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425章 茶杯

    王阳宁想着嘴巴呆滞许久,一言未发。

    杨孟君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紧张,这鹿王也是罪魁祸首,敌国奸细而已,也算死有余辜。”

    “殿下说的是!”

    这一抱拳一躬身,王阳宁彻底臣服了。

    “走,带我尝尝你们天泉山庄的天泉茶!看到底值不值黄金万两。”

    听到杨孟君又一次提到黄金万两,王阳宁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天泉山庄也算别有洞天,前前后后九进九出,每一处院子也各有其景致特点。能有这么一栋庄园,再养上四五个娇妻美妾,啧啧...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边走着,杨孟君边叹道:“想当年,我和吴冲刚到临安的时候,在永南巷那个小院子里,便是这辈子自己的第一个真正的家。本来我以为是洛阳城外吴家镇的那个院子,有爷爷,有玩伴。可现在才明白,关山难越,谁悲失意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那个和爷爷一起生活的院子,只是我人生的*罢了,算不得家,也可以说是暂住而已。哪怕后来吴冲受封辅国大将军,工部也给他建造了一座大将军府,也在里面住了几年,可我没事还是喜欢在永南巷小院里坐着喝上几壶酒。”

    南宫扶苏回道:“也是,你刚到临安时,举目皆尘客,没有一个朋友,也没亲人。看的是最真实的面孔,过的是最真实的生活。辅国将军府,来往皆权贵,人人皆走兽罢了。”

    杨孟君哈哈一笑,“这你就错了!谁说我刚到临安的时候没朋友,我家清怡就是那时候认识的。我现在还能想起来,当时我和吴老哥瑶姐姐,在临安城内思北河上凭船观雨,感受烟雨江南盎然的古韵,也是那次第一次见到了清怡。后来去洛府,算是第二次见到。”

    说到这里,杨孟君嘴角不由轻扬,一抹暖人的笑意悄然浮上眉间。他想到两人真正相识的场面。

    “喂,咱俩拜把子好不好?”

    “啊?拜把子?什么拜把子?”

    “就是义结金兰啊。”

    “额...好啊。”

    “义结金兰就是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对不对?”

    “好...好像是这样。”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是不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没错。”

    “那是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啊?!”

    “啊什么呀,是不是嘛。”

    “是...是。”

    曾经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如今已风度翩翩。而两人也相隔千里,不知何时能再现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悠然场面。

    杨孟君说道:“当时在洛府玉华亭内,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有朝一日能有这么一栋宅子...诗酒书茶,一日,两人,三餐,四季,”

    南宫扶苏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拍了拍他的后背,“放心,肯定会有这一天的!”

    而后,他又玩笑道:“如果你以后嫌累了,就把扬威军给我带,我替你镇守塞北!你呢,就和琼珠郡主过着你们想要的日子,等你们儿子长大了,让他去塞北找我,我再把扬威军还给他。”

    杨孟君当然知道他这是玩笑话,会心一笑,“好,一言为定!”

    后世的史书记载,一言为定,最后可能也是一语成谶!

    ......

    最后一重院落,王阳宁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颤抖着手打开大门,放眼望去,最高处有一大殿,殿下有一片连绵数十丈长的台阶。而殿前阶上,却有一个老人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水。

    明明是他一个人,但他身前木案之上除了一座只有富贵人家才摆的起的铜炉之外,却放了两个青瓷茶杯。这两个杯子也不尽相同,老人端起饮茶的那一个,却是紫砂杯,而他对面的那一个,却是白玉为料,上着天青色素描的白玉青瓷杯。

    两个茶杯,一如老人和台阶下那年轻男子身上所着衣冠。

    杨孟君认出了他,眯了眯眼睛,隐晦地给南宫扶苏递过去一个眼神,又把红漓给他,而他自己按着剑柄独自一人缓步登上石阶。

    一个老人坐在上面,一个年轻人又在下面。

    老人着正一品紫裳,年轻人着天青色公侯蟒袍。

    老人拿着龙头拐杖,年轻人按着古剑剑柄。

    王鹤轻轻地咂咂嘴,如同一个普通长辈般,和风细雨道:“殿下来的正好,这天泉茶啊,煮到现在才算出味。”

    杨孟君无声笑了笑,“见过王大人。”

    王鹤随意地拱拱手,“见过世子殿下,殿下请坐。”

    杨孟君倒也不客气,拉开椅子果断坐下。

    “都是一家人,就不要那么多规矩了,随和点好,殿下也喜欢,不是么?”

    杨孟君听懂了他话里暗藏的隐晦意思,针锋相对道:“是随和点好,茶我就自己倒了,不用劳烦王大人。”

    王鹤的意思是,王阳宁跟他是一家人,规矩不规矩的不重要,你放我一条道,我给你修座桥,大家皆大欢喜嘛。

    而杨孟君话里隐意是,“这样做好是和好。但轮不到你说了算,本殿下自有主张。”

    王鹤不愧是公门修养数十年的铁打功夫,老脸上笑意不减,主动对着杨孟君举了举杯子,“敬殿下!殿下一朝出世,只用八个月便覆灭了韶国伪政权,老朽佩服!”

    杨孟君也举杯,一饮而尽,“此乃东方玄机之谋,本殿下也就带兵打打丈而已。”

    “诶,话不能这样说。哪怕东方大人胸中再有韬略,不一样得靠殿下才能发挥出来?”

    杨孟君又给自己倒上,满口茶香。

    “没错,所以呢。这次也一样。”

    王鹤面皮微凝一瞬,立马又恢复正常,“哦?殿下带的不是扬威军铁骑?”

    “哪里哪里,扬威军自然要正面对抗蜀国叛军,怎可轻易出动?这一千铁骑,是玄机阁麾下的。这次呢,依旧是东方玄机出谋划策,本殿下付出行动。”

    王鹤点了点头,叹道:“厉害!有东方大人和殿下在,大唐复国无忧了!”

    杨孟君看似轻描淡写道:“的确,只是...如果像天泉山庄这样的组织再少几个,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