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198章 平地处起惊雷

    王熠宁此言一出,满堂寂静了片刻,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王氏父子身上。

    王熠宁神态坚定执着,明显不像是故作姿态,或许心中真是如此想也说不好。

    王鹤轻咳一声示意幼子,可惜王熠宁置若罔闻,看都没看父亲一眼。

    李毅往后靠了靠,背部挨着龙椅,嘴角轻扬,“武威侯可需要阐述阐述?”

    王熠宁再次抱拳,嗓音沉定道:“回陛下,末将心中所想和吴大将军不谋而合,大唐的确需要五年时间来休养生息屯田养兵。荆州连番大战下来,我朝可用之兵也耗去了七七八八,如果继续兴起兵戈的话...就只能调集各州郡内的守军了。而这些守军又因为居于腹地,长年不见烽火,甚至还以新兵居多。在这样的水准下,如果执意再起兵戈实属不智。”

    “十年来,我朝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西有赵星河,北有封邪,只能被动挨打。而如今经过十数万大唐男儿的浴血奋战,终于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诸位有没有想过,如果此时尽起倾国出师讨贼,胜...则天下大定?败...将一无所有!试想,如果把腹地守军都抽走了,如果败一场怎么办?”

    “可能诸公会认为有吴大将军,有徐侯爷,有左将军在,大唐根本不会败!但此话你们敢问问他们三个么?齐国百万甲,一战损失过半。如果咱们也像齐国那样出师不利战损一半的话,大唐将如何?”

    “我江东十数万儿郎用生命换来的优势又将付之东流!”

    这一番话说的慷锵有力,也不容置疑。

    经过荆州之胜,百官甚至都忘记了一个问题。天下哪有常胜之兵?他们只想着胜了如何如何,却从来没有败了又当如何?

    这时,吴冲感叹道:“用兵者,未虑胜先虑败。王将军的确有大将之度,名帅之风啊!”

    “廖赞了。”

    随后,吴冲再次道:“禀陛下,军国大事怎么也绕不开军机处,既然东方玄机可以随堂听政,为何不听听他的看法?”

    李毅点头,笑问道:“东方爱卿,可愿聊表其意。”

    如今朝堂上,洛林领衔的文臣虽然对民生政令了然于胸,可对军国要务就两眼一抹黑了。吴冲所率领的武将派系也一样,打仗尚可,国情他们又能了解多少?

    如此说来,眼下只有东方玄机才是最适合出言禀谏的人选!

    少年缓步走到大殿中间,作揖行礼,“禀陛下,臣提议我朝既不出兵,也要克敌!”

    不出兵怎么克敌?这一句话说的足够玄乎,可接下来又如何自圆其说?百官纷纷冷眼看着东方玄机,眼中隐有嘲讽之意。想一鸣惊人,那也得先“鸣”起来才行。

    “从我朝现在的局势看起来,冒然出师讨贼实属不智,理由刚才吴大将军和王将军也说了。至于如何克敌么...我朝不妨效仿西蜀,于江南山南两道交界处再建一座雄关!就像囚龙关之于临安城那样,新建之城之于整个江南道!这样一来,就算他日赵星河解决西夏隐患又如何?从此再不能如江南半步!同样的道理,淮河战线也当多造战船,多设渡口,来日齐国再犯我朝之时,我朝也可占尽先机!其三,荆州战局是结束了,可襄州仍然还未收复,尤其是襄阳,扼守中原要道,这一关一定要掌握在我朝手中!襄州三郡,江夏南阳两郡可要可不要,但南郡襄阳城却是必得之城!”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也算是当下南唐局势上策之选!

    这一番话也很完美的堵住了徐瑾辰王鹤两人的嘴,你徐瑾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好,那就去打襄阳!你王鹤想让幼子自立营号?也好,那就把淮河战线打造的固若金汤密不透风就行!

    认真思量一番,李毅拍案道:“准奏!就按东方玄机所奏之言!户部工部接下来就以两境为主,西建雄关,北造将渡!”

    洛言愣了一下,出列道:“禀陛下,荆州八战死伤我大唐儿郎十数万,国库剩余财力已然不多,臣担心支撑不起...”

    点到即止。

    闻言,李毅皱起了眉头,“这的确是问题啊。”

    东方玄机沉稳的抱拳道:“禀陛下,这一点臣也早已想好,臣有四策五疏,可使我朝五年内支撑的起民政运转。”

    李毅眸中乍现精光,“哦?快快呈上来!”

    东方玄机点头,从袖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书卷宗,交由司仪太监。

    迫不及待的打开锦帛卷宗,李毅一字不差的看了起来。

    “哈哈,好啊!有此表,朕心定矣。”

    虽不明东方玄机所上之策具体内容,但从李毅表情来看,显然是十分满意的,甚至有些心思玲珑之辈跟细心的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东方玄机提出自己有策之后,李毅并非是疑惑或者意外,而是一副心急的模样!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李毅非常相信眼前少年!

    百官你看我,我看你,皆看到了对方眼中震惊之色。难不成还真让这小小五品官员一鸣惊人了?

    李毅大手一挥,“东方爱卿,你既有此大才,虽然年纪尚小,但朕用人只看其能力,并不在意年岁背景,一个军机处参议郎实在太埋没你了。这样吧,兵部尚缺一个左侍郎,门下省缺一个御史中丞,翰林院缺一个参议大夫。这三个官位,你自己选一个?”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洛林更是面皮子抖了抖,有些不明白李毅的想法。

    六部之中,除却兵部以外,其余五部侍郎皆属于从三品官位,而兵部侍郎却是妥妥的正三品!以少年这般能力,要是继续待在兵部岂不是一部二把手了?

    御史中丞!门下省本就负责纳言直谏,而御史中丞却可以弹劾所有官员!甚至包括三省主官!

    至于翰林院参议大夫,虽无甚实权,可只要担任此职,那便是数万国子监学子之“先生”!想一夜之间文名南天下?简单,上任参议大夫便可。而这一清贵官位,难不成陛下是想为这少年白衣入相做铺垫?

    东方玄机轻笑一声,“禀陛下,臣还是继续待在兵部吧。”

    至于为何选兵部左侍郎,东方玄机还真没多想,只知道自己要是跳转到别的部门,某个喜饮酒的家伙一定会很不自在的...

    “好!东方玄机听旨,朕封你为兵部左侍郎,领翰林院学士头衔,继续参与军机处工作!”

    东方玄机拍了拍袖袍,跪地道:“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百官皆心有余悸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心里阵阵惊异,“这才多久?朝中又要多出一个正三品大佬?还是出身寒门,只有十六岁?”

    平地惊雷,不外如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