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玩转大明
字体: 16 + -

第四十九章 少爷要稻田养鱼

    有人欢喜有人愁啊,正当这些学子哭爹喊娘的时候,赌场的两位壮汉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刘伯温虽然输了,但是却输的心服口服啊,他小心翼翼地叠好刘牧出的题目,笑道:“刘公子,对于这个问题,老朽实在没有任何思路,不知公子能否讲解一二。”

    讲解?刘牧有些无奈地摸着头,不是他不想讲,是因为讲了,刘伯温也不会啊。想了想,刘牧还是决定先把答案告诉刘伯温。

    “这个题目的答案是这样的。”刘牧在纸上给刘伯温画了一个大致的草图。

    仔细端详了一阵子,刘伯温并没有看穿其中的奥秘,但这不妨碍他如获至宝般将这张草图叠好,和那张题目一起揣在了怀里,笑道:“这些东西,老朽先收下了,等我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刘牧点点头,见事情已经忙完了,便也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回头一看,确没有发现朱棣,便问道:“这黄燕去哪里了?”

    开心的数着自己手里的碎银子的郭翀抬起头,答道:“奥,刚才黄燕的父亲来了,带他回家了吧。”

    一听这话,刘牧一口老血差点喷出,他赶紧跳上石凳,远远望去,果然见到了朱元璋和李文忠正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缓缓往山下走去,至于朱棣,则像是一个做错事情的孩子,低着头跟在朱元璋的身后。

    “刘公子,怎么了?”不就是一个家长吗,郭翀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刘牧会如此的激动。

    “没什么。”

    刘牧还是第一次说这么心虚的话呢。

    回到家里时,天上已经乌云密布了,看来又是一场大雨。吃过晚饭,刘牧便昏昏沉沉的睡去,到了后半夜,瓢泼大雨如期而至。

    到了第二天,雨已经听了,但是天空上还是布满了乌云,想必还是会有一场大雨啊。

    “少爷少爷。”刘三拎着一个水桶,浑身泥泞的跑回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刘牧望着像泥人一样的刘三,问道。

    “嘿嘿。”刘三翻转过水桶,倒出三条一尺长的还活蹦乱跳的大草鱼,“少爷,昨天下了一场大雨,河里的水都溢出来了,这鱼也顺着水跑到了咱家的田上。”

    “还有多少?”刘牧的眼睛里闪着光。

    刘三兴奋地说道:“不少,我只一会儿功夫就抓了这三条,稻田里一定还有很多。”

    “好,你先把这些鱼给大郎媳妇送过去,中午我们全家吃鱼。另外,你下午带上几个庄户,把稻田里的大鱼都捞上来,把小鱼留在稻田里。”

    中午能吃鱼了,刘三感觉到很开心,但是对刘牧的安排却有些不解,“少爷,为什么要把小鱼留在稻田里,过两天等我们插秧了,不得把我们的庄稼都吃了吗?”

    刘牧习惯性地那擎天柱敲了一下刘三,说道:“你懂什么?这叫稻鱼共生理论。不仅要留下这些小鱼,我将来还要在买些小鱼苗,本少爷要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说这话的要不是自家的少爷,刘三肯定以为他是一个疯子,但这句话在刘牧口中说出来,刘三就觉得很有道理。

    刘牧要在稻田养鱼的消息不胫而走,庄子上的原先的庄户们都有些忧心忡忡。

    张大奕和柳生是庄子上土生土长的人,祖上三代人都在刘家庄子上以种田为生。

    柳生在地里干完活,回家的路上便遇到了张大奕,一脸担忧地说道:“大奕,你听说了少爷打算在稻田里养鱼的事情吗?”

    张大奕也是满脸的担忧,“听说了,你说这稻田里养鱼的事情能成吗?这还不把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稻苗都吃了。”

    “哎,少爷来自北方,没中过稻子,他对咱可不薄啊,减免了咱的租子,咱得提醒提醒他。”

    两人商定下来,回家放下锄头,便去了刘牧家,一进门,正发现刘牧正在跟刘和商量着事情。

    刘和从临濠府的刘家庄跟刘牧来到这里的,是一把种庄稼的好手,也是搬来刘家庄子上的人里第一个学会插秧种田的人。

    “少爷,我们听说了你打算在稻田里养鱼的事情。”张大奕和柳生也都是忠厚老实之人,所以便开门见山的说道。

    “你们来的正好,我在跟刘和商量这件事情呢,来,听听你们的建议。”刘牧始终认为头脑风暴是一个提高决策的好办法。

    张大奕和柳生互相看了彼此一眼,最终还是柳生站了出来,说道:“少爷,我们反对稻田里养鱼,这样会把我们养得好端端的稻苗都给吃了。”

    看来有鱼吃稻苗这个想法的不止刘三一个人啊,刘牧不是那种喜欢强人所难的人,他甚至极度讨厌那些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的人。

    只有让这些人看到效果,看到好处,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开展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这件事情呢,技术还不成熟,我打算先将我家的一块儿地拿出来做试验田。”

    张大奕和柳生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问道:“少爷,啥叫试验田啊。”

    刘和也是刚从刘牧那里学到了这个词,便现学现卖,解释道:“就是少爷现在自家的稻田里养鱼,如果收成真得增加了呢,就让庄子上的人一起养,如果不行呢,那少爷就自认倒霉。”

    张大奕和柳生就更加吃惊了,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东家的认识,东家们不都是见到什么好事就赶紧往自己怀里拦,见到坏事赶紧推给佃户们吗?

    像这样先糟蹋自己天地的东家,他们还是第一次见,东家,真得是好人啊。

    刘牧见他们两个人在发呆,还以为他们还在怀疑稻田养鱼的事情呢,说道:“最近庄户们听说我要搞稻田养鱼这件事情,都有些担心,你们回去告诉他们,让他们大可不必担心,没有十成的把握,我是不会拿庄户们的收成瞎搞的。”

    张大奕和柳生有些茫然的走出了庭院,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家走去,他们到现在还觉得刘牧的话不可置信。

    临到家的时候,柳生叫住了张大奕,说道:“大奕,我也想搞这个稻田养鱼。”

    听到这话,张大奕随即笑道:“少爷竟然拿出自己的田来糟蹋,只为了让我们增加些收成。就凭这,别说稻田养鱼,就算上刀山下火海,我也随少爷干了。”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么的朴实,只要你给他们一点好处,就会得到他们百倍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