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到三国
字体: 16 + -

第785章 峰回路转(2)

    没有办法,敌人来得如此突然,又来得如此的凶狠,夏侯渊只能选择逃亡。他见黄忠、马超自西而来,拔腿就往东而走。尽管他自己也清楚往东,行那来时的路并不顺畅,可是敌人迅猛的突来全将自己的去路挡住,自己不往东又有什么办法呢。夏侯渊也只得暂时先走走,避避李晟军的锋头,祈祷李晟那边不要追得那么急了。

    作为一员名将,夏侯渊自然是机警的很,他逃亡的很快,也断得很狠。为了自己和自己最关键的后军能够安全的脱离与李晟军援军的接触,避免这些根本就没有多少战力的人不被李晟军来一个大屠杀.

    他很是果断的放弃了自己的前军,任由他们去被李晟军屠杀,而带领自己能够指挥的后军转身就走。终于在李晟那边的队伍突来之前奔得远远的,很是幸运的进入了他原本为之头痛危险山道之中。李晟并没有继续的追击上来,这令他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安心下来。

    尽管眼下是如此的狼狈,尽管当初带出来的一万兵,眼下只剩下了区区的两千多人,但自己也多少是灭了他们五千余众,还逼得魏延几乎要自刎。对于这样的结果夏侯渊多少还是满意的,他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主公曹操所下达的任务,多少也算是小胜一场了。他当下带兵往东北而转,沿着狭长而难行的山道再次返回自己的营地,随即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至此,曹军对汉中的攻略随着夏侯渊的北返而告一段落。是役,曹军出兵十万,耗费粮草数十万石,钱财数万,取得了南征的阶段性胜利:清扫了斜谷至阳平关一线的李晟军据点,将原本打算北进关中的李晟军重新压制在汉中之内,并重创了李晟军手下魏延部,歼敌三万有余,大涨了王师的威风,令西虏丧胆不已这是曹操方面对于汉中之战的总结,其中很自然充满了溢美之语。

    也许是为了尽快让许昌的谈判重新开始,也许是为抢占宣传方面的制高点,总之这份总结就在夏侯渊引兵北返后不久便有曹操那边发布了。这个时候夏侯渊和他的残军还没返回长安,曹操那儿是根据夏侯渊方面递来的战报加工一下捣鼓出这么一个玩意的。

    夏侯渊对曹操当然是实话实说,可曹操这么写却是有他自己目的存在。他太需要这么一场胜利了,不但他需要南边的孙权也需要。他们都需要这么一场胜利,来进行宣传。至于战斗的真实情况,他们各自内部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事情表面上就这样过去了,许昌的谈判也重新的开始,似乎一切都就这样走上了轨道,但对于李晟这边来说,却是还有一些余波需要荡漾一番的。首先就是有关魏延的问题。

    在哪一日差点被夏侯渊给逼死之后,虽然最终被救了回来,但回来的魏延却是一下子病倒了。他全身发烫,额头上冒着细细麻麻的冰冷汗珠,嘴里说得都是一些胡话。诸如夏侯渊莫跑,吃我一刀!,兄弟们,这都是我的错啊!之类的话语自也是说了不少。

    在阳平关里的众人手忙脚乱的请来了医者帮魏延好生诊断了一番。开了一些药剂给他服下之后,他魏延的烧是有些退了,但整个人却是迷迷糊糊的,有时睁开了眼睛,却宛如死去了一般总是一言不发的。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事情啊。对于魏延的这副模样,阳平关里的人们略有些恼火起来,直把那前来下药的医者视为庸医,恶狠狠的逼上前去吓唬道:莫不是你下错了药?否则将军怎会如此。

    大大人小的怎敢这样啊。医者被这一吓可是吓得有些魂不守舍起来,他当然得为自己辩解一番了:大人将军这得的可是癔症。郁闷之气纠结于心,这是心病。心结未解,气未理顺,这将军如何能好。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但能医好将军身体之症,却拿这心病无法啊。

    心病?阳平关的将军们听得此言不由得愣了一下,心中都有些了然:莫非将军还挂念着这次兵败的事情?这似乎是肯定的了。

    李晟委派给魏延的官职是安远将军督汉中军事,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务。前面那个是魏延的将军称号,而后边的这个则是魏延的实际职责。李晟把汉中地的所有军队都交给魏延掌管,这其中自然就包括黄忠和马超两人所统领的兵马,这些可都是李晟手中的精锐,可以这么说魏延已经获得了李晟手中大半军队的指挥权,这当然是在李晟同意的情况下如此了。

    不过,李晟给魏延督汉中军事的职责实在战争开始之后,就一般而言这样的职责也会在战争结束之后便取消了。但眼下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晟却始终没有把重新规划军队职责的命令文书送到阳平关里,自然也就没有取消魏延头上那个重要万分的头衔了。

    魏延的头衔没有被去掉,那他出现了重症自然是李晟军中一等一的大事了。在得知这心病并不好治,也不晓得究竟要花多少时间之后,出于对自家职责的重视,以及魏延身为李晟军手下大将的重要性,阳平关的将军们便很自然的将魏延重病的情况以安远将军司马的名义书写成了文书,命人快马传给南郑的李晟知晓。

    这样的书信一送出,可把李晟着实给下了一跳。尽管原先也知晓魏延在被黄忠和马超救回了阳平关之后就病倒的情况,但李晟却听了从阳平关里返回的马超的描叙,以为魏延仅仅是受了一点风寒,发了一点高烧罢了。

    虽然有些麻烦,但想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有了系统的医学院的培养,有了张仲景、华佗这样的高明的医者,李晟治下医疗水平已是比原来要高出了许多。诸如重感这样外面的人视之绝症的疾病,在李晟这儿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些麻烦的病症。

    当下李晟在派了更好的医者去为魏延治病,送了大量的名贵药物给魏延之外,却是不怎么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他以为自己最多再过上半个月便会听到魏延康复的消息。却不想

    该死的,为什么现在才通知我?得知自己手下的大将出了如此事情,李晟如众人所想象的那样暴怒起来,大声的吼道。在众人意料的愤怒之中,李晟却做出了一个出令众人觉得意外的决定:去阳平关,我要去开解文长这个死脑筋。

    这这会不会太过了一些?你是主,魏延是臣啊。对于李晟这似乎有些礼贤下士过了头的决定,李晟身边的人多少有些不解,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这样小声的议论。

    对于他们议论,李晟根本不在乎。人家都说心病还要心药医了,我知道文长的郁结在何处。若我不去开解于他,难道还一直让他就这样像一个活死人似的呆在那儿吗?李晟恼火的反驳道:文长,是我的师傅!弟子去看待师傅有什么不正确的嘛。说着,他却是浑不在意的撇了撇嘴。

    呃这么说也没错啦。只是天下的规矩是天地君亲师啊,君臣的关系可是在师生关系之上的。主公你既然成了魏延将军的主上,那你和魏延将军之间的关系当是以君臣为主,怎么能用师生的关系凌驾于其上呢?

    知道李晟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但由于眼下还有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作为李晟的军师之一,徐庶不得不硬着脑袋去劝说李晟不要轻离南郑:西边的战报随时会传过来,有些事情还需要主公你自己抉择啊。