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链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蔽目之龙

    “阿福,魏徵这小老儿可去了内宫书院?朕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可回来了?”

    两仪殿内,李世民眉头紧锁,一册卷宗执于手中,遮于脸前。只听着殿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有匆匆脚步蹬在地面啧啧作响。也不见来人是谁,以平淡的出奇的语调问道。

    “回陛下,国公他出了两仪殿门便径直去了内宫书院,方才老奴回来之际还未见得皇子殿下,老奴知道陛下今日政务繁多,不敢多做停留,想着赶紧回来伺候陛下。”

    李世民刚一开口,“啧啧”作响的脚步便就此停下,阿福公公毕恭毕敬的屈膝跪身,诚禀着先前的所闻所见。阿福伺候李世民身边少说也有十年,自李世民还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时,就伺候左右,对这位大唐天子的脾气秉性不可谓不了解。

    “罢了,他的事朕过几日自去过问!你且过来!看看今日从刑部呈上来的密报!”

    李世民将卷宗合拢,一手紧握住,一手以食指和大拇指轻柔太阳穴,似是愁情布满三千烦恼丝,很是疲惫又很是愤懑。

    阿福缓步及龙椅前,收了收手中的拂尘,搁于臂上,摊开双手,恭敬等候。

    李世民揉了好一会儿,这才睁开眼睛,疲惫的神态有所缓和,将另一手的卷宗,重重砸于阿福摊开的手上,且用手指戳了戳此卷宗,摇了摇头。忽得站起身,背过双手,朝着殿中熏香浓郁的一处走去。

    阿福在李世民正动龙怒的时候自是不敢有所动作的,待到天子走向一旁,他才收了拂尘,打开了那本卷宗。

    卷宗的封皮是暗黄色的,上面没有任何文字,摸起来也是极为粗糙,东一处隆起西一处有着纤维痕迹。粗翻二三页,仍是一片空白。待翻了七八页后,才见的一些歪七扭八的文字。

    “大理寺卿林文因陛下被遮蒙双目,视听不达,故此上奏!陛下,日前我大理寺收入了三具巡城士兵的尸体,经医官查证皆为利刃一击致命,臣观之行凶此人手法干净利落应是久经沙场出身行伍之人……”

    文字自此处便中断了。

    “陛下!老奴……”

    虽说密报是残损的,却也道出了个大概,阿福久久未能从震惊之余抽开身,刚欲开口就被打断了。

    李世民猛的转过身,伸出一只手,不住颤抖的手指,指着阿福愤怒的喊道:

    “阿福!带上金吾卫,把刑部尚书给我押过来!”

    「好一个蒙蔽双目!视听不达!不过卖你们这群老东西一个面子!真就敢把朕蒙在鼓里?若是朕再不睁开眼,这群老东西是不是就算策划谋反都不稀奇了?」

    李世民气匆匆的走向龙椅处,一呼一吸间仍灼烧着滚烫的怒火,他用劲的往龙椅一端拍去,“啪”得一声,惊得门外的金吾卫推门而入。

    “陛下!”

    “陛下!”

    阿福招了招手,示意并未发生什么,让两人赶紧出去。

    “阿福!朕叫你去!何故还立于此处?”

    李世民一抬头,一个极为冰冷的眼神穿透阿福的身躯,引得阿福好一阵不寒而栗。古往今来一众帝王的杀伐戾气皆是如此,这种眼神透露出的是凌驾于一切生命之上的权威。

    “陛下,老奴不是不去,只是不信任这密报的来源,若是陛下光凭一封密报就要将刑部尚书押于此处,满朝文武该如何说陛下?望陛下三思!”

    阿福双膝跪地,两手先是回环,而后双手合拢并置于胸前,最后将一双手摊开与他的脑袋一块儿叩之于地。

    “哼!如今是不是朕连你也吩咐不动了?光凭他刑部尚书未将我大唐士兵被人谋害一事上奏于朕!朕就可以砍他十个脑袋!”

    李世民抄起案牍上的另一册书卷,狠狠砸在地上,惹得一众书页尽数散落跌出。

    “陛下!三思啊!”

    “好啊!朕连你也吩咐不动了!朕亲自去!”

    说罢李世民噌的起身,拿起龙椅旁的墙上挂着的那柄天子剑,愤怒的就欲踏步出殿。

    “陛下!息怒!老奴这就去押刑部尚书进殿!”

    阿福对李世民的脾气是了解的,一般来说谏言两次之后,圣意仍是不变就不需要再劝诫了。天子的决意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即刻领命。

    “慢着!”

    阿福几要出殿,背后传来陛下的声音。

    阿福还以为事情有了些许转机,心里略微一喜,脸上表情仍是凝重。

    “再调一队人马,去大理寺把这位大理寺卿也一并请于此殿!让他同刑部尚书当面对峙!朕倒要看看这老头还做了什么!”

    事情自然不会有所转机,君无戏言,既说了要押刑部尚书进殿,那此事就已经板上钉钉,此时喊住阿福不过是气头以后,想起写此密报之人,将其一并带来做个人证罢了。

    “是。老奴领命。”

    阿福出了两仪殿,领着陛下的口谕,带上一众金吾卫就出了宫门,往外宫走去。

    两仪殿内,天子剑下。一朵三瓣小梅,清新雅丽,红中映白,似与京中道士们秘密接头的那朵梅花格外相似。

    “多少年了?没想到你还守着当日你与朕说的那个约定?放心,朕定会用这余下的一生,宠爱我们的女儿。”

    李世民,站在墙边,看得梅花格外出神,情深处,伸出手,用三个手指轻轻的触碰了一下那朵梅花,梅花如鲜活着似的,经他一摸,渐渐残缺,待到色彩消散,花形也就飘零了,似是随风飘散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