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144章 声东击西

    这几日的囚龙关依旧风平浪静,那些出营巡逻的唐军哨骑甚至都能西进百里,一直到巫州以北的地区。

    本来赵星河回锦官城后囚龙关这里留下了他的副将主持战局,可最近几日关外的蜀军竟然退的一干二净。

    吴冲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赵星河放弃了囚龙关这块难啃的骨头?还是说...西夏再次东进入侵?”

    戎西军帅帐内,吴冲看着眼前占了半个屋子的沙盘皱眉不语,心里一直盘算着赵星河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没多久,徐瑾辰也快步来到这里,“吴将军,听说赵星河退军了?”

    吴冲并没有抬头看他,凝重的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吴冲才长出口气,“这事有点不对劲,咱俩商量商量?”

    “咱们江南道这么些年已经被赵星河潜移默化的打去好多土地,甚至一小半西境国土都在蜀国手里,咱们也就巴巴的守着囚龙关...可赵星河这次为何放弃大好形势不要,把所有蜀军一股脑退回山南道?”

    徐瑾辰顺着吴冲手指的地方看去,“可能因为西夏?”

    吴冲忧心忡忡道:“不太可能,西夏国也只是在秋冬两季的时候入关夺些粮食,根本不用赵星河用这么大代价去回防。不管怎么说,是赵星河自己退的,那咱们也别客气,趁机收复失地。”

    徐瑾辰眯眼道:“会不会有诈?”

    吴冲抬头正视徐瑾辰,“咱们难不成要在囚龙关守一辈子?失地未复,我连临安都没脸回去。”

    “行,听你的。”

    吴冲缓缓点头,手掌往沙盘上一拍,一个诺大巴掌印赫然印在了“山南道”之上。

    帅帐内,吴冲再次披甲,高坐首位,麾下所有万夫长级别的军官皆在其列。

    “秦奋,你领一万戎敌军步兵,带着攻城器械,从正面直逼巫州城!还有一点,你去的时候带着我的大纛。”

    “王晓,你率一万轻骑,从西北小道走,埋伏于巫州以东的无涯峰之上,如果蜀军前来救援,你就率众出击!不求全歼敌人,只要拖住他们几日便可。”

    “江云,戎敌军剩下的一万人就都交给你了,这一万人步兵骑兵都有,你就从关内出发,顺着山脉一直往南,最后摸到巫州以南,如果秦奋顺利打下巫州,你就进城协防,如果战事拖延,你就增兵助攻,明白么?”

    “得令!”三人齐喝一声。

    吴冲轻出口气,转头对着徐瑾辰道:“徐将军,你那一万破西军就留下来守囚龙关。”

    徐瑾辰点头,随即有些疑惑道:“人都派出去了,你去哪里?”

    吴冲指了指沙盘,“我?我带着关内剩下的所有人马去打荆州!”

    荆州是何地?如果说囚龙关是江南门户,那荆州就是整个中原的门户!甚至也是山南道的大门。

    荆襄九郡二十七县,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有占中原者得天下一说,但要想彻底稳据中原,荆州便是重中之重。

    正因为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荆襄之地也是这十年来被四面攻伐之地,最初的时候是琅琊王占据洛阳后出奇兵拿下荆州,而后赵星河又夺得荆州以西三郡之地。

    如今的荆州府上下千里,西边是蜀地,东边是齐地,而北边包括襄州在内的四郡又在关内几大豪族手中。

    这其中各种势力纵横交错,连年来更是征伐不断,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可以彻底占据整个荆襄之地。

    就在现在,吴冲说要率军攻伐荆州,徐瑾辰岂能不惊?

    徐瑾辰面露思索,“我明白了,你这是声东击西啊!让秦奋三人带着所有戎敌军前往巫州,还带着你的大纛,就是让赵星河,让琅琊王以为你本人也去攻打巫州城。而你自己却率军偷袭荆州,好打他个措手不及...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在荆州战场上露面,赵星河就可以率军直取囚龙关,到那个时候,我这一万人该如何守?”

    吴冲冷笑一声,“不会,以前西蜀尚未立国之时,赵星河打咱们江南道一半是因为天下局势,一半是因为顺应民心。只要打下了江南大地,就可以使东西贯通,占据天下半壁江山。而当时蜀王尚未称帝,还只是一个王,在天下依旧心怀大唐的子民眼里,那就是判贼,只要赵星河打下了临安,那个时候再立国的话就是顺应天下民心,再怎么说蜀王也姓李啊。现在不一样了,蜀王已经称帝,其志已经不在于一道一地,而在于整个天下。如果我猜的没错,赵星河之所以退军,那就是因为他要孤注一掷,全力拿下荆州!相比于执天下牛耳的荆州,一个囚龙关太无关紧要了。”

    徐瑾辰听明白了,但还是问道:“可荆州的局势你也清楚,三家共同占领,你想去横叉一脚也不是那么容易啊,为何不趁此良机收复整个江南道?”

    吴冲撇了眼徐家小太白,“赵星河都志在天下了,我岂能被一州一地所困扰?就算收回了整个江南道又如何?囚龙关以西还有险可守?到时候被赵星河从荆州出兵南下,不仅收复的失地会再次沦陷,整个囚龙关也会落于他手!徐将军啊,咱们现在目光要放长远些,如果可以,我甚至都不想出兵去打巫州这个没多少肉的烂骨头!”

    徐瑾辰沉默了,吴冲话糙理不糙,的确是这个道理。一向心高气傲的自己,这次的不得不承认,对战局的把握和对战机的灵敏程度,自己的确和吴冲相差的太远。

    倒也不是徐瑾辰真的就不如吴冲,而是吴冲从军多年,早年又跟在杨正平身边,早就被战火洗礼多年,那种深入灵魂的经验根本不是今年才二十五岁的徐瑾辰可比的。

    徐瑾辰想了想道:“六万人马会不会太少了?要不要上奏兵部,让王熠宁或者左良玉抽些兵力去帮你?”

    吴冲连忙摆手道:“万万不可!如果赵星河真有此意,他也会猜到我要出兵荆襄九郡,甚至也能猜到王熠宁等人会去支援。在他有了准备的前提下,任何增援也就是人数多少的问题了,不会有任何作用。而且我也得报,封邪已经率大军南下,淮河战线的安危同样重要,这个时候就要看封邪的百万大军如何用了。”

    “那...北线岂不是危矣?”

    吴冲目光深邃,“不一定,我和赵星河只要出现在了荆州战场,封邪一定会率军前来!志在中原的可不仅仅是蜀王啊。这样一来也能暂解北线之危,最不济也能给朝廷一些准备的时间。”

    “唉,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