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60章 重阳

    时光飞逝,转眼又两个月过去了。

    吴冲也重新回到了御林军。皇帝在早朝上以吴冲骁勇善战,斩杀青龙卫三大头领之一为由,重重提拔了这个才来临安不足半年的军方新秀。这次竟然直接就把吴冲升任到御林军统领,去掉了那个副字,又敕封为定侯,官居从二品,与六部尚书同级。

    而原来的御林军统领卫当先也以这些年戍守江南道西境边关劳苦功高为由,提拔到征西大将军,领关内侯。

    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虽说奔雷是杨孟君亲手所杀,但杨孟君目前仍然被洛林和李毅默契的“雪藏”着。按照杨正平遗书,杨孟君尚未及冠之时,不受任何官职,所以这档子功劳也就记在了吴冲头上。

    朝堂上按眼里劲能分为三等人,一等是以洛林为首的三为一品上柱国,这三个老头对皇帝的心思洞若观火,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二等的就比如六部尚书,中书门下两省的郎中之类的仅次于三位一品大佬的朝堂公卿,这类人总是以自身发展道路为目的,对同僚,不管是敌是友,能落井下石就一点不会手软。

    这第三类嘛就是一些墙头草,上司怼谁自己就跟着怼,出事了有上司担着,只要不太过分,自己一般能赚到不说,怎么也不会赔本。审时度势的眼光是有,但就是做不到点子上。

    今日洛清怡照常来此,不过并没有久留,只给杨孟君留下一条消息。

    后天的重阳节,皇帝将在古阳广场宴请群臣,这次可不是像端阳午宴那等临时起意的宴请。大唐三百年来一直都有重阳宴的习俗,每十年举办一次,每一次都非常隆重。上次端阳午宴也仅仅是皇帝为了想看看杨孟君用兵打仗的本事而临时决定的一场宴会,跟这次的九九重阳宴根本没法比。

    九九重阳日,茱萸少一人。

    这次重阳宴只要是在朝中有头有脸的官员都在邀请之列,更有回临安述职的一些在野官员,一州刺史,一郡太守皆在此列。

    而参加重阳宴的官员也都可以带上家中后起之秀,宴会上也有文试武试供这些大唐后辈人物参加。

    一般来说,一个家族最少也会有两个家中后辈出席,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三百年来,每次在重阳宴上得到文武第一的世族子弟,事后皇帝皆有重赏,连带着家中为官的长辈也能升官一级。

    洛清怡来此的意思便是给杨孟君打声招呼,重阳宴上洛家后辈仅仅派出两人,文有洛清怡,武就需要杨孟君了。

    洛清怡也给杨孟君很认真的介绍了此次参加重阳宴大唐中青一代需要关注的人物,比如随着原御林军统领卫当先在边境打仗屡建奇功号称小太白的徐家嫡长孙徐瑾辰。还有这些年一直亲自领兵在北抵御琅琊王百万虎狼之师的王太师小儿子王熠宁...

    而这次重阳宴,不仅仅有这些世家子弟,更有国子监两阁几万太学学子参加!

    洛林给杨孟君传递的意思就是,这次杨孟君不说能得武试头名,只要表现出众就行,这样一来也好给五年后杨孟君白衣出仕做个准备。

    十年举办一次,今年正好是大唐定都临安的第十年,也是大唐山河破碎的第一次重阳宴。

    听完洛清怡所说,杨孟君久久无语,让少年无言的并不是这次场面的浩大,而是洛清怡的另一番话。

    “大唐三百年来,每次重阳宴不管文试如何,武试第一名历来都是杨家之人,从未旁落。”

    杨孟君身为杨家嫡系正统传人,既然也要参加这次十年一度的盛事,那就绝对不能让家族光辉的传统在他手里中断!

    如果杨家不灭,大唐依旧安好如初,这次重阳宴仍然是身为杨正平嫡长孙的杨孟君参加。就算现在杨家只剩下杨孟君一人,那也是曾经权倾天下三百年的杨家,任何想踩着杨孟君踩着杨家登上巅峰,亲自摘下那一株翠绿茱萸之人,都要为之付出代价!这就是少年心中所想。

    凭窗看着远处白云悠悠之下暗流涌动的临安城,杨孟君有些凝重的脸上顿时浮现一抹自信阳光的笑容。

    管你什么小太白徐瑾辰,王家最有才王熠宁,只要敢拦路,统统一枪刺倒!杨家辉煌之时比他们各自的家族强百倍,杨孟君就比他们弱了?

    对杨孟君来说,天底下最大的道理并不是皇帝的圣旨,也不是圣贤书上所谓的之乎者也,而是少年擎起手中枪的时候,那种有我无敌的自信!

    洛清怡刚走没多久,一身将军甲春风满面悠哉悠哉的吴冲便回到了家中。

    还没卸甲,这糙汉子就扯着嗓门喊道:“孟君,快来给哥哥喝两杯。”

    没多久,一脸嫌弃的杨孟君便提着两壶名为“鱼肚白”的临安特产下了楼。

    吴冲脱下厚重的铁甲,嘿嘿一笑接过酒壶自顾自的痛饮一大口。

    这“鱼肚白”跟两人之前所饮的玉京酿和上品女儿红不同,这酒极为的廉价,但味道又醇厚浓烈还略带一股淡淡腥味,喝到嘴里后这腥味就变成了让人回味无穷的淡香味,就算普通平民百姓也绝对喝的起。之所以叫“鱼肚白”,一方面是因为那股腥味颇似鱼腥,其次就是这酒液呈白色,就跟鱼肚一样。如果是第一次到临安的游人绝对是喝不习惯这酒的,可久居于此的临安城百姓们总喜欢吃饭的时候小酌一杯鱼肚白。一杯鱼肚白下肚,忙碌了一天有些疲倦的身子也顿时有了力气,心里也踏实几分。

    杨孟君不像吴冲那般粗鲁,而是拿过一个天青色青花瓷酒杯,缓缓的倒至七分满。

    吴冲解了渴后,随意的抹了抹嘴角道:“孟君,给你说个好消息!”

    杨孟君撇了一眼吴冲道:“重阳宴吧?刚才清怡来给我说了,这算什么好消息?”

    吴冲哈哈一笑道:“可不,哥哥我再次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

    杨孟君诧异道:“我没记错的话,重阳宴上能参加文武比试的仅仅局限于中青一代吧?你这都一大把年纪,也要去凑热闹?”

    吴冲拍了拍胸膛成竹在胸道:“那必须!今日陛下在早朝说了此事之后,亲自点我让我也参加,不仅仅是我,韩边关那小子也会参加呢。”

    杨孟君翻了翻白眼道:“这皇帝怎么想的?你这五大三粗的样子,跟年轻有什么关系?韩大哥怎么说也才二十多岁,你都快四十了啊。”

    吴冲大咧咧的摆摆手道:“我可不管这些,只要让我参加就行,揍你们一堆小娃娃有什么难的?这武试第一非我莫属了!”

    看着白日做梦般的吴冲,杨孟君无奈的翻了翻白眼,抚额无语道:“你忘记了还有我?说实在的,咱俩武艺也差不多吧?可这次盛事连我都大意不得,你瞎嘚瑟个什么劲啊?”

    吴冲闻言一惊,疑惑道:“怎么回事?”

    杨孟君把洛清怡给他列举的帝国俊彦说了一遍,可吴冲却越听越是兴致缺缺。

    吴冲抠了抠鼻孔道:“咋地了?有战功就了不起了?说的我当年没有一样。独自带兵就厉害了?老子现在手握几万御林军,来比比看?”

    杨孟君猛的一拍额头,怎么忘了这茬,眼前这汉子本就是扬威军的人啊!

    吴冲想了想道:“到时候了带着你瑶姐姐也去见见世面,这可是十年一度的盛事啊!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