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举
字体: 16 + -

第12章 意料之外

    皇宫后殿内,皇帝上完早朝,给祖宗上过香后,正在御书房看书。这几日的公务实在劳烦,当下正值雨季,南方洪涝灾害严重,天天有各地的官府上报请求赈灾,忙得皇帝和朝内的文武百官满头大汗,好不容易得此清闲,在御书房看会儿书,修身养性。

    皇帝正陶醉在书籍之中,只听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一个太监低着头,双手捧着一本小册子,快步踏入御书房,走到皇帝身边,小声说道“陛下,这是吏部刚刚呈上来的折子。”

    皇帝放下手中的书,拿起折子看了起来,不料却越看越气,狠狠将折子摔在地上,吓得太监赶忙扑在地上,双手将折子轻轻扶起,捧在怀中,生怕掉了。

    “把吏部尚书郝崇禧叫来!朕有话问他!”皇帝吼道。

    太监不敢怠慢,赶忙把手里的折子放在桌上,飞也似的跑出御书房。

    不一会,吏部尚书就跪在门外给皇帝请安。

    “起来吧。”皇帝强压着心中的怒火。

    “不知皇上要老臣进殿是何事啊?”这吏部尚书见了龙颜大怒的皇帝反而一点也不慌张,他语气平和,但充满敬意。

    “朕问你,西北行袁大将军不是薛久灿吗?为什么要改为由殿试第二名郭睿担任?”

    “回皇上,西北三省总督薛久灿大人在任期间深厚爱民,识人善用。西部三省在他的管制下民众祥和,且薛久灿大人上任总督后向朝廷所交税银几年内翻了倍。薛大人虽在隆武之要中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但薛大人心系百姓,不愿出关为将,顾向兵部提交文书,想要留任总督一职,于是故由郭大人来担任此职。”郝崇禧不紧不慢,慢条斯理地说道。

    “郝尚书,朕信的过你,可不知为何这等重要的事不和朕商议你们就自作主张呢?”皇帝掩盖着自己的愤怒。

    “回皇上,这任用之意并非是臣独断专行,也不是吏部自作主张的。这个结果是吏部,兵部,户部以及公孙左相结合天下大势,以及各地的官员的请愿,共同商议决定的,按当朝的规矩“三部一相”议政时,臣下们便有权做出臣下们认为最优良的决定,而无需和陛下商议。若陛下对此不满意的话,随时可裁撤他们的职位,陛下慧眼过人,所选之人必然是上可使群臣信服,下可使百姓称快的,这样一选臣以为陛下若非昏君肯定还会选郭睿大人。”

    “呵呵呵,郝崇禧啊郝崇禧,你真不愧是两朝老臣啊,所言真是句句在理。”皇帝冷笑道“这样一来,西北行袁大将军就是你郝崇禧的侄子,骠骑大将军,镇远大将军,辽远大将军,西北三省总督都是宣亲王的家奴了,而你,又是宣亲王的老丈人。”

    “陛下,臣以为朝廷急需用人,臣子们应举仇举子,举贤任能,不论是自己的仇敌还是自己的儿子,只要这个人有才,就得向皇上举荐。不公报私仇,不怕流言蜚语,这是臣子们必备的品德,诸位先帝也是如此,所以才有了现在宏帝国的长治久安,太平盛世。皇上更不应该随意猜忌臣子结党谋私,这有损皇上的威名啊。”郝崇禧依旧从容淡定。

    皇帝被驳得无话可说,这郝崇禧虽是只老狐狸,但他又是两朝老臣,在朝中颇有地位,杀不得他,也免不得他的职,甚至骂都骂不得,他讲的句句在理,句句都是大宏的律法。若此时和他横眉冷对,那宣亲王的下属们肯定会将此事张扬出去,到时候,所有臣子都会认为皇帝辱骂忠臣,所有百姓都会认为皇帝是个昏君。

    皇帝现在能做的,只有忍耐,在忍耐中寻找机会。

    “那这殿试第三名康治民如何安排?”皇帝问道。

    “康治民康大人虽才略过人,位居骠骑大将军,但缺乏实战经验,西北战事吃紧,不便于康大人。臣以为将康大人任命于南疆的军队中,任从三品护翼都尉,从基层做起,体会普通官兵的疾苦,那里虽有些叛乱,外族入侵,但对我朝来说都是隔靴搔痒,正适合康大人磨练磨练。”这郝崇禧果然是只老狐狸,他想要将这皇帝的耳目都散于全国各偏僻之地。

    “但朕认为康治民才略也并不出众啊,他只会纸上谈兵,去哪里打仗都会输。”皇帝说道。

    “陛下慧眼识人。”郝崇禧被皇帝的这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让他当都尉简直是小材大用,就他的武艺,当个骑兵前锋还差不多,朕怎么会有这等蠢臣啊?真该将他碎尸万段!”皇帝摇着头直叹气。

    “陛下莫要这样说,这康大人可是个正直的人,他从不贪赃枉法,为官公正廉洁。”郝崇禧说道。

    “哎?尚书也这么觉得?”皇帝突然回过头问道。

    “正是,康大人虽然无雄才大略,但其品德高尚,处事公正,是皇上不可多得的能臣啊,若在边疆历练后必可是一名奇才啊。”

    “朝中大臣也都这么认为?”皇帝又问道。

    “回皇上,正是,康大人的廉洁臣子们有目共睹。”

    “那好,朕就任命他为西北百官直隶检察御史。检察西北百官的所作所为,直接向朕汇报情况。现在西北战事要紧,百官自然不得半点贪赃枉法,朕前几天还愁没有合适的人选,你今天就给朕送人来了,朕赐你半年的俸禄!”皇帝一挥袖,笑容可掬地看着郝崇禧。

    “皇上,这……”郝崇禧惊慌了,他没料到皇帝还有这么一手。

    “哎,别说了,你的心意朕知道了。”皇帝打断了郝崇禧,又坐会了椅子上,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你可是两朝老臣啊,所言句句是肺腑之言,刚刚你说朕不应怀疑你们结党谋私,朕让说的恍然大悟。既然你们这么看重康治民,朕就任用他的长处。”

    “皇上,臣……”郝崇禧还想狡辩,他虽然依旧淡定从容,但已不是字字珠玑。

    “怎么?你不会想纠正你前面说的话吧?”皇帝笑着问道,“你要是和刚刚说的不一样可是欺君之罪啊,当然,你不可能这么做的,你可是两朝忠臣,话说出口可是驷马难追啊!”

    “没什么事就下去吧,朕还要看书。”皇帝喝了一口放在桌子上的茶水。

    到了这个份上郝崇禧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只得磕头谢恩,退了下去。

    “来人啊。”皇帝喊来太监,说道“传旨,任康治民为西北三省直隶检查御史,凡是正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向他汇报当地各级官员任免,粮草配给,军队调动,以及其各个职务,在西北三省,康治民的话,就是朕的话,违令者杀无赦,就地正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