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玩转大明
字体: 16 + -

第六十八章 平蜀之功

    等众人都离去,朱标才有些不解的问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为何就同意了丞相的请辞了呢?”

    朱元璋停止了批阅奏章,将朱笔搭在了笔架上,反问朱标:“你觉得李善长这个人如何啊?”

    朱标思索了一番,便回答道:“父皇曾经说过,丞相比之父皇,就如同汉初萧何比之高祖啊。”

    听了朱标的回答,朱元璋有些失望,太子今年已经十七岁了,还是这么的单纯,想当年自己像他这般这般大的时候,早已经为了生活,被迫云游四海了。

    “李善长这个人啊,外宽和,内多忮刻。”朱元璋并没有给这位老友一个很好的评价,继续说道,“他是个官迷,怎么可能会放下丞相的位置不做呢,你放心,用不了多久,李善长身上的病就会好了,又会乖乖地回来当官的。”

    “那刘师傅呢?”朱标露出一副期许的表情。

    朱元璋一看朱标,觉得自己貌似被这个儿子给坑进去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刘伯温和李善长不一样,他是真得想要离朕远远地,但越是这样,父皇就越想把他攥在手心里,时机一到,朕就把他召回来。”

    朱标望着父亲,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出了宫门外,李善长便拱拱手和刘牧和李文忠道别,“曹国公,此次一别,不知道何时能够再见了。”

    李文忠也也回礼道:“韩国公,一路保重啊。”

    李善长点点头,转头看了一眼刘牧,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无奈地摇摇头,便坐着轿子离开了。

    靠,对我摇头几个意思啊,我招你惹你了。

    等李善长远去了,李文忠便邀请刘牧去近处的醉仙楼坐一坐,如果是李善长邀请的话,那自己肯定拒绝,但是对于李文忠的邀请,刘牧没有丝毫拒绝的理由啊。

    元末明初,朱元璋手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将领,但刘牧最佩服的两个人便是徐达和李文忠。李文忠和朱文正作为朱元璋最亲近的子侄辈,但性格却迥然不同,李文忠生性宽厚,为人谦虚谨慎,而且也是朱元璋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有学识的人。

    来到醉仙楼,刘牧跟着李文忠来到最里面的一个雅间。

    李文忠要了一壶酒,点了几个简单的菜,如果不认识,恐怕没人能够认出他就是当朝的曹国公。

    菜品很快被店小二端了上来,都是些很常见的家常菜。

    “皇帝厉行节俭,我等做臣子的也得学着点啊。”李文忠很诚恳的说道。

    刘牧此时此刻终于也体会到张顺参加宫中宴席时的心情了。

    酒过三巡,李文忠抬头玩味地说道:“上个月,我奉陛下之命,将舆图送到了颍川侯和中山候手里,刘公子不妨猜猜他们什么反应啊。”

    这还用猜吗?

    “相视一笑,抛在脑后。”刘牧回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自己做的这幅不知对错的舆图呢。

    李文忠先是一愣,便随即哈哈笑道:“刘公子竟是如此风趣的人,但是只说对了一半。”

    “哦,难不成还真有人把我这舆图当真了。”刘牧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文忠。

    李文忠点点头,说道:“是啊,我也很纳闷,中山侯就把你的舆图当真了。”

    刘牧摇摇头,他实在没想到汤和对朱元璋竟然如此衷心到这种地步,便无奈地笑道:“看来,这平蜀的功劳要记载中山侯的头上了。”

    一听刘牧这话,李文忠终究还是没有憋住,放声笑道:“原本以为刘公子很谦逊,没想到今日一见,也是年少轻狂啊,你就对自己的舆图这么信任。”

    上一个说自己是年少轻狂的人,现在不知道已经在哪里了。

    “曹国公不信在下。”刘牧反问道。

    虽然李文忠已经验证了舆图上的北方疆域与现实相差无几,但那毕竟是已经明朝的天下,刘牧画出来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这蜀地的情况,刘牧自然也不会知道的这么详细,所以李文忠还是对刘牧的舆图保留意见。

    “不止我不信,恐怕就连陛下也不信。”李文忠笑道,此次平蜀计划是皇帝亲自制定的,汤和率廖永忠沿江逆流而上,目的就是将蜀人的部队调到瞿塘,然后傅友德出其不意,沿陈仓攻入成都。

    分兵出击,一直是朱元璋常用的军事战略,无论是北伐蒙元,还是现在的西征明夏,都用到了这个策略。

    “那还请曹国公拭目以待。”刘牧不仅对自己的舆图有自信,而且对汤和也很自信。

    见到刘牧这么自信,李文忠竟然有些莫名的心慌,但很快这份心慌便挥之而去了,战略是陛下制定的,难道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会比陛下更懂得如何打仗。

    “那就拭目以待。”

    在醉仙楼吃完饭,刘牧和李文忠便下了楼,临行告别之际,李文忠叫住了刘牧。

    “不知刘公子最近可有时间,能否抽空来我大都督府一天。”

    大都督府是明朝初年最高军事机构,能在里面任职的都是朱元璋亲信中的亲信,而李文忠目前就在大都督府任左都督的职位。

    “不知曹国公有何事啊。”不问清楚个一二,刘牧才不会主动答应别人的请求呢。

    李文忠尴尬地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公子前段时间进献给陛下一批炼体的器械,陛下觉得有用,便命大都督府督造,然后推广到全军。这第一批炼体器械已经造好了,但奈何我大都督府没人知道如何使用啊,所以想请公子前去教导一二。”

    教书育人,本少爷的长处啊,这段时间自己也没有健身,有些手痒了,何不趁此机会过过瘾。

    刘牧很爽快地答应了李文忠的请求,两人相约后日大都督府见,随后刘牧便回到了庄子上。

    刘三已经按照刘牧的吩咐,将庄子后的那片空地给清理出来了,面积很大,目测一下,学堂建完教室之外,还能再建一个足球场。

    “准备找人施工吧。”刘牧吩咐下去。

    刘三有些犯难,紧皱起眉头,说道:“这一年的租子还没上来,前阵子买鱼苗还花费了不少,建德叔那边说,钱已经不多了。”

    看来,就算穿越到明朝,也得为钱财发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