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
字体: 16 + -

第49章 凭窗听雨

    国子监这个部门属于礼部管辖范围,如果是别的部门的话,那妥妥是洛家后院一般。但到了国子监这里就不一样了,国子监里面的太学学子,要么是临安城本地权贵子孙后代,要么就是别道州府世家豪族正统传人。一万太学学子各有家世,在这样的背景下,洛家对国子监的掌控力就可想而知了。

    国子监分两部分,文贤阁和武极阁。顾名思义,文贤阁多为文人,武极阁多为武人。其中洛言就是文贤阁祭酒,也是文贤阁最高掌权人。

    临安的国子监就坐落在皇宫正东方一片层层阁楼中,离皇宫还有御道也不算太远。正因为如此,这里也允许策马驾轿而来。

    听说现在的国子监栋栋高楼是仿照长安那座建造的。传言当初那座真正的国子监占地千顷,阁楼二百栋,常年在此间的太学学子有五万左右。是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闻丝竹声,惟有书朗朗。

    在洛府吃过了午饭后洛言便带着两人往国子监而来。杨孟君依旧骑马在外,洛家父女在马车中。

    洛言掀开车帘问道:“孟君,国子监具体事宜刚才午饭的时候也给你说了,想好没?来叔叔我的文贤阁还是说去武极阁?”

    杨孟君想了想道:“看清怡的吧,她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洛言一阵纳闷,你小子是铁了心要美人不要前程了?而且这美人还是老子女儿?

    车内洛清怡闻言后也异常开心,本来有些抑郁的心情顿时好上了不少。小脑袋探出车帘道:“孟君,说好了啊,我去爹爹那里,就是文贤阁。”

    杨孟君伸手揉了揉她满头秀发笑到:“好,听你的。”

    洛言心里更加的五味杂陈了,辛辛苦苦养女十五年,一朝就被这小子给勾搭走了。虽说父亲也给自己说过此事,可每次看到这对小男女在一起的时候,洛言心里的腻歪就没消停过。

    到了国子监前停车下马,洛言指着面前金碧辉煌的楼阁道:“孟君,这就是洛叔叔的文贤阁,咋样,气派吧。”

    杨孟君咂咂嘴,连连点头。

    文贤阁当然不只是这一栋阁楼,而是国子监“文部”所有阁楼的代称。整片国子监加起来有六十六栋阁楼,其中文武各一半。这些小楼从外表看极为的阔绰,金砖红墙琉璃瓦,梁上雕龙画凤的。满满的都是盛唐风格,而不是江南道那种灰墙黛瓦。

    洛言又啧啧的看了一眼这栋文贤阁主楼上皇帝亲自提笔所写的“才通天地”大匾,这才招呼身后少年少女进去。

    到了里面,洛言看着平静如水的杨孟君道:“孟君,你俩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去后面把程序走一遍。”

    杨孟君抱拳道:“谢过洛叔叔。”

    “一家人,客气什么?”

    洛言脸色一横对着洛清怡道:“清怡,乖乖等着,别乱跑,知道没?”

    洛清怡吐了吐舌头,眨着大眼睛道:“知道啦,人家又不是小孩子了。”

    洛言溺爱的笑着摇了摇头,径直往后堂走去。

    既来之则安之。杨孟君好整以暇的打量了一周楼内场景,楼里墙壁上挂满了一个个画像,杨孟君走近一瞧。只见这满堂画像不仅仅有一代文豪李太白,还有前朝许多理学鸿儒,也有一些以诗成名的才子大家。

    杨孟君突然没由来的想着,武极阁会不会有自家先人或者爷爷的画像?

    洛清怡也异常好奇的陪着杨孟君一路看来,不停的指指点点。

    少年打趣道:“清怡,以后说不得你也要被挂在上面喽。”

    少女皱起琼鼻道:“不要不要,这画的都好丑啊,要是画难看了怎么办?人家这么漂亮的好吧?”

    杨孟君顿时忍俊不禁,伸手捏了捏少女脸上那一点婴儿肥,笑道:“你最好看了行不,我家清怡天下第一好看。”

    洛清怡满面羞红的拍掉杨孟君手道:“呸,谁是你家的了?”

    文贤阁主殿平时也多用于接待一些来访客人,倒是没有太多官员在此。况且刚才是洛言带两人来此处,一些杂役见杨孟君在此游观也没有出面说什么。

    没让二人等多久,两刻钟时间过去了,洛言终于重新回到了主殿内,手里还拿着两套衣服。

    洛言伸手唤了唤杨孟君道:“孟君,这是你和清怡的学服,以后每天来此学习的时候都要穿上。”

    杨孟君结过学服感受一下,这学服倒是异常的单薄,布料和一些女子丝巾一般,通体呈淡蓝色灰蓝色。这种衣服只需套在衣服外边就行,倒也不用重新换上。杨孟君套上学服,略微活动一下,感觉也没有什么不适。

    洛言看着杨孟君啧啧道:“这学服穿在孟君身上倒也异常合适,显的更加俊俏了,哈哈。”

    洛清怡的女子学服颜色和杨孟君的一样,不过样式却是一件罗裙。少女也不在乎,麻利的穿上。

    洛言笑道:“好了,随我去先生们授课的地方。”

    洛言边走边说道:“国子监所有楼阁都没有超过三层的,一般来说一楼二楼是你们平时学习的地方,三楼大多是一些文献著作,还有一些阁楼则是外地士子在此的居所。文贤阁授课包括诗,书,理,礼。女子还有琴乐课,当然了,男子想学也是可以的。”

    杨孟君想了想道:“那我们需不需要准备些什么?”

    洛言摆摆手道:“这倒不用,笔墨纸砚什么的自有人给你们安排好,你们两个以后安心在这里学习就是了。”

    不一会儿,洛言就带着两人来到一栋授课的阁楼外,洛言指了指道:“就这里了,你们进去后不可高声,悄悄入内落座就行。”

    杨孟君诧异道:“额...要我们自己进去?”

    洛言学着他老爹的样子,双手揣袖老神在在道:“可不,你们也都不小了,这点小事还是自己来吧。”

    杨孟君定了定心神,既来之则安之。缓缓出口气就直接往楼内走去,一旁洛清怡赶忙拉着杨孟君袖口随着一起。

    洛言嘿嘿一笑,看向两人的背影老的眼神如同老狐狸一般。自言自语道:“孟君啊,这文贤阁私底下称呼我为老丈人的太学学子可不少呦,这下你可得小心了。”

    里面一个头戴高帽,手持戒尺的老头正拿着一本书缓缓讲解。这老头虽然须发皆白,但声音却是异常洪亮,中气十足。

    杨孟君拉着洛清怡手腕进来后不少在此间听课的学子都好奇的看着两人,此间有男有女,身上穿的也都跟杨孟君一样的学服。杨孟君神色平静,见老先生看来,只是轻轻点头致意,也未行礼。这老头也浑然不在意,只是对着一处空位指了指,示意两人坐那里。

    杨孟君带着洛清怡坐定后,一杂役弯着身子小跑进来给两人桌上放些文房四宝还有两本书就悄然退下。杨孟君一看是书名就乐了,这不是《诗经》么?

    碰巧,老先生讲解的就是诗经。

    杨孟君翻开书页,虽说从小杨正平就让自己饱读诗书,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不曾有过。当时杨正平教他也只是让他自己读,自己理解,能读懂多少真意就看自己理解能力。

    杨孟君就这样安静的听老先生讲解,眉头略皱,专注且认真。

    对洛清怡来说,诗经什么的很重要么?来国子监也只是陪杨孟君而已。没多久,窗外就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而两人的位置也就在窗边上。

    洛清怡眯着大眼睛望向窗外,凭窗停雨。

    雨打琵琶哗哗啦啦,好似塞外阵阵喊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