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魔剑
字体: 16 + -

第1章 剑心天成

    “呜呜呜,呜啊呜啊呜啊”!幽幽深谷,一阵孩童哭声响彻咯整个山谷,处处幽草有动,树木摇晃,却是周围生灵在向孩童方向而去。

    山谷四面环山,曲径通幽,崖壁光滑无比,不见棱角,若有高手不经意落于此处,没有寻有出口,哪怕轻功在高明,也要绝恨在此。

    谷中有一小溪,从山壁处流淌出来,溪流不大,两尺多宽,溪水清澈见底,细看,还有几只鱼儿在欢乐游玩。

    在山谷入口,进谷不足十米,一处空旷之地,有一竹篮子,篮子里,是一个月半孩童,身上包裹着锦绣丝绸,还有一块虎型玉坠,被放置在孩童旁边。

    山顶,有道人打坐修炼,青衣道袍,白发如雪,面容沧桑,白须及胸,双眼微闭,一呼一吸之间,吐纳天地元气。

    忽的,双耳轻动,似是闻得谷中孩童哭声,双眼好像射出一道光来,搅动天地风云。道人虽老,可双眼却炯炯有神,目光流转,如天地自然,万物尽在其中。又如苍茫星空,深邃明亮。

    手指轻轻恰动,起身离地,望山下,笑道“得传吾一生所学之人来了,当真幸得天意,幸得天意。”话完,弯腰抓起身旁一些石子,纵身一跃,宛若轻轻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

    落至半山腰,道人挥手一撒,气息涌动,石子高低成排,两两之间,间隔两米,经过几番跳跃,道人来到山谷,走至孩童身边,看着孩童那稚幼小脸,面带疑惑,转而,又露笑颜。

    道人弯腰,抱起孩童,拿着那枚白虎玉坠看了下,思虑一下,微笑着把玉坠挂在孩童的脖子上,且言“将门之后,你的家人为国为民,日后,得我所学,还望莫要失了你那父亲兄长们的气节!”轻刮了孩童嫩鼻,驱散了周围的生灵,整个人飘然腾空,如雁一般,翱翔长空之中。

    道人带着孩童走后,有一人快速而来,他翘立枝头,浑身包裹黑衣,面上带着金色面具,神目流转,看着那静静在那里的竹篮,喃喃自语“怪哉,怪哉,明明就听有孩童之哭声,怎的一来便不见了影子?难道,这里,除了本座,还有未知强者隐居不成?”

    想片刻,想不出所以然,凌空转身,几番腾跃,消失了身影。

    山崖之上,道人抱着孩童,俯视崖下,笑云“凌萧尘,时隔多年,你却是长进了不少。”说罢,看着孩童那纯真的小脸,轻轻捏了一下,柔声道

    “小家伙,贫道不要求你日后的成就如何,你要记得,自己开心是最重要的。不要像那个人一样,陷入自己的梦中,永远都醒不过来。”而小家伙似乎是听懂了道人的话,咯咯的笑着,睁着大眼珠,静静地看着道人,似乎是想把道人的模样,永远的记在脑中。

    山崖处,寒风袭人,天上风云变化无穷,远处夕阳的光辉格外美丽。

    身上的道袍随风摆动,捻着胡须,笑了笑,不语,转身离开了山崖,在山间小路行走着。脚步很慢很慢,听不出声音,可是,一步之远,却是咫尺天涯。

    半山腰,有一个洞穴,洞外杂草丛生,林木高耸,有条小路,似人开辟,又似动物所走,杂乱无章,蜿蜒曲折。

    洞口高六尺,半丈大小,两边,各有一块大石,成人高,双人合抱大小,如守门人,静静矗立。洞内无光,漆黑一片,借白天光线,只能见其五米,幽幽深深,不知里面有何物事。

    道人抱着孩童,站在洞口,轻柔孩童稚嫩白皙的脸蛋,惆怅望天一眼,后叹道“五十年前,隐居于此,潜心研究道法,试图参透那长生奥妙,却一无所获,今,天赐麟儿,先天剑心,或许,长生有望。”

    说完,逗弄孩童一番,引得孩童咯咯直笑之后,转身进了洞穴。

    依旧漆黑无光,看不清洞中全貌,道人双眼,似乎有光,能看清这漆黑的环境,在这洞里自由行走,无任何不适。

    走了一刻,道人停下脚步,从怀中拿出火折子,打开,轻轻一吹,点亮身前的蜡烛,这时,才能借助烛光,看清洞中样貌。

    自然形成,外加人工开凿,顶上石钟乳石笋悬挂,洞壁光滑湿润,洞内没有任何物品,有的,只有两边四座烛台而已。

    道人往左边的烛台走来,握着烛台,轻轻一转,前方的石壁一阵晃动,宛如一道门一样,向两边打开。

    道人对着怀中孩童柔声细语:“乖徒儿,走,为师带你回家。”说罢,迈步进入门内。

    道人进入其中,两旁石门似有感应,缓缓关闭。

    山中山,洞中谷。

    晚霞仍在,映射谷中,枫叶铺于地面,满地金黄。

    有河流,蜿蜒曲折,如水龙欲要腾空,波光粼粼,在晚霞折射下,金光闪闪,格外耀眼。

    河的源头,是一个高耸的瀑布,河水从山上飞流直下,水声阵阵。

    瀑布旁有木亭,古朴悠久,不知是何木所建,虽然常年经受河水清洗,却不见一丝腐朽。

    谷中间,有三间屋子,茅草做顶,翠竹与木板做墙,外围有一排排篱笆,里面有院子,院子里种植着奇花异草,还有两棵常春木,遮阴通风。

    道人与孩童方始来到屋前,从屋子里跑出两个半大少年少女。

    少年虽小,却见潘安之容,眉清目秀,鼻尖高挺,天庭阔而圆润,刘海齐整,绾髻其后,半腰间,黑衣如夜,让人看去,不觉赞赏,好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

    少女活泼灵秀,双眼宛若明珠,惹人注视。嬉笑颜开,模样美丽,却有古灵精怪之意,长发飘飘,眉如刀削般完美,手如玉石,光滑白皙,白裳如雪,年龄虽小,却见倾国倾城之貌。

    两人见着道人,喜笑颜开,少女飞身上前,扑入道人怀中,挽着道人,明珠灵动,抬头望着道人怀中孩童,问“师伯,这小屁孩是您新收的弟子么?”道人见状,不觉苦笑。

    少年虽不似少女般,却也快速迈步来到道人身前,先是弯腰作礼,恭敬的看着道人,说着“师伯,饭菜已好,师傅在里面待着师伯,还请师伯与小师弟进屋吃饭。”说着,拉开少女,做请势。

    房间里的装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就是一张八仙桌,四张长凳,分左右两室,饭桌正对门,也就是客厅中央。

    主位坐着的,是一个年过古稀的垂暮老者,宽松的青衣麻布,模样苍老,双眼却炯炯有神,单瞧眼睛,不做其他,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者的眼睛,拿筷子的手,布满了褶皱,却神采奕奕,不见迟钝。

    慈眉善目,眼里带着无尽的沧桑,见道人抱着的孩童,仔细凝视了一下,健步来到道人的身前,握着孩童的那白皙光滑的手,有些诧异的对道人说“这孩子?你打算收他做你的衣钵传人?”

    似是知道老者有此一问,道人点点头,轻笑说“没错,他与我相遇,便是有缘,且,他剑心天成,何该为我弟子。”

    老者闻言,叹息一声,摇着头,无奈说道“他是剑心天成不错,可是他不适合习武啊!体内经脉虽畅通无阻,却较之常人宽大数倍,且保存不了内力啊!师兄,你糊涂啊!”

    在道人身后的少男少女,疑惑的看着自己师傅和师伯,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好像是在讨论着师伯要收这个可爱的孩子为徒,自己师傅却不赞同什么的。

    少女拉扯了一下少男的衣袖,说道“师兄,什么是剑心天成啊?”

    少男转头看着少女,无奈的回答着“这我哪知道,不过听师傅说,好像不适合习武。”

    两人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是道人和老者是何种人物,岂会听不到他们的低声议论,老者横了他们一眼,使的两人颤抖了一下,不在说话,低着头。

    道人没有理会这些,意味深长的看着怀中的孩童,悠悠说道“师弟,这孩子虽然天生无法修炼武学,可是。你莫忘了,两百年前,那位不也是一样不能习武,却能站在这天地之巅么?一样的剑心天成,一样的体质,他能做到,我相信,这孩子也能做到。”

    老者被道人的一番话惊了一下,睁着眼睛看着道人,一时间,说不出什么话来反驳。沉默了一会,说道“师兄,你就对他那么有信心,要知道,那人能够有那一番成就,可是因为他在生死之间顿悟出了剑意啊!”

    道人笑了笑,轻轻的拍着孩童的小背,道“好了,师弟,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你忘了么?六十年前我们从一个遗迹里得到的那本天书么?”

    老者惊疑的看着道人,沉浸良久,才说道“师兄,你是说,让这孩子,修习那天书,可是,吾等自得到那书后,就一直研习,到如今,却一无所获。你觉得,这孩子,能够参破天书上的内容不成?”

    道人轻微点头,带着希冀的目光,看着老者,说“没错,我对着孩子有信心,或许,我等未达到的境界,他会到达呢?”

    老者见劝不动自己师兄,也不再劝导,无奈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师弟也不再说什么了!不过,这孩童可有名字?”

    道人闻言,思索片刻,眼神瞧着桌上烛火,笑道“他自谷中来,生死边缘得性命,可谓飞蛾扑火,便叫他谷炎吧!”

    道人和老者想不到的是,谷炎日后的成就,比他们希冀的,还要高的多。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