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490章 分螃蟹

    当洛清怡再次进入书房时,手里不多不少提着三壶还带着少许泥土的酒壶,当然还有一大盆字的熟蟹。

    洛府内的厨子虽然不比大内御膳房,但也算一家有一家的风情,白糯糯的豆花,红辣辣的牛油,一只只大螃蟹,还有点缀其上的葱花...再配上新泥老酒,听着窗外细雨淅淅沥沥敲打芭蕉声,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洛清怡放下东西后便立马开溜,一点也不逗留。

    看着酒壶,李毅笑了笑,指着说道:“这丫头肯定埋了不少,就只给咱们挖出来三壶,啧啧。”

    洛林也笑了笑,“陛下恕罪。”

    李毅诶了一声,开怀道:“何罪之有?这本就是咱们镇国公的酒,被咱们趁虚而入,还想怎样?”

    洛林和徐仁寿相视一笑。

    李毅卷了卷长袖,深深嗅了一口气,“没错,就是这个味儿!”

    洛林道:“难不成臣下府中的厨子比御膳房的还好?”

    李毅若有所思地点头,又摇头,解释道:“皇家用膳讲究极多,一种菜就算再合我的口味,下筷也不能超过三次,久而久之也就不甚满意了。”

    洛林点头表示理解,“今日陛下尽快放开吃。”

    李毅拍开酒壶泥封,率先给自己倒上一杯,琥珀色的酒液晶莹剔透,淡淡酒香煞是引人胃口。

    李毅浅缀一口,赞口不绝道:“嗯嗯,好酒!”

    “你俩别愣着,吃上啊。”

    洛林呵呵一笑,轻轻夹起一块豆花放入口中细嚼慢咽起来,表现的中规中矩。

    这种豆花入口即化,何至于一嚼再嚼?

    徐仁寿倒是大方许多,夹起一只螃蟹慢慢品味着。

    一连三杯酒下肚,李毅话也多了起来,捏着酒杯说道:“徐大人,这些时日你府上的天芒司今日可以撤去了。”

    徐仁寿一愣,连忙放下筷子,“谢陛下。”

    李毅摆摆手表示无所谓,“瑾辰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太傲了!我虽不懂用兵之道,但也晓得为帅者需坚韧不拔,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瑾辰放着江陵城不用,反而和秦敬山互拼士卒...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如此,他才是徐瑾辰!”

    “请陛下恕罪!”

    李毅轻轻嗯了一声,“这次瑾辰重伤难治,为国尽忠,力守荆襄不失,也算大功一件!”

    “谢陛下认可。”

    李毅翻了翻白眼,“这里就咱们三个,就别打什么官腔了,随意点不好?你看看洛大人,一块豆花现在都没咽下去呢。”

    这话说的一箭双雕,不仅挖苦了一番徐仁寿,连洛林也连带着遭殃。

    两人尴尬一笑,洛林不急不缓地滚动一下喉咙。

    李毅亲自给洛林夹了一只老蟹,“杨孟君攻破韶国,平定南疆,这只蟹你当得起。”

    洛林面皮一抖,连忙道谢,终于有些懂为什么没有唤王鹤前来了。

    说着,李毅又夹了一只给他,“扬威军拿下泸州,遂州,半个山南道归唐。”

    论功行赏?

    徐仁寿也得了两只。

    “荆襄一战徐瑾辰表现卓越,当赏。”

    “力敌天下名将秦敬山,再赏。”

    两个斗了半辈子的老头脸上的笑意终于有些挂不住了。

    各自分了两个螃蟹,李毅这才给自己夹了一只,看着徐仁寿语重心长道:“徐大人,现如今尚书省不用去说,将来到东方玄机手中之后便可再次复起,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上不下的情况,再者郑老夫子的确不怎么会做官,制衡门下省一事就得看你中书省了。”

    李毅直言不讳地提出党争一事,还名言让徐仁寿去和王鹤争?

    绕是以徐仁寿的心境,也不仅波涛汹涌起来。

    “陛下,老臣一心只为国兴,无思党派之争...还请陛下见谅,另选他贤。”

    李毅玩笑道:“除了你,谁还能制住王太师?你们两个争的越厉害,朝廷就越稳固。待将来东方玄机掌权尚书省,约摸着你也和洛大人一样辞官归隐,倒也眼不见心不烦了。”

    徐仁寿不着痕迹地深呼吸几口。

    一直眯眼静听的洛林开口道:“徐大人,你就听陛下的吧,陛下想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不是一个一心只为朝政的中书省。”

    这话说的很耐人寻味,李毅想要什么,你偏不给他什么,要不然你也像我这样每天喝茶观书静听风云?

    徐仁寿抬了抬眼皮看了眼忙着对付螃蟹的李毅,抱拳道:“老臣遵命!”

    李毅一手捏着蟹钳,一手拿着酒杯,倒是吃的不亦乐乎,“这方面你就得和洛大人学学,审时度势,在规矩之中寻求存身之道。”

    洛林也喝了杯桂花酿,笑呵呵道:“陛下这就错啦,老臣并非左右逢源,而是在朝廷的底线之上,也在边缘行走,虽说步履维艰,但只要坚持下去,始终能到达彼岸。如今老臣早已停船,后辈们也奋勇向前。”

    李毅想了想,嗯了一声,痛饮一口酒,满是蟹黄的油手随意地往衣服上抹了抹,“酒也喝了,螃蟹也吃了,朕就先回去,你们两个慢慢享用。”

    出了书房,司马福康撑开伞,李毅双手负后,帝王威严尽显。

    “不用送了,朕还记得路。”

    李毅如此说,两个老人倒也不再坚持,弯着腰等李毅走远才重新站直。

    洛林伸手接了几滴檐下雨水,“要变天了...”

    徐仁寿呼出一口浊气,“为何如此说?”

    洛林弹指水花,“这些天以来,很多公卿都把各自后辈送到边军之中,一旦将来西蜀平定,有了这层军功在身,以后自然是前程似锦。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陛下不在乎他们这样做,但唯独仇恨这种不劳而获的行径!打仗是武将的事,治国安邦是文臣的是,如今他们把这个顺序搞反了,美名其曰参军主簿,随军参谋什么的,可能拿起战刀杀上一两个逆贼?估计连战场什么样都没见过吧...这群人里,以门下省官员子孙后代最多,其次是你中书省。由于我尚书省如今动荡不定,倒没几个如此做的官员。要不然...今天陛下提着螃蟹去的是你徐府,而非我洛府!”

    “那两只螃蟹你一定要吃完!这可是瑾辰那孩子用命给你换的!”

    听完洛林所言,徐仁寿不知不觉中惊出一身冷汗,论揣摩帝心,洛林的确比他高出许多。

    洛林迈头看了眼徐仁寿,继续说道:“想吃螃蟹...有些人一口崩掉大牙,有些人一口便咬到蟹黄!王鹤拉拢百官,自立门户,只是还没下嘴罢了,上次杨孟君把林志安打的半死,陛下连个口头责罚都没有,那些门下省官员所联名上书的弹劾奏折,无一例外全被陛下丢出了御书房,这便是第一次警告。这次的螃蟹...便是第二次,只要王鹤,亦或者说门下省敢下嘴,一口老牙肯定是保不住了。这可比林志安的肌肤之痛更加痛彻心扉!徐大人啊,咱俩以前是斗,但现在不一样了,没了利益冲突,我们就是至交老友。听我一句劝...等西蜀事了,给后辈们让路吧。”

    徐仁寿对着这个曾经的政敌,如今的老友,深深躬身。

    洛林受了他这一礼,“陛下最喜欢的文官,不是咱们几个老家伙,也不是东方玄机这个头角峥嵘的后辈,而是西蜀孔昭!尚书省由东方玄机接手,你中书省由孔昭执掌,天下太平!至于门下省...我不说你也懂。”

    徐仁寿拢在长袖中的老手不停颤抖,他自然懂洛林的意思,想必...西蜀平定之日,便是门下省覆灭之时!

    为何?他们早年共同铺展的那副江山画卷,已然到了该提笔书画的地步,墨汁从哪里来?一个郑夫秀怎么会够?

    徐仁寿嗓音沙哑道:“洛大人,那螃蟹...给我分一半!”

    洛林哈哈大笑,“都给你!如今我都辞官了,还吃什么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