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之我和闯王是兄弟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共济会

    一个月之后,长城的北边。

    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结合处有一片巨大的煤矿,巨大而且十分好开采。

    说来巧妙,黄土高原就是亿万年以来从蒙古吹来的风沙形成的。

    在一处平坦的地方,现在立起了三座高炉,在不用担心煤炭用度的情况下,高炉自然是有多大,做多大。

    就好像一个矗立在草原上的“山”字,四十个人围着它过活。

    高炉立得这么高是有道理的,李九州现在的打算,是要和蒙古人做生意。

    前年的时候,北元的林丹汗西迁,吞并了鄂尔多斯等部族。

    拳头大了,就叫大明照着之前与这几个部族的互惠政策,也给他市赏。

    这市就是让大明与北元王庭互市,赏就是承认大明宗主国的身份,讨点儿赏赐。

    天朝上国嘛!虽然这些年光景不好过,但是大明远航万里的起势,崇祯皇帝是坚决的不能丢!

    所以崇祯皇帝就从自己空空如也的国库里,生生是抽出一些给了北元。

    这林丹汗也是个不要脸的,他的行为放在明朝,就好比朱由检吞并了右翼省份,诸如广西贵州,又因为右翼省份有自身的一些政治地缘优势,自己再去继承这个政治地缘优势。

    打死儿子谋儿媳,简直是国家层面的扒灰操作。

    所以现在,他头上的这一支蒙古人,比较有钱,且能够尊重互市,这个宝贵的机会。

    蒙古人历来最缺什么东西?茶、盐、铁三样而已!

    那么现在,上好的铁锅,就摆在蒙古人的面前。

    李九州认为,让慷慨的蒙古人出些铁矿,自己来锻造,够一个蒙古包用的铁器,手工费只收一只羊。

    如果是母的,另外还附送吃饭的叉子和一套餐具。李九州故意把叉子做成草叉的形状,也就是两根刺。

    毕竟,右手刀子左手叉子的蒙古人,实在是有些像大陆西端的人。

    为了避免历史包袱,双头叉子最妙不过。

    三个高炉是显眼的,第一个牧人路过之后。

    生意瞬间就好了起来,蒙古人很信任这个叫做李九州的汉人,甚至很喜欢他,说来奇怪,上层的蒙古人还依稀记得黄金家族打穿天下的荣耀。

    下层的蒙古人却很需要汉人的生产技术,需要铁锅,他们自己不会锻造,但是南边的汉人却不愿意售卖这些玩意儿给他们。

    所以当三个巨大的高炉矗立在草原边儿上的时候,蒙古牧人亲切的称呼李九州为:耐家。

    耐家是蒙古语里朋友的意思。他们认为,能在草原上开作坊的汉人,是好汉人,甚至还觉得李九州是个汉奸,不过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谁也不会拒绝。

    科学到底是第一生产力,看着牧人们放下一只羊,然后开心地抱着铁锅和锅碗瓢盆走的时候,李九州往往还会多说了一句:

    “耐家!再送你一把叉子!叫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有一个汉人开的铁匠铺!”

    牧民很高兴,只是宣扬一下就能再获得一把铁叉,这就是白送啊!这么好的汉人,也该自己给他宣传,那些还在用刀子吃饭的亲戚们,该是要一把趁手的叉子了。

    舌头不小心割地烂糟糟的,可不像草原上的好汉!

    其实蒙古人比较可爱,或者说,底层的蒙古人很是爽朗,因为不会算数,所以往往带来的铁矿石会多很多。

    蒙古从来就不是一个缺铁的地方,不论是后世的内蒙古,还是那个分裂出去的蒙古国,铁矿都是有许多的。

    后世的包头市,在最早的时候,是赵武灵王的地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九原城,后来唐代在这里建了三座受降城。

    大唐的荣耀消退之后,河套地区长期以来是中原王朝的心病,一会儿在手上,一会儿不在手上的。

    土木堡之变后,河套地区无人驻守,土默特部落乘机而入。

    就形成了后市包头市的渊源--敖包相会。

    蒙古高原实在是被大自然喜爱,这下面煤炭、金属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天赐的资源蒙古人却不会使用,没有农耕经验的他们,对土地的认知就只停留在草原上。

    草原下面的矿脉根本就不认识,要不然也不至于烧牛粪来做饭。

    消失的鄂尔多斯部落,现在已经是北元王庭的“南直隶”。既然是直隶,钱自然能够比较多,在这片草原上,钱就是牛羊。

    李九州创建的共济会,最是喜欢牛羊,一套套的铁锅炊具产出,一只只牛羊进圈,盐比较难弄,只能靠老汉的门路去弄盐。

    送给一个牧人5套炊具和一把好看的匕首之后,共济会甚至得到了两匹骏马。

    纯种的蒙古马并不大,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耐力极强。这一下,盐的问题也解决了。

    共济会现在过上了顿顿有肉的日子,准确来说是顿顿只有肉的日子,粮食都是当小吃,搀着肉吃的。

    所有的暴发户都是这样,一旦暴富就好像自己没有穷过一般,大柱算是代表。

    “就知道吃肉!肉吃多了你小子拉不下屎的!把这点儿饭吃了!”大柱的爹,王把头说话。

    王把头是个牛逼人,却也是个怪脾气,对于自己的儿子王大柱,他从来不客气,不打还多亏了李九州教育他不要对孩子动辄打骂。

    现在倒好了,大柱这个娃之前还呛声李九州,现在天天吃着肉,就知道念叨李九州的好,没出息的样子!

    王把头也算是铁一般的汉子,看着自己的儿子这怂样儿,心里不舒服,龟孙都没念自己的好呢!

    大柱不以为然:“饭有什么好吃的?肉才好吃!我就吃肉,拉不下我就叫二栓给我抠,多大点事儿?”

    说完,狠狠一压烧烤架上的羊肉,滋啦一声,肉香混合着一阵焦烟,羊肉串就好了。二栓虽然恶心他堂哥刚才说的话,不过羊肉当面,谁管这些怂求事。

    一个个老大大的肉块,穿在几根铁签子上,只撒盐就叫大柱吃得连命都不要。

    这年月,估计他真的没吃过什么肉。

    山沟的人建立起高炉之后,自从有了羊肉,时时刻刻以共济会自居,不因为其他的,山沟虽然安逸富足,但是共济会的建立,标记着他吃肉的开始。

    肥美的羊肉可以烤、炖、蒸、夹饼、肉丁拌饭、羊油拌饭等一系列的美食,大汉民族对于吃的天赋,从来不要人教。

    这么多的吃法,再加上有些豪爽的牧人白送的一些马奶酒。这日子真的就美的不行了!

    共济会,用老汉的话来说,就是一起好好活、会吃肉、会喝酒!

    三座高炉里的滚滚黑烟,也几乎是昼夜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