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236章 隐相帝师

    灰蒙蒙的天空,一股大风毫无征兆的吹来,继而是令人烦躁的闷热感。一些已经出摊的小贩咕哝一声道:“晦气!”

    风卷残云,一些发出新芽的老树被摇的吱吱作响,大内皇宫里一串串风铃合奏一曲曼妙乐章。

    李毅站在御书房前,司马福康小心翼翼的给他披上一件披风,“陛下,别着凉了。”

    李毅笑了笑,“有心了。”

    背对着贴身太监挥了下手,司马福康立马会意,悄无声息的退去。留下负手而立的李毅面对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临安城。

    “大风起兮云风扬,西蜀东齐北燕南唐...是谁一把大风吹散了盛世大唐这块浮云?”

    徒自感叹了一会儿,一道闷响的炸雷唤回了李毅杂乱的思绪。锦裘披风向后翻扬不休,猎猎作响。

    李毅轻声道:“袁叔,今天朝堂上的乱象你也看到了吧?朕...下一步该怎么做?”

    黑衣袁太平一闪而来,双手揣袖站在李毅身后。

    “陛下为何有此问?”

    李毅没有回头,沉默一阵,说道:“先前按你的意思,给杨孟君赐一道护身符,又召吴冲入朝拜将,直面赵星河,就是希望培养出自己的嫡系武将。可如今,吴冲全然不顾大局,私放赵星河这跟心头刺...”

    袁太平瞧了瞧已经开始滴落豆大雨点的天空,笑道:“陛下多虑了,吴冲绝对没有别的意思,可能真是英雄惜英雄吧,难道陛下真的不想来日赵星河入我朝为将?”

    李毅无奈道:“谈何容易?东方玄机这小子虽说年纪小了些,可拿捏帝心的火候着实不差,就连朕都一不小心着了他的道了。”

    袁太平道:“还是那句话,朝堂上越乱才越好,只有乱象横生,才能看出来谁是一心为国为民,谁才是为己为私。”

    李毅带着疑问的哦了一声,“那依袁叔你之见?”

    袁太平袖袍微抖,笑道:“洛林韩边关算是心里既有大唐,也有天下子民。可能是因为早年洛林经历过山河破碎的残剧,韩边关出身寒门的缘故吧...徐仁寿王鹤两人就属于为己为私的那一类。”

    “唉,朕这些年来按照你的布置,既平衡庙堂,防止一家独大,又重用青壮派武将。可到头来却是两者不可兼得啊,刚收回了兵部和翰林院,总算把三省平衡到一个互相制肘的情景下,可这些年轻武将又一个个自成一军...”

    袁太平干笑道:“话虽如此,可陛下还不是也允许刘涛自立营号来制衡王熠宁左良玉两人么?徐瑾辰有吴冲看着,也闹不出乱子。”

    停了一瞬,袁太平继续道:“早年为了迎合杨正平的安排,老臣请陛下重用洛林,又大力扶持洛派官员。在杨孟君入京后又只录不用,只提拔随行而来的吴冲...现在看来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

    风雨卷珠帘,殊不知连成一线的雨水不也是珠帘?

    李毅出神几许,道:“三省是再次平衡过来了,可朕手中的权利也分的差不多,军政方面彻底算是跟朕无关了...”

    原本兵部统管天下兵马,可现在一个个都自成一军,谁还听兵部的?吴冲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正是很好的诠释了如今的场景。

    袁太平偷瞄了李毅萧索背影一眼,“陛下,老臣有一计可制衡五方私军!”

    李毅猛然回头,“何计?”

    “赐婚韩边关!”

    李毅眉头一皱,“赐婚?徐梓媛?还是梁筠涵?”

    袁太平笑道:“都不是,赐婚公主殿下给韩边关!”

    李毅负后的手悄然一抖,不动声色的盯着袁太平,“为何是玉儿?”

    袁太平解释道:“韩边关和吴冲徐瑾辰等人相交莫逆,最主要是他和杨孟君东方玄机又有深厚的感情...吴冲是看杨孟君态度行事,东方玄机也差不离。如果玉儿嫁给韩边关,这个二品兵部尚书不就妥妥的归为李氏家臣?随之而来的,便是杨孟君等人的效忠。”

    “以杨孟君之名,吴冲之勇,东方玄机之智,来制衡徐瑾辰王熠宁等世家豪族!”

    李毅轻出口气,“原来如此...”

    旋即,李毅再次沉下面容,“这杨孟君朕到底是用还是不用?”

    袁太平胸有成竹道:“当然用,但不是此时用!等以后各个营号之间矛盾越来越大,摩擦越来越多的时候再用。”

    “经过荆襄一战,吴冲徐瑾辰两人和王熠宁左良玉两人之间已经有了裂缝,再不像先前那般融洽。以后各自军阀之间相互争权争利之时,再用杨孟君终结这一乱象,陛下再趁机归权于朝,既可使这些年轻俊彦收复失地,光复大唐,又不导致他们拥兵自重。岂不快哉?”

    李毅抚须道:“那就全凭袁叔安排吧...”

    不再去看檐下淅淅沥沥的珠帘,李毅大袖一甩,转身道:“梁轩出任淮南道观察使也好,待时机成熟时便把东方玄机升任为户部尚书,提前为他布衣出相做准备吧。”

    “王熠宁徐瑾辰左良玉三人麾下私军,就让他们各自背后家族供养,大唐国库不许出一银一钱给他们!同时,戎敌军和征南军每月发银十万,金五万。尽快提升战力,攻破韶国蜀国,还是得靠吴冲刘涛两人。”

    摆摆手,李毅大步踏入御书房,“就这样吧。”

    袁太平舔了舔猩红嘴唇,微微点头表示遵命。看着雷雨笼罩下的临安城,心里暗道了一句和早晨洛林同样的一句话,“好一个惊蛰时节!”

    临安稍微有点能力的老臣都知道李毅身旁场面跟着一个黑衣老人,算是贴身护卫。而洛林等几个一品大佬却知道袁太平不仅负责李毅安全,更是大唐隐相!

    天下百万万人,只有李毅一人知道,袁太平还是帝师!

    当年大唐正统风雨飘摇,临安城无一心安之人。面对四方劲敌,是这个永远一袭黑衣罩身的老人匡扶江山,才让李毅在这纷乱的大局中占据江南淮南两道以图复兴大业。

    又冒天下之大不韪重任扬威军嫡系大将刘涛,使其北拒琅琊王,西破赵星河,进而收复大半个岭南道,一举粉碎越王政权。

    十年来,和那个大隐于洛阳的杨姓老人心有灵犀的联手,一同布下天下大局,致使摇摇欲坠的南唐政权彻底在江南站稳脚跟!

    之后更是借着杨家破灭这股东风,以临安城为中心,铺垫下那江山如画。洛林三人以为自己是提笔之人,殊不知人外有人,他们三人何尝不是别人手中墨笔?

    近年来,对杨家嫡系传人录而不用,只留其名,不予其权,不仅用杨孟君之名从尚书省收回两部归帝王,更是震的中书门下两省不敢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你们三个老狐狸真当以为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要不要杨孟君提着那把“上可直谏昏君,下可立斩逆臣”的镇国刀佩刀登堂?

    而后又一次压下满朝质疑,使吴冲远赴囚龙关。又提议李毅大力提拔东方玄机,不仅把整个天衣阁给他,又分了一半的天芒司...东方玄机不仅是李毅亲选的未来首辅,更是袁太平愿意托付衣钵的下一任隐相!

    能把天下群雄入牵线木偶一般玩弄于股掌之间,如此大的手笔,南唐帝师之名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