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无敌仙君
字体: 16 + -

第21章 柏家不能惹

    张远把姿态放的极低,小声询问张远等人事情。

    不问还好,这嘴巴一张开就被孙世林喷个满脸口水道:“你问我?我还想问你呢,个个都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什么钱都敢赚。今儿也不怕实话告诉你,县委已经把刀举起来了,到时候就等着收尸吧。”

    张茂惊出全身冷汗,心里恐惧万分。

    他已经不奢求把人从局里捞出,只想着怎么才能撇清关系。

    好在孙世林话让他再次浮起希望,他道:“只是这事情节太过恶劣,若真曝光,恐怕对镇府声誉会有不少影响,特别是对玉莲桃品牌产生不少冲击……”

    张茂小心翼翼道:“那所长意思是?”

    孙世林哼哼两声,却沉默不语。

    张茂毕竟是村书记,懂的一些套路,知道不放血是不行了。他咬咬牙,来到孙世林面前低语数句。后者轻哼两声,依然面无表情,但声线却柔和一些道:“都是乡里邻居,谁愿意把人往绝路上逼,这事关键还是看苦主意思。他若深究,谁也没办法。”

    张茂恍然大悟,顿时知晓事情怎么做。随后又聊几句,这才匆匆离开派出所。

    等他赶回玉莲村,立马召集几家人商议。

    几家妇人一开始还想欺柏家老实软弱,准备靠感情泪弹攻势逼其就范。特别是张远老婆,是一位远处闻名悍妇,她拿上菜刀,叫嚣着若是敢追究,她就死在柏家门口。结果被张茂劈头盖脸臭骂一通,这才委屈的蹲在角落里,一边画圈一边扒拉落泪。

    “人家已经顾及到同乡之情,不然绝不只有派出所在调查。工商、执法、质监、食品卫生等随便一个部门都够你们吃一鼻子灰。”

    张茂阴沉着脸道:“这事不想掉肉是不成的了。我的意思是张容,你就把田地无偿转包给人家吧,也别惦记着什么蝇头小利,还是多想想你儿子吧,他多在派出所一天,就要受一天罪,对了还有那棵茶树。”

    “弟妹,柏家不是很喜欢山角下田地吗?干脆你家那几亩也转包给他。大不了村里想想办法,重新给你们挑一些肥地就是。对了,张远上次不是在深山里挖到块老参吗?一并送给从善,算是给他补补身子。”

    ……

    口沫横飞说教一通,家家都被放了血,那些妇人还不情愿,低头小声碎念。张茂再也忍不住怒火喷发道:“瞧瞧你们现在委屈熊样,这事我不管了,爱谁谁,别再来烦我了。”说完怒气冲冲摔门而出。

    相比张家阴云愁雨,柏家则轻松许多。

    谈判事情让大伯出面,他老于事故,而且在镇里上班,张远几人折腾不起来。

    经过这事,让他又有一些感悟,柏宁打算往后都隐在幕后生活,轻轻松松赚点小钱花花,不高兴时阴点人,这才是潇洒惬意的人生嘛。

    村里事情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柏家让书记族人吃了满鼻子灰的消息不径而走,往日人善可欺的柏家,顿时变的神秘厉害起来。以往有过节的,有亏心的,见到柏家人腰背自然恭弯些,深怕来个秋后算帐。从善走到哪里,见到的都是热情洋溢笑脸。

    柏家有后起之势,能不得罪,千万不要得罪。

    柏从善转包了田地,往后日子有得折腾了,柏宁建议在山地边种些药材,并且还打算鼓动村民一起种植,一旦成片成规模,就可以设法在鳌龙镇成立药材市场。如此一来,自己就不用耗费波折收购了。这个想法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今年桃子品牌刚刚立起来,正是趁胜追击,扩大种植的好时机,怎么可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

    柏宁当然无所谓了。

    他让人把茶树移植到屯北半山坡处,又在山脚下搭建座小茅屋,用来休憩用。至于鱼塘,他说服老爸,先把池水抽干,淤泥清净,先别急着养殖。

    这日,一家四口围坐院前吃瓜,小黑狗满脸幽怨看着绿瓜皮,爪子挠了半天不知如何下口。柏宁则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好不逍遥。

    这时从善拿着烟斗在石墩敲了敲,然后挂在腰口,乐呵呵道:“虫子,上次你舅说的事情办成了,你晚上收拾收拾,明儿一早就去东庄服装厂上班吧。”

    柏宁心里暗暗叫苦,没想到老爹还记的这事,他耷拉着脑袋道:“能不去吗?”

    从善笑容随之凝固,下一秒吹胡子瞪眼道:“不行,你舅好不容易给你争取到这机会,怎能说不去就不去呢?”

    柏宁眼珠直转,厚着脸皮道:“爸,我这不是有别的更好出路吗?桃子生意这么火爆……。”

    都说老实人属牛,平时看着温顺,可脾气一来,倔的谁都拉不回。柏从善挥舞着烟管,威吓道:“你懂什么?难道想种一辈子桃子?”

    “再说了,这里有我盯着,轮不到你来刨地打虫。你去服装厂好好学,就算是学徒,厂里也包吃包住,还给三百工钱一月,还有比这更好的出路吗?你若不想气死我,就别整那些幺蛾子。”

    柏宁发现老爹已是黑锅脸,眼虽不大,但瞪的很凶,烟杆离自己脸颊已是咫尺之遥。若是再推脱拒绝的话,恐怕脑袋要暴击遭殃了。

    看来只能缓兵之计,走一步看一步了。

    柏宁只能无奈屈服道:“行行,我明早就去了。不过你要答应我,那鱼塘先空置着,等我有空回来再处理。”

    柏从善这才满意了道:“没问题。过去后好好学,有你舅给你帮衬,吃不了亏的。”

    ……

    第二天,柏宁心不甘情不愿告别家人,靠着两条腿,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到东庄服装厂。

    这家厂建在山脚下,地理位置极佳,是通向镇县必经要道。原本是阳平县仅有几家国有企业之一,但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弄的工人怨声载道。县府实在没办法,只能在浪潮中进行股份改制。随着资金注入,颁布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虽没能一下盘活整个服装厂,起码不再像一潭死水,有单,有活,工人也重新散发出活力。

    柏宁在保卫室登记,随后来到加工车间,里面有三十四号人,大老远就能看到二舅坐在缝纫机前工作,布料整整齐齐被裁剪垂下。

    二舅全名叫周永福,娘家都是东庄人。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缝纫师傅,在这厂里工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有资历,有技术,有威望,唯独没有过硬关系,不然也不会只是个小组长。

    柏宁记的,小时过年过节的新衣服,都是二舅出布出料亲手裁的。

    此时在他右侧,有个瘦高无须面白的中年人叉着腰口沫横飞,好像在指责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