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玩转大明
字体: 16 + -

第九十三章 平局

    朱元璋也有些吃惊,李敬忠竟然在最后的关头派出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难道是国子监人才凋零,还是这个少年的学问做得很好。

    到底是什么原因,一试便知了,朱元璋想要把问题出的难一些,沉思了一会儿,终于在礼记中想到一句话。

    “这样吧,就以下面的这句话为题目吧,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

    刘琏对这句话很熟悉,便率先开答了,先是谈了孟子的经典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然后又讲了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和陈亮一样,陈述如同八股文一样固定,不愧是读书人啊。

    方孝孺笔直地站在刘琏对面,听到精彩处不停地点头,于此同时内心也准备了一套如何反驳刘琏的话术。

    刘琏也不是吃素的,这段时间汤山书院的教学生活,着实培养他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他总会时不时地被学生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两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一炷香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还未分出胜负,甚至连胜利的天平倾向哪一方都无从得知。

    太子朱标很久没有听这么精彩的辩论了,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两个人,认真地倾听辩论。

    朱棡跟着宋濂学过一段时间的古文,所以还是能够听明白其中的一些东西的。至于朱棣,则是跟刘牧一个样子,头大如斗,完全不知道刘琏跟方孝孺在说什么。

    朱元璋也是听得兴起,只不过会时不时地皱起眉毛,因为这两人时不时地会引用一些孟子的语录,尤其是孟子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让朱元璋很是反感。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就受到了历代帝王的重视,这么好用的统治天下的理论,哪个君王能不动心呢?朱元璋也不例外。

    儒家学说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宋朝理学的解读之后,已经跟当初的儒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了明朝已经彻底地沦为了帝王的统治工具,就算这样,朱元璋还是放心不下,打算将儒学当中的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言论给删掉,首当其冲的就是孟子的“民贵君轻”。

    朱元璋的一举一动都被刘牧看在了眼里,他也猜出了为什么朱元璋会面露不悦,不禁为场上的两个士子感到一丝担忧。

    就在这一点上,朱元璋跟李世民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毕竟后者可是经常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挂在嘴边的人。

    “好了好了,今天你们的比试就到此为止吧。”朱元璋及时叫停了两位,两人越说越离谱,已经离朱元璋的初心越来越远了,他已经没有兴趣听下去了。

    朱标还是意犹未尽,不解地看了眼父皇,问道:“父皇,这还没分出胜负呢?”

    “两人在儒学的见识上,平分秋色,朕以为,两人算是交了个平手吧。”朱元璋端起身旁的一杯清茶。

    刘牧松了一口气,看来一切都在按照自己设想进行啊,最后还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朱元璋放下了茶杯,淡淡地说道:“但方孝孺年纪比刘琏要小,朕以为获胜的应该是方孝孺啊。”

    朱棣和朱棡听完这话,蹭的一声便站了起来,哀求道:“父皇。”

    他们两个人并不知道朱元璋跟刘牧的赌注,只是身为汤山书院的一份子,为汤山书院就这样输掉了比试感觉到不公。

    刘琏低下了头,双拳在宽大地袖口里紧紧地攥紧,发出咯吱咯吱地声响,走过刘牧的身旁,低声说了一声,“刘公子,对不住了。”

    刘牧早就猜到了会是这个结果,上次稻田养鱼,是实实在在地重量,但这次完全是由朱元璋主观评断,自己的命运一开始就掌握在朱元璋的手里。

    国子监那边与汤山书院这边低压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地对比,他们一个个笑逐颜开,满脸地得意之色。李敬忠则是捋着胡子,一脸鄙视地望着刘牧,摆出了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既然事已到此,刘牧也不打算给国子监的众人留什么脸面了,他决定不在有所保留,好好地给国子监的众人们上一课。

    “陛下,学生有一事要说。”就当刘牧要准备放自己杀手锏的时候,被国子监众人围在中央的方孝孺忽然间发话了。

    大殿之内瞬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齐刷刷地望向了方孝孺,在他平静如水的面庞上,没人能够猜测出来,他下一步将要做什么。

    “学生认为,学问上的事情不应该以年龄作为评判的标准。在刚才的比试中,刘公子无论在见识上还是学识上都超过了学生,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有所保留。”方孝孺不顾众人异样地眼光,将刚才自己的感觉说了出来。

    “孝孺。不得无礼。”李敬忠小声地提醒着方孝孺,言语中也多有些不满。

    “学生说得实话,只要刘公子使出全力,这场比试学生是万不能取胜的。”方孝孺没有丝毫大的退让,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朱元璋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朕已经说了,这场比试由你获胜,难道你还想让朕改判吗?”

    方孝孺并没有被朱元璋的气势给吓到,反而是站得更直了,坚定地说道:“回禀陛下,学生认为这样对汤山书院不公。”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不管是国子监的还是汤山书院的,都情不自禁地倒吸一口凉气,心里默默地为方孝孺祈祷。

    “放肆。”朱元璋勃然大怒,站起身来,将手边的茶杯重重地摔在了方孝孺的面前,“小小年纪,竟然敢如此对朕说话,不怕朕砍你的头吗?”

    “不怕,谁赢了就是谁赢了。”方孝孺依然没有松口,态度异常的坚定。

    刘牧心底不禁感叹,这方孝孺果然够耿直啊,要不然也不会被朱棣给砍了十族啊。

    在有些人眼里,原则要比生命更加重要。而在有些人眼里,原则则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哈哈哈。”朱元璋忽然发出爽朗的笑容,就连一旁的朱标也是一脸茫然。

    刘牧就更傻眼了,难道说朱元璋已经被气糊涂了,还是说他有这个癖好,杀人前,都要大笑几声。

    “是一把硬骨头,没给天下读书人丢人啊,朕就依你吧,这场比试就算作平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