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453章 南唐,江南

    自从世子殿下当日在金銮殿外打的一个三品大佬差点身死,距今日已经连续两日没有早朝了。满城民众不仅猜测,是不是陛下爬咱们殿下再打废一个,因此才不敢让他去?

    各种说法众说纷坛,有的还说世子殿下已经走了,毕竟泸州还在打仗嘛。也有的说世子殿下带着琼珠郡主乘鹤周游呢,毕竟当日七夕的时候杨孟君和洛清怡那一跃着实震瞎了太多人的眼球。

    当然,最有板有眼,也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咱们世子殿下根本就懒得去上朝!

    这一日,消失在世人面前两日之久的杨孟君,终于踩着晨光身着蟒袍从武科巷走了出来,径直朝着宝和殿方向而去!

    他所过之处,不管是驾马车而来的文官,还是策马而驰的武将,纷纷驻足注视,静静等着步行的杨孟君走远后他们才敢动脚。

    人人心惊胆战!

    虽说杨孟君和洛派一脉相承,说是一家人都不为过,但真当自己面对着一身看似干净却血迹斑斑的蟒袍时,没人觉得这个年轻人会念及情面而对自己有所容忍。

    尤其是...这件蟒袍更是从前朝王爷,后来的一国之君身上脱下来的!当初叛乱的五王,已经有两人直接死在他的手中。

    “今日的早朝...又不平静了。”

    ......

    杨孟君这次倒是没有站在文官之首,而是对着张定远温和一笑,张定远也不是傻子,对着他做一个请的手势。

    等他毫不客气地站在武将之首的时候,李毅微不可查地轻出了口气,满堂公卿也开始朝拜。

    先拜李毅,再拜杨孟君!

    对国君是三叩九拜,对杨孟君是三躬身!

    行礼毕。

    杨孟君直接走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今日特来向朝廷辞行!”

    满堂公卿心里一颤,就连三公也心有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别人不知道边境战事,他们能不知道?短时间内根本就打不起来!那为何他既然不远数千里回来,又为何匆匆而去?

    李毅并没有常人预料之中地那般惺惺作态,而是凝重说道:“的确,虽说暂时泸州城按兵不动,可兵法诡谲多变,战事一触即发!虽是都有再次兵戈相向的可能,爱卿早日回去主持大局,不仅朕心安,南唐子民亦可心安!”

    听李毅如此说,满堂公卿齐齐望了眼高坐龙椅上的九五之尊。

    咬文嚼字功夫不输杨孟君杨家枪法的黄紫大臣们,非常敏锐地把握到了李毅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毅不再称“大唐”,而是自称“南唐”!

    是不是可以说,从现在起,李毅已经放下所有面子,真正准备参与到群雄逐鹿之中,而杨孟君便是他手下最大的依仗?

    要面子的皇帝不可怕,毕竟他还有所顾虑,可只要里子不要面子的皇帝...

    百官们心里已经开始了掂量,李家杨家再次同进退,共荣辱的时候...在这种新的局面下,该如何火中取栗,又该如何保全自己,保全家人?

    就李毅这一番话,甚至比前日杨孟君把林志安打的半死还要震撼人心!

    十年前的南唐,不仅要受北方齐国之扰,还要提防西蜀赵星河之犯,更有岭南南诏两条伺机而动的参天巨蟒。朝中党派之争,军权之争。可谓是内外皆疮痍满目!

    自从杨孟君来了之后,李毅对政治的态度立马来了个大转弯!交付军权于武将,分裂朝臣,收拢大权。

    林志安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朝堂上所有还沉浸在十年前国情的所有大臣们!因为李毅转弯太快,那些来不及跟着转弯的公卿们,迟早会被甩下去!而这种大臣不分党派,只是跟理念和思想有关。

    林志安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第二个!

    想抽身而退?可以,但也要跟上李毅的思路才行!所以洛林主动辞去当朝右丞相。

    而直到今日,众臣才发现,南唐这辆巨大马车,其驾车的人不知不觉已经多了一个杨孟君,还是和李毅同心协力的杨家镇国公!

    司马福康眼珠子转动,人生百态尽收眼底,他心里叹了口气,有喜有忧。如果说最了解李毅的人是谁,袁太平算一个。另一个便是这个整日侍候皇帝陛下十数载的大公公了。

    他喜的是,南唐终于复国有望,没了君臣猜忌,朝野上下也清净一空。忧的是...李毅这次赌的实在太大了!不仅赌杨孟君的忠心,更赌上了整个李家天下!赌赢了,天下人心都是他的,赌数了...天下姓杨!

    司马福康扪心自问,抛开所有问题,只说杨孟君本人,整个朝堂之上,没有人比他更忠心于大唐!

    可现在皇位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待他日之剩一步之遥的时候,他会不会迈出那一步?

    十万扬威军,十万征南军,八万戎敌军...大唐半数兵戈已经尽操杨家之手!而且这二十八万兵队还是整个南唐最精锐的二十八万!

    杨孟君收回揣摩的思绪,抱拳道:“多谢陛下!”

    李毅嗯了一声,“爱卿走的时候朕也就不给你行饯别酒了,但朕不会忘记你为我朝做的一切事!”

    杨孟君舒了口气,“臣定不负皇恩!”

    说罢,杨孟君缓缓转过身来,看着满堂神态各异的公卿,轻飘飘丢下一句“告辞”,大步迈出金銮殿!

    “告辞”,而非“告退”!

    满堂公卿面面相觑,只留下一声奈何而叹。这次再也没有人胆敢站出来职责他不懂礼数,不晓纲常。他也不是当年的白衣少年,也不是初出茅庐的龙骧将军,而是整个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镇国公!

    作为镇国公,只有他职责别人的份,谁敢说他半句闲话?

    李毅看着他步履坚定的背景笑了笑,他心里明白,等下次杨孟君再上朝时,想必西蜀已经平定了吧...而今日,这些大臣们就算再驽钝,也会跟着自己转弯了。

    李毅虽然不掌兵,不懂兵法韬略,和其先祖高祖皇帝比起来在这方面的确差了很多。但其执政治政已经不输历代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