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行天下之楚魏
字体: 16 + -

第八十八章 扶义堂第四把交椅

    扶义堂位于瓦桥山上,即使是魏国国力强盛之时,瓦桥便是中州境内极有名气的绿林之首,大有统领天下绿林的势头。在平夷之战中扶义堂在三位堂主的带领下,辅助府兵抗击夷人留下不少佳话。

    如今面对中州军由北而下,席卷整个中州的情势,各地的绿林皆齐聚瓦桥,数日之内便依山势建造了一座瓦桥关,且山上囤积不少粮草一时间兵强马壮,大有和中州军分庭抗礼的势头。

    在扶义堂势头正盛的关头,刘义兵赵小从二人在简犀的举荐下,进见堂主严天池。

    严天池祖籍是雍州,其身形也是典型的雍州大汉模样,身披皮甲腰悬陌刀倒是有几分魏军军官的派头。

    其为人也甚为爽朗,听说了刘义兵就是当初涅槃城那个出风头的藏剑徒弟后,更是极具江湖气的要和刘义兵过几招,不过被刘义兵谦虚的推脱掉了,第一次见面交手总不是好事。

    胜了人家会说你一来就给人下马威,败了则又会堕了自家风头!

    现在瓦桥扶义堂的形势虽说人多势众,但毕竟要和官军对抗,还是需要严天池这个大堂主鼓舞士气的。

    本来扶义堂有三个堂主,二堂主严天义是严天池的亲弟弟,目前在范阳拉拢一伙当地较强的匪寇势利,三堂主刘义兵见过,是当日在桐城施予援手的储雄当。

    扶义堂会客厅内,进门即看到篆文书写的斗大一个义字,而义字下面的主座上放着三把铁木交椅,想必是三位堂主之位,在堂内两方各设有八把交椅想必是客座,看这座次的摆放极具有绿林风范。

    几人分主客落座之后,便有扶义堂婢女托茶上来。

    严天池道:“义兵老弟!你初来扶义堂我本该与你喝酒来招待的,可是这中州少粮,粮食都拿来填肚子了,想喝酒都没有余粮来酿造。”

    “堂主的热情,义兵已经感受到了,堂主不必为区区小事挂怀!”

    严天池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听简犀说,你是奉韩太守之意来我中州征兵?”

    “正是如此,没想到的是到了中州之后,才发现中州民众虽多但是征兵之事却是极为困难。”

    “是啊!中州接连两年天灾,钟山范阳二郡饿死民众无数,能苟活下来的不是我等就是那妖人所养的教徒。”

    严天池说到这顿了以顿又道:“我听说义兵老弟曾在魏军府兵中任职,平夷战中时曾抗击过夷人!”

    刘义兵:“可惜未能和严堂主所率好汉并肩作战,真是一大憾事!”

    刘义兵自然知道扶义堂,也曾帮助地方府兵抗击过夷人,如此一说倒是有几分讨好之意。

    “当时外族入侵,国难当头血性男儿都当为国尽忠!”

    严天池说到此,也是笑逐颜开,想必也是对平夷大战中建立的功勋感到自豪。

    “不知义兵老弟现在有没有想过加入我扶义堂?”

    加入扶义堂!刘义兵陷入思考,虽说扶义堂只是一个江湖帮派,但是其带着绿林的意味,如果自己加入进去的话,即使能够为东湖征得兵员,也有可能被扣上匪寇的帽子。

    但这又很明显是严天池对自己的拉拢,如果自己不答应可能想要在他的帮助下征兵,也就成了天方夜谭了吧!

    在刘义兵沉思之际严天池又道:“如果义兵老弟能加入我扶义堂,我可以在这堂主的位置上给你添一把交椅!”

    此言一出不止刘赵二人,连简犀都有些坐不住了,扶义堂乃是严天池兄弟二十年前所创,迄今为止堂主也就三人,想当年储雄当之所以能够坐上堂主之位,那是在官兵的刀下救下严天池兄弟,后来更是散尽家财不遗余力的辅佐两位堂主,才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而今天竟如此轻易的将第四把交椅,赠送给刘义兵吗?

    刘义兵心中骇然道:“义兵何德何能居此堂主之位!”

    严天池大气道:“义兵你是有这个资格的,当初雄当就与我说起过你在魏军之中有参军之职,而且又是江湖上南宗单丘生的徒弟,有能力有名气怎么不能做堂主之位。”

    其实严天池没有说出的话是,面对官兵的围剿他是有把握躲过去的,毕竟当年魏国的围剿也不在少数,扶义堂还是活得好好地,但现而今他在这乱世之中看到某种可能性,不再是占山为王那么简单,而是抢占城池揭竿而起。

    而这个曾经做过参军的年轻人,则是一个很好的助力,在平夷战争中他认识到自己这群人“劫道”还行,要说要真的和府兵真刀真枪的抢地盘,还得要有过战场资历的人才行。

    刘义兵这时也不敢贸然拒绝便道:“严堂主可否容义兵考虑一下?”

    “哈哈哈!我这个人是直肠子有啥说啥!行义兵这段时间你就在山上住着,考虑清楚了可以随时来见我。”

    见过了严天池后,刘义兵提出到瓦桥关走一走,于是严天池便准许了刘赵二人可在关内随处走动。

    瓦桥山是当地一座很典型的山峰,不太高但是相连着好几座山峰,与其他山脉不同的是在几座山峰之后有一条湖泊,正是有这条湖泊的存在使得官兵对瓦桥的数次围剿都不能尽全功。

    现在的瓦桥山上有近万之众,就是有了这么多的人,严天池才能在短时内在防守最薄弱的一处山口,建造起一座瓦桥关来,依山势控悬崖易守而难攻。

    不过严天池对自己这个堡垒似乎太过有信心了,刘义兵走过瓦桥各处要口见都是那些普通的民众在防守,这也难怪毕竟真正的扶义堂,也不过数百人而已,这就造成了防守的短板,若是中州军选择随意一处关口集中猛攻,这些习惯于拿着锄头种地民众,又怎么抵挡得住。

    但这现在还不是他该考虑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他在军营里混出来的经验。

    漫步在扶义堂人众修建起的瓦桥关上,刘义兵思绪悠远,时间一下子过去了半个月,征兵之事还没什么进展,宁王北伐已经快要开始了,青州徐道功想必不会给韩遂太多的时间准备,东湖还能坚持多久?君笑还好吗?

    黄昏十分关外七八匹健马奔来,这时有扶义堂的兄弟呼道:“快开城门!是储堂主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