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434章 上殿

    世子殿下回朝的消息如同狂风一般卷过江南。

    扬州,姑苏,金陵,临安等等,每一城一地都把目光放在了大将军府上。甚至每天清晨天还没亮的时候,便有很多家仆模样的小厮堵在御道前,静等杨孟君上朝。

    奇怪的是,到今日为止,杨孟君露面已经三日了,只有第一天的时候去了一趟洛府,其余时间便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辅国将军府也平添了好多披甲守卫。

    今日是第四日,一辆马车缓缓驶过御道,直入皇城,有人更是认出了那辆出自大内的马车,不仅浮想联翩。

    收到司马福康已经回朝的消息后,杨孟君无声一笑,掂量着手里的那块桃木腰牌。

    “小天师,准备好了么?”

    张清扬取下上善交给杨孟君,“杨大哥,你来开启吧?”

    杨孟君点了点头,并没有着急动作,而是联想一遍。

    过了半晌,他才说道:“不管这里面有什么,你我都不可声张!”

    “嗯!”

    两块桃木腰牌把剑柄夹在中间,严丝合缝。杨孟君缓缓扭动,剑柄处传来一声脆响,紧接着剑柄和剑身脱离,也露出了里面的机关。

    一张泛黄古旧的宣纸掉了出来,除此以外再无他物。

    把上善再次合并起来,杨孟君皱眉看着这张充满了岁月气息的宣纸,“就一张纸?”

    小心翼翼地展开来看,杨孟君越往后看眉头皱的越深,最后更是怔怔出神。

    这张宣纸上只有不到百字,甚至连什么秘密都没有。只是说了要让持剑者和启剑者去一个叫做楚王陵的地方...

    楚王陵...

    三百年前大楚失其鹿,群雄逐鹿中原,大楚朝廷名存实亡,最后也成了群雄中的一员,其掌舵者降位为楚王。之后李氏一族得了天下,应杨家初代镇国公的请求,并没有对楚王一脉斩尽杀绝,而是囚禁在金陵城外一处山林里,之后楚王毙,其陵墓也在那处世人再也寻不到的山中。

    文贤阁虽有记载,但具体位置却不甚明朗,只是给了一个大致的坐标而已。

    杨孟君自然知道这个楚王是谁,也知道他的陵墓大致在哪里,但他实在想不明白,武当掌教真人和楚王又和自己究竟有什么联系?

    他郑重地收好宣纸,沉吟道:“小天师,待朝中风平浪静之后,你我再去楚王陵一探究竟!”

    夜幕已深,杨孟君房内依旧灯火通明,他披着袍子坐在桌旁翻阅着兵书,看的津津有味,一场场经典战役在脑海中流过...

    过了许久,他才略显疲惫地揉揉眉心,一盘算才终于想法,原来...明日又是一年七夕节了。

    ......

    南唐历太初六年七夕节,镇国公世子杨孟君平生第一次上朝!

    今日皇城门前依旧被堵的密不透风,一些住在城内的达官显贵为了着实到殿也不得不杀出一道“血路”,奇怪的是,御林军只是拦在哪里,也并不驱散民众,甚至也不担心这里面会不会有杀手。

    离早朝还有半个时辰,武科巷尽头缓缓出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只见杨孟君黑金蟒袍贵气逼人,也风流倜傥。左腰佩一把古朴长剑,而非世人猜测的那般悬挂镇国刀。右腰简单地挂着一块双环玉,敲击之间琳琳朗朗,让人心神摇曳。

    而那小的身影,却是辅国大将军吴冲之长女,吴晓雯。

    两道身影越来越清晰,直到众人面前经过时,那些不知到底有个目的的民众,才缓缓回过神来。

    再望时,杨孟君已经走进皇城城门。

    宝和殿之下,看着眼前台阶,杨孟君蹲下身子,“晓雯,你想不想进去看看?”

    吴晓雯嘟着嘴巴,颇为委屈道:“不想去,每次来这里,皇帝爷爷就要用他那胡子扎我,可不舒服了。”

    “哦?你还真来过?”

    “嗯呐,不过都是姨娘们有时候带我来的。”

    杨孟君站起身子,肩头猛然被人一拍。

    “回来这么多天了,也不去找我?”

    他转身,却见一张风华绝代的娇颜,同时也舒了口气,“原来是梓媛啊,你怎么来这里了。”

    徐梓媛亲切地抱起吴晓雯,“陪爷爷来上朝,他已经进去了,我就在这里等着。”

    杨孟君没有跟他过多寒暄,“晓雯呀,就和你徐姨娘在这里玩一会儿,干爹就先去啦。”

    谁知道吴晓雯头点的如捣蒜,“去吧干爹,我可喜欢干娘了。”

    “又...又一个...干娘?”

    徐梓媛脸上顿时浮起两朵红云,“小鬼头,是姨娘!不是...还不是干娘呢。”

    吴晓雯只是傻笑。

    杨孟君看着徐梓媛,轻声道了一句谢,拍了拍衣袍,左手按住剑柄,转身踏上台阶...

    “镇国公世子殿下到!”

    随着宫御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两旁禁军甲士齐齐单膝跪地。

    杨孟君并没有说什么“平身”,而是一步一步踏了上去。

    按时间来看,此时正是早朝开始的时间,杨孟君没有早到一分,更没有迟到一毫。

    不过以李毅的心性,估计此时殿内一众公卿也行过了大礼,只等他来上朝了。

    随着杨孟君出现在李毅视线内,李毅眯眼看着这个见面次数屈指可数的年轻人,轻轻扯动嘴角。

    满堂绯紫神色各异,有的板着脸,有的喜上眉梢,有的古井无波,也有的老怀宽慰。

    杨孟君步履坚定,一步步都好似踏在这群人的心坎里。

    “臣,杨孟君,参见陛下!”

    只是简单的抱拳躬身...

    李毅脸色却是大喜,以一种看着出色晚辈的目光看着杨孟君,他站起身子,伸手示意道:“爱卿不必多礼。”

    杨孟君站直身子,“谢陛下!”

    他用眼角余光撇了撇,武将班列之首依旧是御林军统领兼禁军统领张定远,文官班列之首却是换成了王鹤。

    没想到“抱病不出”的王鹤今日竟然也来了早朝。

    杨孟君心里冷笑一声,施施然地走到王鹤身前站定。

    文官序列前几人谁不是公门休养比天高?王鹤,徐仁寿,郑夫秀等等,几乎看不出脸上有何神色变幻。

    而杨孟君这一站,其意也耐人寻味,李毅只是眼里闪过一丝隐藏极好的快意,颇有哭笑不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