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255章 南宫扶苏

    杨孟君凝神静听,神情微震,道:“三弟,四弟,可有听到马蹄声?”

    有酒,李迩叁也神采奕奕起来,道:“的确是有,听这声音...怕是不下百骑啊!”

    有了吉州之事,杨孟君顿时打起万分小心,道:“警惕一些,南荒少人烟,多流寇,这马蹄声沉重如奔雷,一听就是有组织的,怕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李迩叁没由来的叹口气,慢悠悠的取下腰间佩剑提在手中。李青更直接,长剑出鞘已有三寸。

    看了眼依旧坦然自若的东方玄机,杨孟君道:“三弟,如果真有血战,一定保护好东方!咱们可以出事,东方必须安全抵达柳州前线!”

    抬头看了眼神色坚定的杨孟君,东方玄机缓缓起身,道:“不用保护我,顾好自己就行。”

    没有回话,只留给他一个看起来瘦弱,却异常有安全感的背影。

    远处终于有一道黑影闪过,远远望去,却是一个身披精良战甲,座下一匹乌黑骏马的将军率百骑来此。

    尤其是那百余骑兵,虽然也披同一制式皮甲,却并不是南唐官方士兵那种制式模样,最让杨孟君感到不安的便是这百余骑并没有一面旗帜...

    当年大唐立国之初,应高祖皇帝之术,杨家先祖杨天池亲编撰《唐国九道百州将命兵行》一书,为天下兵马制度改革。其中有一条便是,“十伍行兵,当立校旗。百什行兵,当立令旗。千夫行兵,当立将旗。万军行兵,当立帅旗。十万以上,无大纛不得出。”

    杨家先祖编撰的行军管理制度,也一直传承到现在,虽说如今五国林立,可很多行政之命依旧沿袭大唐旧法。可如今眼前这支百人队伍却连一面令旗都没有,实在诡异。

    这样一来就只有两种解释,要么是山野流寇,要么便是不服教化的蛮子兵。

    近了,杨孟君才看清了这支军伍具体模样。为首那将军手提一杆长戟,一身铠甲熠熠生辉,一看就不是凡品,坐下战马更是高昂马头,充满凶悍的意味。

    那将军举了举长戟示意停军,军阵离杨孟君几人之间距离不多不少正好三十丈。

    满腹狐疑。三十丈,是大唐旧礼中的一种。从此人表现来看,这番细节明显是在主动示好,但也不排除先礼后兵的想法。

    此人翻身下马,一把取下覆面战盔,把长戟插在战马旁,只身走了过来。

    如果说杨孟君四人中皮囊最好的是李青,那此人的容貌便不输李青多少。

    杨孟君虽说长相俊秀,眉眼清朗,尤其是淡然一笑时偶现的两个小酒窝很能醉人。李青却是五官精致完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的正是他这种人。而李迩叁和杨孟君也差不多,属于百里挑一的那种。

    来人并不像他们三人这般唇若涂脂,眉清目秀,略带这江南男子淡淡烟雨气。

    此人一双细长丹凤眼凌厉逼人,剑眉更是平添一抹硬朗。皮肤古铜色,精悍雄壮。

    杨孟君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人策大马,持长戟绝对不是摆摆架子而已,而是真的杀过人!

    此人定睛打量了一番四人,略带试探的行礼道:“敢问几位可是杨孟君杨公子和东方侍郎大人?”

    杨孟君和东方玄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不解,回礼道:“在下正是杨孟君,不知兄台是...?”

    闻言,此人神色大喜,毕恭毕敬再次行礼道:“在下乃韶州总督南宫策之子,南宫扶苏。久闻杨公子大名,神往已久矣。今闻杨公子出临安远奔天南,更是在吉州青衫赴酒会,徒留满袖梅香。在下算算公子行程,今日也差不多该到韶州一带了,特此不请自来,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不待杨孟君回话,东方玄机惊道:“原来是南宫公子!幸会幸会!”

    杨孟君嘴角一挑,当下心中警惕,问道:“东方,你和南宫兄认识?”

    东方玄机笑道:“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当年刘涛大将军之所以能那般迅速平定越王叛军,还是托了南宫策将军之福。当年南宫策将军率千骑穿毒瘴而行,趁越王不备攻下广州府,致使越王后院起火,收尾不能相连,这才有了刘大将军一战定南荒这一成名之战。后来南宫策将军拒绝朝廷封赏,亲自坐镇韶州,只为保一地百姓不受山贼流寇侵扰。尤其是其子南宫扶苏,十五岁时便能开得二石之弓,频频率军攻伐当地流寇,筑起一座座京观,当是虎父无犬子!”

    杨孟君这才想到军机处关于刘涛平定越王的战事,和东方玄机所言分毫不差。尤其是南宫策拒绝朝廷册封的征西侯,亲自坐镇天南一事,更是引得天子亲自赞扬道:“南疆有南宫爱卿守护,朕心安矣!”

    如此一来南宫扶苏出兵不带令旗一事便说得通了。带着大旗去讨贼平乱,还不等你摸到点,山贼不就都跑完了?

    一丝不苟的回礼,杨孟君道:“原来是南宫兄,幸会之至!”

    南宫扶苏生的威猛高大,可脾气还挺好,笑道:“能和诸位英杰在此一叙,在下也倍感荣幸呢。”

    寒暄罢,东方玄机问道:“南宫兄专程来此,不止是为了于我等一叙吧?”

    南宫扶苏坦言道:“的确。敢问杨兄,东方大人可是要亲赴柳州前线?”

    杨孟君点头,“嗯,不灭韶国不还朝!”

    南宫扶苏放声大笑,道:“实不相瞒,在下专程来此,也是希望能和诸位一起远赴柳州,为国平叛!”

    东方玄机不解道:“南宫公子,令尊大人乃韶国兵马总督,其实权不在朝廷一品武将之下,为何...”

    南宫扶苏打断道:“我爹是我爹,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尽力去博一个大好前程岂不枉来走一遭?如今正逢乱世,正是我辈英雄崛起之时,前有徐瑾辰王熠宁,如今有杨公子东方大人,我南宫扶苏如何肯居于人后?”

    杨孟君叹道:“南宫兄壮志凌云,可敬亦可叹!”

    南宫扶苏正色道:“当年在下第一次赴临安参加重阳宴时便亲眼看到杨公子一枪定山河,力破徐瑾辰王熠宁两人联手,那时便异常神往之。如今恰逢杨公子途径韶州,若杨公子不嫌,在下愿随杨公子前往柳州为国建功!”

    杨孟君朗声大笑,拉着南宫扶摇手道:“好,好啊!如今我兄弟四人便成了五人!”

    南宫扶摇重重点头,“当日杨公子吉州青衫行的消息传来时,我便恳请家父派人互送黄金万两,良骏千匹率先到达柳州,只待我等一到便可领用!”

    东方玄机笑道:“好一个未雨绸缪,南宫公子高见!”

    “哈哈哈,东方大人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