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302章 秋风卷珠帘

    除却“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深闱以外,李甫还注重培养读书种子,在三省办公台不远处建造一座“养士之地”,号称“黄门院”。这个“黄门”和统称太监的“黄门”不一样。黄门院就好比临安国子监翰林院一般。

    其中不参政,不谏君,一心闭门研究学问的号称“大黄门”,而那些有名臣之风,理学之实的便号称“小黄门”,还有一些类似于国子监学子这样的人物便称为“黄门郎”。

    如果用南唐制度来两相对比,其中大黄门相当于翰林院大学士,也就是郑夫秀的位置高度,再往后以此类推便可。

    和南唐国子监的循规守矩不同,黄门院更加随性自然一些,也就导致了众学子醉酒当歌,执笔绘江山,叹红颜易老者比比皆是。

    那老人撑着纸伞一步步走到黄门院里,入门后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桃林,梅林,寓意“桃李满天下”,再往后便是一座座鳞节栉比的恢宏阁楼。

    在一栋挂着“枫月阁”牌匾的学宫下停步,李甫看都没看直接把纸伞向后一摔,掌印太监忙不迭的接住,亲自用蟒袍细细擦干,好像这几文钱一把的纸伞比自己身上这件官袍都来的珍贵。

    李甫笑呵呵的推门而入,顿闻一阵杏花村酒香,其中还夹杂着一声声叫好。

    一士子醉酒狂歌,醉意阑珊,吟道:“剑指沧澜问青天,我辈何日赴云中?风云际会腾飞时,不报家国又何思?”

    蹒跚着脚步,这学子质问满座同僚,“不报家国又何时?又何时!”

    门外顿闻击掌声,而后一个老人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满堂年轻人神色大惊,连忙跪地高呼“万岁”。

    只有那大醉吟诗士子依旧提壶痛饮,丝毫没有注意到同僚的异常。

    李甫使劲抽了抽鼻子,笑道:“都起来吧,你们该怎么就怎么,不要在意朕。”

    话虽如此,可谁敢对其毫不在意?对他身上那袭九龙裘衣毫不在意?

    满堂士子还是依言平身,敬畏的看着李甫。

    “这酒是杏花村吧?没想到却在这里能一饱口福。”

    身后掌印太监一边夹着纸伞,一边上前给李甫倒上一杯。

    满饮此杯,李甫咂吧咂吧嘴,盯着酒杯轻皱眉头道:“酒是好酒,朕怎么就品不出味呢?想来是着实没这个天分吧。要是杨正平那老家伙在此,估计只闻上两鼻子就会给个‘清冽香醇,余韵留香’的评语吧?”

    众学子对视一笑,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可那醉酒狂歌的士子却不买账了,大咧咧道:“如此好酒,岂能给你这个糟老头子饮之?”

    满堂再次寂静了下来,只闻门外雨打芭蕉之声,风卷珠帘之音。

    李甫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坦言道:“的确,老头子我酒品着实不咋地,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被杨正平老家伙用两壶几文钱的劣酒忽悠,还愣是喝出了琼浆玉露的感觉。”

    那士子嘴角轻蔑一笑,又出狂言,说道:“黄门院乃天子御批读书之地,岂容你这等苍髯之人来此?还有这等不能人道的太监?”

    最近哪句骂人的话最流行,最风靡一时?当属杨孟君当时怒骂李景那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满堂学子呼啦一声再次跪下,落针可闻。

    掌印太监刚要出言呵斥,却被李甫伸手挥退。

    老人开怀笑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你倒好,却是倒了过来,醉着的时候傲古绝今,好像天下大事唯你一人说了算。”

    没想到这老人也能吟诗作对两句,醉酒士子嘿嘿干笑两声,主动给李甫倒满一杯酒,道:“先前是在下鲁莽了,凭一杯酒给老丈赔个不是!”

    李甫摇了摇头,接过酒杯道:“我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了,没那么多讲究。”

    说着,他直接把酒杯递给了身后掌印太监,道:“你刚才出言辱他,是该给他赔个不是。”

    这士子笑着上前,给掌印太监躬身行礼,不经意间瞥见他腰上挂着的一串羊脂玉佩。连连叹道:“这么名贵的玉佩,给一个太监佩戴,可惜了!可惜了!”

    有撇了撇他腋下夹着的纸伞,醉意陶然道:“太监嘛,夹着几文钱的纸伞才像回事。老丈,您说是不是啊?”

    李甫哈哈大笑,“是极,是极。”

    说着,李甫取下那串价值连城的玉佩,在他眼前晃了晃,道:“你喜欢?”

    士子毫不犹豫的笑道:“喜欢!君子好玉是古风,如此美玉,哪有君子会不喜欢?”

    李甫点点头,又拿过纸伞,略有感怀道:“这玉佩呢,朕此生也送出去了不少,可这纸伞嘛...整个洛阳城也只有一把,如果让你二选一,你选哪个?”

    虽然醉酒,可本能还在,这士子毫不犹豫道:“玉佩!不不,都要行不行?”

    李甫朗声大笑,亲自把那块玉佩系在这士子腰间,旋即又送出纸伞,笑道:“你们都起来吧。”

    掌印太监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眼李甫的背影,他丝毫不会怀疑,如果那士子选择纸伞后的结果...

    带着掌印太监到了门口,李甫淡然道:“只要你们胸有安邦之策,腹有定国之谋,朕就容得下你们恃才傲物!”

    待众人回过神来,再往门口望去时,已经没了那个权倾天下的老人,只留下摇曳不停,叮当作响的珠帘。

    也不知是老人拂动珠帘,还是秋风卷过。

    秋风卷珠帘,叮叮当当,叮叮当。

    那骤得富贵的醉酒儒生爱不释手的把玩着名贵玉佩,那把天下第一无二的纸伞反而冷落在一旁。

    丝毫不知自己已经从鬼门关转悠了一圈又回到人间。

    满堂学子顿时炸开了锅,这是何等天恩浩荡?谁人不知当今齐帝是天下一等一的乱世枭雄,哪怕放在一朝之末都是能延续王朝一代寿命的圣主明君!

    看着他的眼神也没有了最开始如同看待死人般的冷淡,反而极为炙热,艳羡讨好不绝于耳。

    只有一个儒生缓缓拿起那把微湿纸伞,轻轻的打开,撑起一片晴空。这但动作自然与满堂讨好声“格格不入”,但他丝毫不觉得又任何不妥,只是有些奇怪地黯然一叹,也不知道究竟为何。是在感慨陛下老了,还是在感叹满堂同僚只是一些趋炎附势之辈?

    这人合上纸伞,走到那醉酒狂生身旁,捣了捣他后背,冷淡道:“嵇兄,这伞可愿转让给在下?”

    嵇姓狂生毫不在意道:“成!用一壶杏花村来换。”

    徒步走在皇宫屋檐下,李甫淡淡问道:“那把纸伞最后如何了?”

    身旁立马有一影卫现身道:“先是被那人冷落,之后有一士子缓缓撑伞,用一壶杏花村换走了纸伞。”

    李甫哈哈大笑,道:“吾中原总算还有能撑伞之人,也不枉朕大费苦心兴建黄门院,提拔读书士子!”

    “传旨,赏此撑伞之人金一千,江南美玉一块,执礼部郎中,封小黄门学士!”

    那影卫汇报完便再次悄无声息的退去,却是司仪太监躬身道:“遵旨!”

    没多久,另有内侍来报:“启禀陛下,秦敬山求见!”

    李甫嗯一声,不咸不淡道:“叫他去御书房侯着。”

    把天下十大名将毫无顾忌的晾在一旁,他却伸手接住一抔水珠,凝神一阵,五指轻弹之间水珠如同烟花般散尽。

    他身后宦官含糊不清的听到李甫自言自语道:“杨正平,天下大势也的确如你所料一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管分也好,合也罢,怎么就绕不开你杨家呢?也罢,就让我这个老友用亲身实践向世人验证你说法是正确的。”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此,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