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干大事
字体: 16 + -

8.鲜亮!

    小李和小环在少爷的背后跟了一天,对于今天一天发生的事情感到很懵。

    小环还好,在看到少爷早上对于教书先生的古怪行为就已经很懵了。后面再懵也懵不到哪去了。

    而小李今天则是世界观崩塌了,他那连小学生都不如的小脑袋实在跟不上少爷的思维。当然了,这也不能怪他们,现代人的思维,古代人一辈子都不会懂的。

    张安原本以为器具造好至少得到后天,谁知第二天早上,便收到了工匠们做好的器具。

    张安叫小环细问才知道,全都熬夜加班加紧做完了,而且还不敢粗工滥制,翻来覆去详细检查了几十遍才敢交到张安的手里。

    张安着实有点感动,还想多给他们加工钱呢,谁知道一个个都摇着着手不要,说着给少爷造工具是他们的荣幸。哎!没办法,这里的民风实在是太淳朴了。

    工具有了,制造地点也有了,张安从人牙子那里买了几个苦力,便可以开工了。

    张安想的很简单,粗盐提纯。

    这是前世初中就学到的东西了。但那样太慢了,张安想要大量治盐,就需要一些大电脑给的“猛料”了。

    张安吩咐着苦力们将器具安装好,便开始煮粗盐了,当粗盐完全煮好后,便加入“猛料”,等完全反应之后,再用几层粗布层层进行过滤,终于制出了第一锅盐水。

    张安看到后,最先拿手指沾了一下,放入嘴里。一个字,咸!

    虽然没法完全去除里面的杂质,但粗盐里的苦涩味已经淡了很多,用它扳倒莫友乾已经足够了。

    小环看见张安尝了一口,点了点头,以为很好吃。嘴馋的她也拿手沾了一下,放到了嘴里。

    “呸呸呸,好咸啊!少爷,你做的这个是什么东西啊?”

    “咸吗?”张安看见小环疯狂点头,笑道“咸就对了,要是不咸还打不倒莫友乾呢!”

    看着小环一脸懵的可爱想,张安忍不住摸了摸小环的头“无知的丫头,在后面卖萌就行了。”

    张安对着身后的苦力说道,“后面的东西,都给我按照我说的这么做,一步都不能差。这几天你们加把劲,我要三天内把现有的盐全部煮好。”

    张安给小李安排好治盐厂的任务,叫了几个蜀王府的力士看守好制盐厂,便带着装有雪白色的精盐的葫芦,往市集赶去。

    买菜,张安和小环是一窍不通。张安在前世的时候从来都是点外卖的。而小环是大家闺秀,后面当了丫鬟也只是负责给张安打杂的。

    天渐渐就要黑了,集市上也不剩下什么菜了。转了一圈,也没啥可买的。

    此时,一个渔童背着一筐鱼边走边叫卖着,张安听见了,便走过去叫住,蹲下看着渔童问道“什么时候的鱼啊?”

    “今天中午打的鱼,我爷爷的脚伤到了,只好我来送,但我走得慢,刚刚才到集市,哥哥,买点鱼吧,我可以便宜点的。”渔童祈求地看着张安说道。

    张安边翻着鱼筐边说道“少给我来这一套,装可怜对我没用的,鱼不新鲜我一条都不会买的。”

    小环听到张安这么说,感觉说的有些过分了,微微有点生气“少爷!”

    张安用大电脑扫过之后,发现鱼还可以,拿出钱袋,取了两贯钱给了渔童,说道“这鱼还算新鲜,我全要了。”

    “这钱太多了,几十铢就足够了。”

    “差不多了,天都快黑了,我上哪买鱼去。多了的钱拿去药铺买点跌打药,赶紧回去吧,再等一会就要封城门了。”

    张安回头把鱼筐扔给小环“走吧,我们回去炖鱼汤。”

    回去的路上,小环抱着鱼筐跟在张安的后面傻笑着。

    “你在笑什么?”张安回头问到

    “没什么呀,少爷,就是想笑嘛!”

    少爷内心其实挺温柔的,虽然嘴上很坏,小环心里想着。

    回到蜀王府,便径直去了灶房。

    灶房的掌勺李大嘴正在收拾灶房,看到少爷来了,赶忙招呼着

    “少爷,这里是下人的地方,脏得很,少爷您想吃点什么,我赶忙跟您做去。”

    张安摇摇手,说道“不用了,只不过我今天刚学会了一道菜,想给我爹娘尝尝,所以,还麻烦李师傅给开一下火。”

    大嘴一听,立马来劲了,“少爷您等着,我立马给您开火去。”

    大嘴很快就把灶台点好火,转身看见小环手里的鱼,便拿起刀开膛去肚去鱼鳞。全部杀好之后便退了出去,留下张安和小环安静的做菜。

    张安做的很简单,拿葱姜和花椒米酒腌制好鱼,等水烧开了把腌好的鱼放进锅里,再放了些精盐便盖上锅盖,再大电脑的精密计算下下,控制着火候。

    快好的时候,张安还想放些豆腐,问了小环才知道这时代还没有豆腐,只好作罢。

    烧好后放了点葱花便出锅了。

    满屋子的香气让小环和张安口水直流,张安舀了一碗给小环,让她先试试毒,不对,是试试咸淡。

    小环看着雪白鱼汤,拿起汤勺尝了一口,

    嗯~ o(* ̄▽ ̄*)o

    鲜亮!

    鱼的香气混合着精盐的咸香冲击着小环的味蕾,那条被粗盐的苦涩味摧残的舌头第一次受到了解放。

    小环拿起勺子又舀了一勺鱼肉尝了尝。嗯~嫩!

    那被大电脑精心计算出来的火候煮出了鱼肉最为鲜嫩的一面。这可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才最终定形下来的,最接近完美的鱼肉。

    此时的小环已经顾不得烫,随便吹了几下就把鱼汤送入口中。这副模样看的张安有些怕了,连忙阻止着小环,别一会让她把自己的食道给烫坏了。

    “有那么好吃吗?”张安拿着碗尝一口,确实不错。

    这鱼汤让张安想起了经常看的一部央视综艺《舌尖上的中国》的里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高端的食材往往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张安将鱼汤倒入汤盆中,取了几个碗和汤勺。端着餐盘向着张氏的院子走去。

    到了张氏的院子,进了房门,便看到李管家和蜀王夫妇再商量着事情。见了张安进来,刚想说什么,就被张安的话堵在了嘴边。

    “爹,娘,诶!李爷爷也在呢!刚刚好,孩儿在灶房做了一份鱼汤,想请爹娘尝尝。原本还想单独给李爷爷送过去呢,刚刚好一起喝吧!”

    看着张安乖巧的给他们舀汤,想说的话也堵在了嘴边。算了,先把儿子舀的汤给喝了吧,这可是儿子做的汤呢!

    事情可以待会再谈,汤必须得趁热才好喝!

    蜀王夫妇和李管家接过张安舀的汤,尝了一口,立刻便流露出和小环一模一样的表情,只不过身为人精他们立刻就发现了这汤如此鲜美的原因所在。

    “盐!”

    现在的治盐技术是极其不成熟的,里面所含有的杂质极其多,所以想要做出一份汤,就不可能没有那股苦涩味,想要没有苦涩味,就必须加入大量的香料,掩盖住苦涩味,但也会破坏掉食材本身的味道,而这份汤,

    嗯~ o(* ̄▽ ̄*)o

    鲜亮!

    张氏最先反应过来,赶忙问道“儿子,你是怎么做到的?”

    张安将葫芦拿了出来,对着张氏展示到“好喝吧!这是孩儿自己做出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