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188章 三国

    此时徐瑾辰心底可谓疑惑重重。东方玄机什么时候和孔昭牵上线了?一战屠灭四十万齐国甲士?

    风林城依旧北风呼啸,这份独特的感受也让站在城楼之上的徐瑾辰心里壮志雄发。

    这两日以来,徐瑾辰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当日孔昭与东方玄机两人的谈话内容,越是思来想去就越是不得其解。

    眯眼望了望西方,徐瑾辰甩了甩大袖,龙行虎步的往东方玄机住处而去,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去问明白!

    提着一壶酒,徐瑾辰轻敲了敲房门,开门的是茴香。

    女子款款施了个万福,嗓音清冷道:“奴婢见过徐公子。”

    笑了笑,“东方可在院中?”

    “在的,我家公子早已恭候多时,今日特意煮了茶以待徐公子。”

    徐瑾辰愣了一瞬,随即会心一笑,“如此甚好,那就劳烦姑娘带我进去。”

    院中,东方玄机捧着一本书细嚼慢咽的研读着,丝毫不觉已经来了人。

    茴香本想汇报,徐瑾辰伸手挡在女子身前,示意不必出声。

    随即,徐瑾辰轻缓的坐在东方玄机对面,安静的等着他回过神来。

    过了半晌,东方玄机才出声道:“如此治政,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凭一人之力压下整个蜀国所有世家豪族,果然无愧于天下第一名相。”

    感叹一番,东方玄机端起桌上茶杯准备轻饮一口,目光一转,便看到徐瑾辰笑意盈盈的盯着自己。

    东方玄机连忙起身赔礼道:“徐兄远来寒舍,在下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徐瑾辰虚按了按手,笑道:“我可担不起你这大礼。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东方玄机再次落座,拍了拍手中典籍,“此书乃孔昭于五年前所著,从一家一民之福惠,再到一国一朝之传承,由远及近细致入微的讲述了他自己执政的经验。”

    徐瑾辰皱眉,“孔昭写的?”

    东方玄机点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徐瑾辰也来了兴致,打开自己带的那壶凤花酒轻饮一口,“给我说说?”

    东方玄机无奈一笑,“你啊,这点跟杨孟君很像!”

    徐瑾辰知道他指的是自己带酒独饮一事,朗声大笑,“知道你这里无酒可饮,而我来找你也主要是想谈谈孔昭。你们一老一少两个顶级天下谋士共同策划的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战,想必也是荡气回肠,当可入酒。”

    荡气回肠可下酒!

    东方玄机早已料到徐瑾辰一定会来此找自己解惑,至于什么说什么不能说也了然于胸。

    东方玄机对徐瑾辰此言淡然一笑,直截了当道:“虽然对孔昭平生事迹已经了解七七八八,但那始终是别人眼中的孔昭。而真正想了解一个人,无非是观其容,闻其言,知其事。孔昭写的这本书就是了解真正的他很好的一个途径。”

    “从这本书中来看,其十年前初入庙堂之时便被先蜀王委以重任,拜其为益州别驾,领剑南道执事功曹。如此清贵超然的官位却被一个刚刚入仕的年轻寒门学子执掌,当时那些拥护先蜀王自立的世家豪族无不冷眼相待。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孔昭在其位谋其政,仅仅两年就把整个益州治理的政明清和,政令通达,也消除了蜀王自立的所有流言蜚语。之后官至剑南道转运使,开始逐渐迈入西蜀中枢。在这期间,孔昭以剑南道为基础,颁布了当时震惊天下的世族律法,此法从根基上动摇了剑南道所有世族的底蕴,也导致了孔昭一夜之间被群起而攻之,口诛笔伐,奏章弹劾不计其数。不过他并没有在意朝中那些流言蜚语,反而变本加厉,把整个政法彻底蔓延至西蜀两道之地。值得一提的便是,在他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先蜀王一直冷眼旁观,压下了朝中所有弹劾奏章,也制止了那些世族对其的一切坏心思。那句‘取世族之蕴惠之于民,于寒门之切利之于国’便是他当时所言。而后,孔昭白衣入相,被先蜀王拜为世子左庶出,彻底在西蜀庙堂有了一席之位。”

    顿了顿,东方玄机喝了口茶,“孔昭治国,对普通民众以儒道治之,而这种想法也很好的留住了西蜀那些依旧心向大唐百姓的民心,大唐三百年来对民众也一直奉行外儒。但对世族豪阀却以法治之,世族子弟胆敢处罚律法,立斩之!辅以王道,这一点经过十年的潜移默化,整个西蜀子民已经自称为蜀人,蜀民,再不称唐人。”

    徐瑾辰仔细的听完东方玄机分析,赞同道:“确实啊,以一人之力制衡西蜀两道所有世族豪阀,估计当世也就他有这份魄力了。”

    东方玄机轻哼道:“世族执政这一现象的确是中原历代王朝的通病。当日杨孟君在扬州曲水流觞之上侃侃而谈天下病根,也是毫不留情的揭开这层遮羞布。”

    “杨孟君虽是当代镇国公,但从他记事起便过的是寒门之子的生活,也算属于寒门中的一员。至于我就不必多说了,自幼丧失双亲,只知道是他们得罪了一个豪族,而后满门皆灭,只有我被送了出来。所以我入仕以来第一件想做的事情便是像孔昭那样,不仅仅压下天下豪门,更要彻底拔除这个病根!”

    “因此,我和有着共同夙愿的孔昭便一拍而合,联手布了这个局。”

    徐瑾辰不解道:“但这跟荆州之战又有何联系?”

    “还是得从国情说起。先说咱们南唐,十年来,咱们南唐一直三线开战,天南有刘涛将军对战岭南王,淮河有王熠宁抵御琅琊王,播州至巫州这里又有赵星河。南边是主动,西边北边就是被动了。从户部的奏章就能看出来,每年因为西北两境而死去的战士不下于十五万,而天南每年也就折损两三万江南儿郎。”

    “西蜀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边主动对咱们开战,一边还要抵御西夏入侵,想必跟咱们也差不多。”

    “但...那是之前的局势了,以前蜀王琅琊王对江南道用兵,也出于一统天下的心思,南唐是大唐正统,只要拿下了临安城,再逼李毅下诏书禅位,便可使天下归心,四海大定。可如今不一样啊,四王纷纷立国,原本独一无二的龙袍也不值钱了,因此才有了荆州之战。”

    “而面对这样的局势,谁敢保证齐国下一步不会挥师百万弃江南而伐西蜀?谁敢保证齐国不会孤注一掷兵破淮河直逼临安?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才不得已和孔昭联手步了这么一个局。”

    “虽说不能一战而定天下,但最少能拖延几年。蜀国需要时间彻底稳固与西夏边境,南唐需要彻底解决天南隐患。唯独东齐有恃无恐,北方草原外族虽说一直有南下中原之意,但只要燕国不灭彭池不死,北方狼骑就不得破关入中原!”

    彭池,便是天下名将排名第二的燕国第一大将!

    “最近几年来,西蜀以倾国之力在边境修建了一座御西城,扼守蜀道边关。只要这座御西城修建完毕,再派一名战将守之,蜀国将再也不复西夏之扰,也就可以转过身来安心逐鹿天下,但这也需要时间,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恰好,咱们南唐也需要三五年。”

    徐瑾辰瞄了眼笑吟吟的东方玄机,“等杨孟君?你就这么相信他?朝廷也这么相信他?”

    “不是相信他的能力,而是需要他的身份!这一点李毅也看的清清楚楚。一般来说,只要提起大唐盛世,必会联想到杨家镇国公。但杨家却又不是李唐皇氏。因此啊,以后真正开始天下大战的时候,有你,吴冲破关斩将,有杨孟君挥起屠刀趁乱胡砍一通,把那些顽固不堪的世家豪族全部清楚个干净!这样一来,不管以后天下最终归谁,那以后的天下也是另一番景象!我们这样做,就权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吧。”

    徐瑾辰倒抽一口凉气,自嘲道:“我原本以为武将兵戎三千里,斩灭一切敌就已经够狠的了。岂料你和孔昭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杀人更狠!还不用自己动手,只要磨一磨嘴皮子就行。”

    也对,不管是谁敢这样做都会有无尽的麻烦,孔昭开了一个先河,但也被整个西蜀豪族所敌视,还好有赵星河一直支持。而这天下唯一能够这样做且不失民心的也就唯有杨家镇国公了!

    用三百年任劳任怨的积累,来换几年,几十年的恣意妄为。

    在孔昭的指引下,东方玄机也相随落子于数十年之后!这等长远的布局,也就只有想他们这样顶级的谋臣才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