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115章 笑谈徐瑾辰

    出了御书房后,胡承面无表情的走在前面,心里频频思索。很明显今日这事已经被徐瑾辰亲自抗了下来,要不然李毅的处罚绝对不会这么轻。但李毅最后一句以后好自为之的意思就很一针见血了,以后自己想角逐门下省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就得完全凭自己的能力去承受潭州孙氏一族的压力了。既然皇帝已经有言在先,想必以后自己那些同僚也不会帮自己什么。这样一来,以后门下省主官的位置就完完全全的掌握在李毅手中,他任命谁做那就是谁了。

    想到这里,胡承重重叹息一声。皇帝这一手玩的好啊,既安抚了自己和孙光耀的情绪,也使皇帝陛下以后的权利得到了更大的掌控。

    胡承扭头看了眼身后呆呆的女儿,心里又是一叹,“傻闺女啊。”他倒不担心胡雪以后会嫁不出去,毕竟家世在这里放着。但以后要用胡雪来联姻一些朝中大佬就不用想了。

    胡承心事重重的出了皇宫,到了皇城大门下,发现竟然有一个贵公子正怀抱一柄古朴长剑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胡承定睛一看,这公子竟然是徐瑾辰?

    胡承脸上表情瞬间变成笑眯眯的样子,快步上前抱拳道:“见过襄中侯。”

    徐瑾辰也回之一礼,“见过胡大人。”

    “呵呵,说起来还要多谢过徐侯爷帮小女出了口恶气啊。”

    徐瑾辰收起笑脸,“无所谓的,孙应彪与家妹也有些恩怨,我只是出手解决一番而已,并不是存了想要帮胡小姐的心。”

    随即徐瑾辰撇了眼泱泱皇城,“徐谋今日在这里等胡大人也是有事相商。胡大人,咱们边走边说?”

    “好好,走着。”

    走在城中御道上,徐瑾辰慢条斯理道:“想必胡大人刚才也是去向陛下的请罪的吧?怎么,被罚俸禄了?”

    胡承眼皮一抖,“不瞒徐侯爷,的确如此。啧啧,罚了一年,那可是千两白银啊。”

    徐瑾辰闻言朗声大笑,“得了吧胡大人,千两白银在你眼里值几个钱?陛下处罚竟然如此之轻,估摸着胡大人在别的方面必定付出了不少吧?”

    胡承尴尬一笑,“什么都逃不过徐侯爷的眼啊。的确如此,陛下让我以后...好自为之。”

    徐瑾辰轻“哦”了一声,揉着下巴暗自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徐瑾辰才开口道:“胡大人,咱们就不说暗话了,你如今的处境你心里也清楚,咱俩要不互相支援一下?下次我再立下战功传到朝堂上之后,胡大人帮我上表陛下也让我能自立营号统御一军。相对的,以后胡大人再高升的时候我也帮你说话,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帮你扫平一些障碍。”

    闻言后胡承眼里精光一闪,“当真?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徐太尉的意思?”

    徐瑾辰哪里不明白胡承这一问的真意,“哈哈,是在下个人的意思而已,不关祖父。”

    胡承有些失望的道:“也好,徐公子一诺重过千金,这笔买卖我做了。”

    “那就说定了。就算一次不成还有两次三次,只要胡大人一直帮我,徐瑾辰定不负今日所言。”

    胡承看着春风满面的徐瑾辰,叹道:“近日临安一直有‘生子当如徐太白’的说法,徐公子如此俊彦,不仅仅是大唐的荣幸,更是徐家的荣幸啊。”

    徐瑾辰不动声色的撇了胡雪一眼,“胡姑娘还是很蕙质兰心的,日后嫁于一位年轻俊彦就好了。王熠宁年纪比胡姑娘大太多就不去说了,这不还有杨孟君左良玉嘛。”

    胡承有些不死心道:“话虽如此,可整个临安都知道杨孟君将来定然要入了洛家门庭,而左良玉嘛...又远在淮南道,也不妥,唯有徐公子你才是小女良配啊,不求正室,只要一个偏房就好。”

    徐瑾辰哈哈大笑,张狂且放肆,“不敢不敢,我徐瑾辰以后必然要戎马一生。说不得哪天就马革裹尸还,这样岂不是耽搁了胡姑娘一生?”

    话锋一转,徐瑾辰抱拳道:“既然与胡大人已经达成共识,那我也就放心了。胡大人,告辞。”说罢,徐瑾辰直接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胡承站在原地望着徐瑾辰的背影沉默不语,今日和徐瑾辰这番交易是胡承自己“出钱”在先,徐瑾辰“拿货”在后。想必以徐瑾辰的风度,以后也不会做出什么食言而肥的勾当。至于自己所提的“生子当如徐瑾辰”就是试探了,试探徐瑾辰到底有多少真意,也试探徐瑾辰对胡雪的心意。

    可自己两番暗示都被徐瑾辰婉拒了回去,胡承并不恼怒,只是有些感慨而已。也对,自家闺女已经失了身,怎么能配的上正如日中天的徐瑾辰呢?

    至于徐瑾辰所言的杨孟君和左良玉,从年纪来看,这两子和自家闺女年龄也相仿,大小不超过两岁,看起来也颇为般配,但杨孟君肯定是不用想了。而左良玉嘛...古阳四子中排行最末的一人,以十六岁不到的年纪就投身军旅,更被封为“静安侯”,未来的可塑性必然很高。而以后的朝堂文人一言九鼎的现象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出现,所以这四子以后必然是整个南唐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左良玉么?”胡承心里暗暗念叨了两遍这个名字。

    胡承摇了摇头便不再多想,带着胡雪径直回到家中。

    而孙应彪和胡雪这一番事情之所以能被临安城百姓引为趣谈,也是因为这件事背后所关系的大佬。一个潭州太守,一个门下省第二人,一个徐瑾辰。

    三人皆是二品起步的官员,百姓们在惊叹于徐瑾辰铁血手腕的同时,也想着爱子如命的孙光耀会不会头脑发热的去硬磕徐瑾辰兄妹背后的当朝一品太尉?如果孙光耀真这么做了,那可真是神仙打架了。

    而徐瑾辰和胡承的这一番交易整个临安城也就三人知道,除了两个当事人之外便是胡雪了。

    百姓们在笑谈徐瑾辰风采依旧之余也不免问一声,“也不知道杨孟君杨公子现在如何?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看到他带着琼珠郡主同游临安城了。”

    “嘿,听闻啊,杨公子前些日子又受了重伤,只是不知道是为何事。那一夜永南巷杨公子家的灯火一直亮到三更天呢,连皇宫里的太医都亲自来了。”

    “哦?照你这么说杨公子这伤势着实不轻啊。相比于徐侯爷,我还是更想看杨公子白衣绝世。”

    “还白衣呢,前两天看到杨公子家眷方瑶方姑娘亲自到圣绣坊买了好几身玄色锦衣,想必以后白衣杨玉郎可就变成黑衣杨玉郎喽。”

    酒楼客栈里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仅仅是这家酒楼。类似的话语几乎每天都会在城里各地发出。

    至如今,古阳四子中的杨孟君和徐瑾辰都在临安城内。甚至有人笑言,“如果两位公子都参加科举文试就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