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66章 圣绣天衣

    一身明黄九龙袍的李毅缓缓走下这寓意故国三千里的石阶。随着李毅慢慢而下,皇后娘娘,太子公主也纷纷跟在后面。

    待李毅在台下那方御用桌案前坐定,身后一群公卿大臣才各自回到座位上。两旁款款步出一列列宫女,给在座的每一位大臣桌上都布满酒菜,然后便站在一旁侍候着。

    待一切准备妥当,台下也慢慢热闹了起来。这些公卿大臣端着银樽纷纷和相临的同僚推杯换盏,也不管之前认识不认识,先喝了一个再说。

    再往下的士子席远比上面的公卿席沸扬的多。毕竟都是年轻人,心里虽说也有些弯弯道道,但和老一辈比起来,无疑就“单纯”了许多。

    终于再次见到赤魁,杨孟君心里五味杂陈,心乱如麻。而李毅的那一声敬杨家,敬杨正平更是进一步打乱了少年原本虚怀若谷,淡然如水的心境。

    最了解杨孟君的无疑就是吴冲,这汉子看起来五大三粗的,其实心细如毫。吴冲向韩边关使个眼色,韩边关立马会意,两人纷纷拉着杨孟君轮流喝酒。男人之间说那么多干嘛?愁了就喝酒啊,不醉不归。

    就在此时,公卿席中间“文武”分道的一大片空地上。竟然出现了一群怀抱琵琶,手提瑶琴的歌姬舞女。这些歌女一个比一个俊俏,淡妆浓抹舞姿曼妙,竟然引得古阳广场上空出现了一群群的飞鹊白鹭。杨孟君所在的士子席也是如此。

    洛清怡眨了眨大眼睛,轻声说道:“孟君,台上的就是天衣阁的歌舞戏子,咱们这里的是圣绣坊的。”

    杨孟君何尝不明白吴冲韩边关洛清怡的心思?少年也不是那种伤春悲秋带着古板气的文弱书生。两杯酒下肚,杨孟君心情就好上了不少。

    杨孟君端着酒杯,和众人一起欣赏着场间圣绣坊这种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无双舞姿,心里也赞叹不已。

    能坐在这里的士子能有几个眼力差的?这一圈桌子也不多,六七个而已。杨孟君们这一桌最为吸引目光,不仅有三位各有千秋的俏丽佳人,更有两位如今大唐的传奇人物。更何况杨孟君在外的名气也是文武各一半,既能提笔作赋,也能擎枪破敌。

    而以徐瑾辰王熠宁为首的“中书门下”也是如此。两人不仅家世不凡,自己也是人中龙凤。提起两人的功绩,知情者莫不饮着烈酒而谈。江南道诸士子谁不以两人还有韩边关来做榜样?

    有意思的是,整个江南道都被王熠宁徐瑾辰的威名震慑的瑟瑟发抖,此间的士子也不例外。而整个江南道唯一不怂两人的年青一代,几乎全部聚集在杨孟君这一桌上。而且徐瑾辰和王熠宁也纷纷前来给杨孟君下了战书,但求一战。

    虽然场间圣绣坊的天籁之舞极为的美妙,可众士子更期待等一会儿文武比试。文武比试参加的规则很简单,甚至可以说都不算规则。

    “只要是在古阳广场的士子名流皆可参加,文武试二者可选其一,也可都选。参赛者不分门户,不看出身。”

    也就是说,只要此时正在古阳广场上饮酒赴宴的名流士子,都能参赛!如果文武双全的话,还是两样都可以参加的。

    而洛林也有言在先只让杨孟君参加武试,文试由洛清怡代表洛府便可。这也是洛林担心杨孟君万一真得了文武双头名,那少年的身世就再也藏不住了,这就违背了李毅洛林让杨孟君“韬光养晦”的初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不是没有道理。况且洛林虽然对杨孟君的身手武艺非常了解,但对少年能夺的武试头名并没有太大信心。不过...万事不都有个“不一定”,“万一”嘛?

    此次重阳宴仅仅是江南道淮南道的大唐官员前来参加,跟三百年以来举天下而同庆的场面相距甚远。但这是大唐迁都改换新朝以来的第一次重阳祭,所产生的影响和先前相比绝对只高不低。

    数万太学学子,数百官宦之后!

    国子监太学子弟也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在朝为官者,更多的是一些江南道的世家大族传人。一些学子家中的长辈,虽然并未收到重阳宴的邀请,可听说自家孩子要在重阳宴上一展风采,一鸣惊人,也提前好些天便放下了手头事务,从四面八方前来临安城,给自家后代鼓励打气。

    更有富甲一方者,昨天就包下了古阳广场周围比较高耸的酒楼客栈,只为今日能全程观看自己孩子大显神威。

    一次性容纳如此多的来客,所幸古阳广场也够大,场中空地也是极多。

    天音袅袅,圣绣坊的歌舞也到了最后时段,洛清怡秋水般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认真观看。

    少女神色满是向往道:“什么时候我的舞艺也能到这种地步啊...”

    梁钧涵闻言轻笑道:“快了,想来再过几年就好了,如今你还太小,身段都没张开,什么时候你到瑶儿这种程度就可以一舞倾人城了。”

    洛清怡皱着琼鼻道:“不小了嘛,我都快和孟君一般高了呢。”

    梁钧涵打趣道:“是啊,小小年纪就谈情说爱的,一点都不顾及未嫁女子待字闺中的古训,看以后谁还敢娶你。”

    洛清怡吐了吐小舌道:“古训都是给书呆子用的。再说了,有孟君在我还嫁不出去?是吧孟君,以后你可得娶我!”

    杨孟君轻摇了摇头,宠爱的揉了揉少女满头青丝,嗓音温和道:“是呀,待我及冠后先把你娶进我杨家大门,再率军北伐。”

    吴冲在一旁撇撇嘴吐槽道:“杨家大门?孟君你说的是永南巷咱们那个小院的大门么?这可不行!你成亲要是走那个门,等以后我娶你瑶姐姐的时候怎么办?”

    满桌闻言皆哄然大笑,唯独方瑶红着脸狠狠踩了吴冲脚背一下。

    吴冲龇牙咧嘴的一个劲喊疼,也不知道是真疼还是为博佳人一笑而装个样子。

    韩边关眯眼笑了笑道:“得,看你们一个个的都将良缘眷属,唯独我韩边关,从此杳杳兮长夜独卧而眠啊。”

    吴冲“呸”了一声道:“得了吧你小子,那以后我是继续叫你韩驸马爷呢?还是叫你韩尚书?”

    本来韩边关对李玉的一厢私情只有杨孟君吴冲还有方瑶知道,可六人刚坐到这里闲聊的时候,杨孟君有意无意提了一句。以洛清怡梁钧涵的聪敏头脑能听不懂?就像逮到老鼠的猫一样,对韩边关刨根问底。

    无奈一下,这位不满三十就位居二品的当朝大佬只能全部交代。而洛清怡和李玉更是闺中蜜友,两人之间无话不谈,基本没有秘密可言。

    少女轻飘飘的说了句公主殿下对韩大哥也有意思呢。一桌五人瞬间石化了一般,韩边关要是单相思就罢了,可公主也有意思?这岂不是说韩边关以后驸马爷的身份妥妥的没跑了?虽然李玉身在帝王家,可就算是为了笼络重臣,把李玉许配给韩边关也再正常不过了。

    就在刚才,吴冲给韩边关劝酒,韩边关小饮了几杯就不再饮,正在兴头上的吴冲哪里肯罢休?连续扯八九个理由,什么为了庆祝你升任兵部尚书,为了庆祝重阳宴,为庆祝我俩隔壁包子铺的包子又大了一圈...最后韩边关还是不喝,吴冲两眼一瞪道:“这杯酒可是预祝你成为当朝驸马爷的酒,你小子喝不喝?你不喝我就端上去给皇帝陛下喝,就说庆祝他做外公!”

    闻言后韩边关脸都绿了,一连喝了八个才停下,赔笑道:“冲哥,有话好好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何必呢何必呢。”

    一直到现在,其他五人称呼韩边关的时候就直接叫韩驸马,叫的一点都不生疏,非常的自然流畅。

    和其余的席位不一样,杨孟君这一桌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根本就没有高下之分,就好像多年的老友一样,互相看向对方的眼神也极为真挚。而其余的桌席,都是以本桌后台最大的那个人为主,就比如说徐瑾辰和王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