很多基础条件还达不到,做不出一些精密的滚轴和零部件,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找不到合适的金属钻头。

    王新现在能拿来做钻头的也就是水力工坊冲压出来的百炼钢,现在的百炼钢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中碳钢硬度。根本无法拿来做钻枪管的钻头,因为用水力工坊冲压出来的百炼钢做钻头,钻好一只枪管最少也要废掉十几个钻头,那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了。

    王新想要炼制是后世最普通的合金钢钻头,他已经让汪道林去寻找这种合金钢钻头的所有原材料了,只要做出了合金钢钻头,以后一个普通匠人半天就能钻出一根枪管,可以很有效的节省人力,也能进一步加快滑膛燧发枪的制造,从而大规模装备家丁。

    王新回到静心园的书房,坐到自己平时画设计图的桌案前,默默的沉思起来。

    他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没有足够的科技人才,他平时和薛铁匠等人讲自己的想法,都需要讲很多遍削铁匠等人才能听得懂他在说什么。

    很多次王新都讲解的要崩溃了,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王新一个人坐在桌案前埋头苦思,王伯从屋外走进来。

    看到王新眉头皱起来的川字,一股辛酸汹涌的就涌上王伯心头,他知道王新这是为了复仇太过于辛劳造成的。

    这一年来王新做的所有事情都被他清清楚楚的看在心中,组建家丁护院、进山剿匪训练家丁、筹建拍卖行、改造船场……

    这些每一件事情,都不应该是他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应该承受的,他应该和其他的富家公子一样,每天过着到处游山玩水和吟诗作对的惬意生活。

    ps:感谢前天给小峰投推荐票的两位书友,谢谢wkjh书友和看云2010书友。各位看书的大大们有推荐票的可以投几张推荐票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