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330章 莫问天涯归路

    四方城头战火四起,哀嚎声杀喊声彼此起伏。大年初一这天,罗汉城内的平民刚刚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转瞬便要经历一场生离死别么?

    方圆凌空盘旋几周,最后落在杨孟君身旁,张清扬迅速汇报道:“突围逃跑出去大概有数百人,几乎全部是绿巾军,城内两个军营更是空无一人。”

    杨孟君吁了口气,点头道:“三弟四弟,你俩召集城内一些德隆望重之辈,好生安抚一番。所有龙骧营虎威营甲士不得私饶民宅!去城里军营补充些补给,休息一夜,明天继续进军!”

    “遵命!”

    “遵命!”

    麾下一位位百夫长领命前去布置,杨孟君任然提着那壶酒,笑道:“方玉峰肯定知道咱们已经进军湿罗城,只不过罗汉城的战事他现在肯定还不知道...”

    南宫扶苏皱了皱眉,不解道:“你意思是...?”

    “要不我们现在抽出一半精兵,星夜奔袭湿罗城,趁他们还没反映过来就摸进去!”

    “这...太冒险了吧?”

    杨孟君慰然道:“我提议夜袭罗汉城的时候你们不也都觉得冒险?最后还不是成了?”

    南宫扶苏依旧坚持己见,劝道:“这不一样,就罗汉城这点兵马,又有小天师助阵,打不过随时可以走。要是深入湿罗城,左有方玉峰,右有韶国朝廷...他们两方谁不狠死咱们?到时候可是真的插翅难逃了。”

    杨孟君拢了拢衣袖,清冷夜风吹在身上,虽是身处南疆这种四季如春的地方,可还是有些由心而发的寒意,“咱们这趟去是危险了些,甚至比我当初流亡冥蟒群山还要来的九死一生,但只要咱们成了,龙骧虎威两营肯定会少死很多兄弟!他们毫不犹豫地就跟了咱们,咱们怎么说也得为他们负责不是?最不济,待来年开春的时候,那些倚门回首的小娘等来的是一封万金家书,而不是马革裹尸还的噩耗。”

    南宫扶苏使劲揉了揉脸,方天画戟猛然往地上一砸,“干他娘的!大不了一死嘛?死不了还能抱个美人归!孟君,这次要是有啥出风头的事儿千万别跟我抢,你都有倾城琼珠两位郡主啦,该给兄弟们考虑考虑了。”

    杨孟君拍了拍他肩膀,笑意玩味,说道:“成!要是咱们破了湿罗城,城里小娘任你挑!兄弟们给你起哄。”

    夜半无人私语时。

    杨孟君南宫扶苏两人率一千两营精兵悄然无声地出了罗汉城,头顶是那只从武当而来的白鹤...

    这一千人,皆是两营中百战骁勇之士,整齐划一地唐军战甲,腰间佩唐刀,坐下矫健骏马,有手提长枪者,也有手提战戟者。

    李青李迩叁奉命坐守罗汉城,等待后方南宫策和东方玄机所领地唐军主力接手。

    四野无人处,杨孟君停马驻步,回首望去,心里幽幽一叹,朗声道:“兄弟们可能并不知道在下为何深夜带你们出城。实不相瞒,咱们这趟出来,正是要以千骑之力破韶国,直取贼都湿罗城!”

    顿了顿,杨孟君嗓音中充满悲怆意味,继续说道:“但是...这也是一条荆棘满地的血路,也是一条九死一生的不归路!我们之中,甚至很多兄弟都再也回不去了,再也看不到大唐中兴的那一天...”

    杨孟君长出一口气,“但我给你们保证,如果真要死人,请让我杨孟君第一个死!这...是我身为杨正平之孙的骄傲,也是我身为杨家嫡系传人的责任,更是我身为当代大唐镇国公的使命!我只能给兄弟们保证,只要这趟能活着回来,将来你们人人都是扬威军之人!此生更不悔入龙骧营!”

    “为了我们大唐的荣耀,为了我们身后父母从此脸上能有由衷笑容,为了我们妻子不悔嫁给你,为了我们儿子以后能手捧圣贤书,登临天子堂!所以,望诸君奋死血战,为我们扬威军正名!”

    这一番话说的慷锵有力,感人至深。虽说众人对杨孟君身世传说也早有耳闻,可今日听到他亲口承认,更是一种无以复加难以言表的振奋!

    杨孟君环望一周,一声嘹亮的剑鸣顿起,只见他右手紧握龙鳞,在左手掌心悍然一划。血掌指天,“我杨孟君今日以杨家历代列祖列宗之名气势,此生定不他负大唐,不负子民,不负扬威军!愿为天下子民而战,死亦无憾!”

    一千甲士怔怔地看着他,有些感性之人甚至已经热泪盈眶。

    南宫扶苏也抽出腰间唐刀,怒吼道:“大唐,抽刀!”

    “抽刀!”

    一千大唐男儿,人人抽刀!

    继杨孟君之后,南宫扶苏也以刀破掌,斜指苍天,“我南宫扶苏今日也歃血起誓,此生定不负大唐,不负子民,不负扬威军!愿为天下子民而战,死亦无憾!”

    “歃血立誓,不负大唐,不负子民,不负扬威军!愿为天下子民而战,死亦无憾!”

    这一声声怒吼,震散了浮云,拨开了明月,也惊飞了鹊鸦,拂开了清风。回音激荡在寂寥原野,久久不歇。

    就在这一刻,杨孟君终于感受到了当年杨正平辛苦征战的苦衷,亦或是感受。也终于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了。

    这种感觉当年在洛清怡身上也感受到过,不同的是,他和洛清怡在一起的时候,是觉得身旁终于有一个能和他一起笑看云卷云舒的人。而今日的感觉,却是觉得身后总算有了一群支持他直面惊涛骇浪的兄弟!

    不管前路是刀山火海,还是草长莺飞,有一群人一起面对,总比一个人面对要舒适惬意许多。

    不管是王鹤担心他风头太盛盖过王熠宁,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对其怀有杀机,也不管李毅是否担心他将来功高震主,重复大唐三百年以来的状况,或者担心他不再像杨家历代列祖列宗那般一心为国为民而对其生死犹豫不决。

    不管怎么说,杨孟君从这一刻起,终于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也明白自己到底肩负着什么。就像他说的那样,为大唐,为子民,为扬威军!

    莫问天涯归路。

    自从五年前白衣出洛阳,到去年青衫出临安。他就已经踏上了另一条路,一条天涯归路,也是一条不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